孤独的城市:学会和自己相处,尝试着去理解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1

快三百页的一本书,看了一个月的时间。突然想起一句话:“以为它是青铜,结果却是王者星耀”。刚开始看目录的时候,我以为是几个关于“孤独”的故事,估计会很快地把它看完。谁知,看完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发现其中的内容不仅会引发人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还附带了很多的专业知识。看了一下书的封面,此书被定义为“社会科学”。最终便是,不敢跳跃式地看,我能做的便是一点一点地看,一点一点地吸收,一点一点地记录。

孤独,这个词,每个人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曾有过。只是,有的时候,它来得太突兀,甚至于我们一开始都不知道我们的症状便是遇见孤独,害怕孤独,甚至会做出一些避免孤独的行为。哪怕这些行为是不好的,不对的,甚至于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是相悖的。

孤独是什么呢?就像书中所说,很多学者近年来把它当成一个专题来研究,其中的方面便包括:孤独是什么?孤独是怎么来的?孤独有什么危害?孤独是好还是坏?…….也是到了近几年,或许是因为年纪的原因,又或者是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思考的方向也开始发生改变,我开始去关注关于“孤独”的话题,更多的,有时候我在现在的90后,00后的身上,看到了曾经一些出现在自己身上的孤独,只是,当时的自己,并不知道原来那样的经历是孤独,那样的行为选择是为了逃避孤独,而后来的理性却是我不再害怕孤独了,我找到了认可自己的方式了。

开篇的第一篇文章便叫做《孤独的城市》,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这句话:“无论身处何地,你都可能感到孤单,但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被数百万人围绕着,又会催生出一种别样的孤独的滋味。”现代的建筑,则是把家庭分割在一层又一层的楼房里,之后关上那扇门,屋里和屋外便是两个没有关联的世界。我们在收获隐私和安静的同时,实则也是切割了联系。久而久之,我们的意识会默认这种选择,然后一个有一个变得孤独,哪怕是身处在人流中,你依旧觉得没有安全感。之后,人便渐渐变得不快乐,而不快乐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所谓亲密关系,不仅仅是指血缘上的亲密,还有便是人与人的联结,信任以及交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社会性的,集体性的,而不单单是其中某个人的选择。这是社会发展进步,人类的各项需求不断得到提升,同时对个人需要的要求变更之后,一定会出现的现象。就像“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说的那般,当一个原本的生存需求是解决温饱的时候,那么他需要的便是解决温饱的满足。慢慢地,当他不再为温饱问题烦恼的时候,那么他就会思考,之后我有需要什么呢?人类的五大需求,都是递增的,当一个需求被解决,那么便会向下一个需求前进。最终要满足的便是,精神,物质,社会各方面都满足。若是到了那一天,世界肯定是美好的。

孤独这种模式,在每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只是看那个时代的背景,个人的需求中,是哪一个层面占主导地位。举个例子来说,在父母那一代的人,社会并没有十分进步,手机,电视还未普遍,教育也都是差不多,房子也还没像现在这般贵,人与人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纯粹,因为快乐比较容易,两个不爱的人可以步入婚姻并且保持这种婚姻关系很多年……但是,时间来到21世纪,这一切太难了。车水马龙里,我们都掌控不了变化的变,我们接收了很多大爆炸的消息,我们焦虑了……然后我们觉得被孤立,总是觉得很孤单。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2

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很孤独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我曾经也这样认为过,因为别人不孤独就你孤独了。更多的是,在别人都没错的情况,你自己也会觉得自己错了,哪怕你没错。就像作者在《玻璃之墙》中提到,“孤独是种什么样的滋味?它如同饥饿感:就好像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准备好了要去吃顿大餐,只有你还饿着肚子。它令人感到羞愧和惊慌,渐渐地,这些情绪会向外辐射,让那个孤独的人变得更加孤立和疏离。甚至无时无刻提醒着你,你是一个失败者。”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那些时光里,每个年龄层的我们都经历着这样的感觉。青年的时候,我们可能因为敏感而变得孤独;成年后,我们可能因为信仰变得孤独。平凡的我们对于这样的孤独总是无所适从,而敏感的艺术家们则把他们遇见的孤独投射到他们的作品之中,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些作品看着让人觉得被治愈,而有些作品看着总觉得很压抑。其实,这其中包含的便是作者的心情。据说,在孤独的画作里,当属霍珀的画。其中作品所选的角度,颜色,背景,都在传递着当时作者关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关于孤独的作品,不仅有绘画,还有摄影,电影,文学,艺术品等等。19世纪末的西方国家,在经历过二战后,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是跑在前沿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的其他问题也出现了,这其中也包括大背景下的社会层面,通过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留下的作品,我们看到了进化史中的进步和对传统的批判。路永远都是向前走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也不能忽略中间出现的各种小片段的存在。

