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有多重要

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
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
呈现出无限生机

chapter 1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蜀地风光大概是最能用“宜室宜居”来形容的了。而蜀地的人大致都是被好气候“宠坏”的孩子——生活向来崇尚悠闲、舒适。

阳光穿透树叶斑驳在地面时,老成都会有三三两两结对的人,摇着蒲扇,或打着麻将,或在棋盘上厮杀。现在,阴凉下多了阿姨们节奏整齐、动作各异的广场舞。

平日里,水吧、麻将馆、棋牌室,都是成都人偏好的去处。农家乐,则成了家庭、朋友聚会的最佳场所。

chapter 2

时至初秋,我正想着约上三两好友,来一场周末行。便有一友人忽然致电。

我与这位友人已有年逾未见,几番攀谈,我们约在了三环外的一家农家乐叙旧。

平日里,我惯称她“晓云”。

晓云有一个约四岁的儿子,小名唤作豆豆。我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我这位朋友晒娃。配图中,大多是豆豆羞涩中带着阳光的单纯小孩样;文字也多是诸如“我家豆豆才貌双全”、“我家豆豆文明懂礼”、“我家豆豆完美小孩”一类的叙事性小短文。

我们约的九点。

九点半时,晓云的车才姗姗来迟。我本是不介意这半小时的,只是发生了后面的事儿,就老觉着这半个小时也是大事儿,心里膈应得紧。

chapter 3

我们所在的农家乐有一个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子,里边种满了各种花草。大致是地处偏远,除却两只狗外,老板还养了些鸡鸭,放养在院子外。

院外有个小池塘,一群灰鸭在水里游,一群红黄相间的鸡在岸上走。

十点钟的路边野草还带着露珠。

阳光,鲜草微湿。

大致是刚吃饱喝足,那群灰鸭“有组织、有纪律”的在水里游荡,时而交头接耳,时而仰天高鸣。

鸡鸭高和,虫鸣相左。

倒有一种“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妈妈,那些鸭子是在洗澡吗?”豆豆撅了噘嘴,“妈妈,小鸡为什么不洗呢?”

晓云看了眼池塘的方向,轻声说:“因为小鸡昨晚洗过了呀。豆豆要离它们远点哦,小动物都很危险的。”

随即,晓云便挥手招来服务员:“你好,能麻烦你将那群鸡鸭赶远一点吗?谢谢。”

服务员按意愿将鸡鸭群赶远了些。

毕竟是牲畜,哪里懂得人的厌恶,只须臾,鸭群便又晃晃悠悠的回来了。依然一派热闹。

乐天,肆意。

豆豆大致也是个直性子的行动派。所有不满的情绪都摆在脸上。

我与晓云也是聊在兴头上,并未注意豆豆去到了院子外。

直到豆豆大吼着捉鸡扔向池塘,一旁工作人员手无足措的阻拦时,才惊觉。

我与晓云快速跑出去,

见着的便是鸡飞鸭跳,豆豆不停的追着鸡跑。

嘴里还一直念叨:“小鸡,要洗澡啊,小鸡,洗澡澡啦!”

晓云忙跑过去拉住豆豆,然后蹲下身一个劲的关心:

“宝宝,有受伤没?这些畜生伤人的!”

“不是叫你离动物远点么,怎么不听话?”

“以后别碰石头这样不干净的东西。”

“给我看看,衣服弄脏了没有。”

......

旁边工作人员在一旁一个劲的解释:

“真是抱歉,刚才我见小孩子一个人,就忙跟了出来,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让小孩子弄脏了衣服。......”

......

chapter 4

时至正午,我们按服务员推荐点了些特色菜,院儿里的两条狗狗便在各个饭桌边穿梭,时而拿着渴望的眼神望着食客。

食客多会笑着投喂些。或偶尔看一眼不予理会,往往这时,狗狗依然欢快的冲着食客摇摇尾巴,以示友好,然后晃悠到邻桌。

当其中灰白色的小奶狗晃悠到我们桌时,我正想将积攒在桌边的骨头喂给小奶狗时,豆豆又激动了。

他蹭的立了起来,拿着手里的筷子追着小奶狗就开跑,途中能捡到什么东西,就捡起来扔向小奶狗。

如果说上午的事儿是“洁癖”、“爱干净”的体现,那么现在呢?

追着小奶狗打是怎么回事儿?

那架势,就像不把小奶狗打得站不起来,就不罢休似的——虽然一个四岁的小孩似乎也做不到。

我皱了皱眉,欲要阻止,晓云已经上前拉住,敲了敲豆豆的手心:“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是告诉你畜生伤人的么?怎么还敢追着跑?”

晓云又敲了几下豆豆的手心,追问:“以后还敢不敢了?”

豆豆红着眼眶,挂着眼泪,揪着嘴:“妈妈,我打他,他就会怕我,就不会咬我了......”

看着晓云敲打豆豆的动作,听着豆豆的话,忽然觉得心寒。

chapter 5

那天晚上,晓云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状态,依然是豆豆的照片

九宫格的

童真、无邪、烂漫。

文字中对豆豆追打小奶狗的事儿只字未提。

依然是一篇“宠爱式”小短文。

chapter 6

因是许久未见的旧友。对于“养孩子”这样较为私密的事儿,我也着实不好跟晓云开口建议或提看法。

后来,我也只隐晦的询问过,晓云给了我这样的答案:

“孩子还小,不懂自我保护,我不希望他也有一段小时候被动物欺负的经历。”

“跟小孩子讲道理又讲不通,就只能限制她跟动物接触。”

......

对此回答,我并不能苟同。

晓云小时候是被狗咬过的,基于此,对自己小孩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稍显极端的方式无可厚非,晓云亦是“棍棒底下的孝子”。

然,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对一条生命有这么“暴力”与“轻视”的想法,是否也值得为人母的反思?

chapter 7

那天的聚会与后来的谈话并不美好。

池塘边的鸡群,院子里的小奶狗。

无论是对它们谁而言,豆豆的行径都是一种天灾人祸。

即便他的行为或出于“好心”——帮鸡洗澡。

或出于自我保护——打了小奶狗,小奶狗就不会咬自己。

“脏脏的”鸡群,“带攻击的”小奶狗。

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啊,凭什么要因为你的无知,对生命的不敬畏,就遭此横祸?

chapter 8

作为家长,我们或许还不能准确传达给他们“要对生命产生敬畏”的高深奥义,却能在行为上加以限制,让他们在行为上懂得对生命的敬畏。

即便如晓云这般的教育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或许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去教会孩子动物有危险:

小孩子本身对小动物就有一种天然的喜爱,所以我们或许可以更侧重教孩子如何安全、有爱的与小动物交流,而非“限制他跟动物接触”。

或者更多方式。如果自己不能确定哪种方式可行,也可多与其他家长交流,或咨询这方面的专家。

下下策才是“限制他跟动物接触”。

chapter 9

而对生命要敬畏,是无论如何都要教给孩子的,即便依然选择如“限制小孩与动物的接触,来避免动物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这样的方式。

在德国,喜好吃鱼的家庭都会常备一种药物,这种药物的功效是让鱼类进入昏迷状态。

德国人告诉我们说,他们每次在杀鱼之前都会给鱼服用这种药物,让鱼没有痛苦的死去。

在英国等诸多欧洲国家,因食用需求,要杀生时,会选择没有痛苦的电击,也会放一些轻柔的音乐。

这些,都是作为父母,作为成人,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chapter 10

这事儿才过天逾,刷头条时又看到了类似的新闻:

图片发自App

新闻中说到,几个小孩将火腿肠