而由于独孤引发的焦虑,不理解,攻击,甚至对人造成的打击而引发的变异,都是在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各自关注的一个领域。主人公的是非曲折我们无从评判,但是不能否认,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开智的启示。但是不可否认,过度的孤独,对一个个体的身心会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因为孤独,所以越想保护自己;因为独孤,所以越想不独孤;因为独孤,所以更需要陪伴。而用中国的文化来说,“物极必反”。任何事情的过度便会带来偏执。而偏执过了度,便成了一种病态的占有欲。而这样的一种心态,最终会毁掉一个人,因为他一直都陷在这样的漩涡里,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可是他又不想放弃,久而久之,易成疯癫。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

我的工作,是每天都要面对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这些年来,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们的价值观的改变,甚至于,渐渐地我发现我快要理解不了他们了。而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便是他们的这一代人的孤独问题。或许在我遇见他们的这个时间里,他们表现得更多的是迷茫。

也曾尝试过通过各种方式,重塑他们的人与人的信任感,但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前期的投入有时候会让自己很抓狂。他们中的大多数,太专注于自己,考虑问题的层面都是自己开不开心。因而,集体意识是我每一年最抓狂的事情。如今的缺失,长大后便是一种人与人的疏离,这是目前能够预测到的结果。

关于孤独,书的封面提到:“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是群体的困境。”造成孤独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整个社会的意识层面。我们习惯对于未知的东西充满恐惧,同时又恐惧引发的直接行为便是攻击,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假装自己很强大。

为何说是社会性的呢?就拿书中举的例子,关于艾滋病。当一开始这种病症一开始出现,但不为大家熟知的时候,所有的人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会对患者表现出一种极端的排斥,甚至直接把它们关到一个特定的场所,一点一点地看着生命的消失。或许在某一刻,做这件事的人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而错的是病患。

所以书中说到一个观点,患病的人,最终死亡的原因不仅仅是病痛的折磨,还有的便是社会自发形成的“别隔离”的孤立感。这样的问题,现象,在很多社会层面都发生。比如,当你遭遇一个有家暴倾向的丈夫时,你选择一直忍受,因为大家说不能离婚,离婚对一个女人来说太惨了。所以,你一直就这么忍着,受着,可是有时候妥协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不管你承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活在这样的圈圈里,替我们选择不是我们真实的想法,而是别人的想法,社会的想法。若是你选的不一样,你不仅要承受选择的结果,还要承受社会对于你的选择的评判。

孤独还有另一个成因:高新科技。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有人或许会问,孤独的话就多交朋友好了。而如今,我们也会遇见这么一个尴尬的场景:通讯录成千上百个人,真有个什么事的时候发现一个都没法找。我们抱着手机,电脑,一遍又一遍刷着成千上万条信息,像一个窥屏者窥探着世界,但同时却也拒绝进入。古人所说的“两肋插刀”情谊形成的前提是,你得真的为朋友真的插过刀。如果没有,其实也就没必要说别人找你帮忙的时候,没人愿意帮你。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孤独。孤独过头了,变成了一种疾病。缓解孤独的方式,其中之一便是和自己友好地相处。为何你会对外界,他们充满各种期待?原因之一便是你不会和自己相处,你了解真正的想法,你太过于追求外界的认可而却从来不认可你自己。当一个人自己都没办法接受自己最真实的自己,又谈何不孤独呢?

另一个便是,学会理解。很多人都有的毛病之一便是总是对他人有着高标准,而对自己是无下限。所以,总是很喜欢批判别人的人生,别人的选择,不管这种批判是否有理。很多时候,造成一个人悲剧的原因里,有他自己的原因,更有着来自路人甲乙丙的批判。

而我想说的,面对孤独,接纳为先,之后便是和自己好好相处,这是解决一个人面临的孤独感最直接的方式。中国的古人说:“独处守住心”,先人的智慧在多年以前便告知我们,如何与孤独更好地相处。因而,“慎独”便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必修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的城市:学会和自己相处,尝试着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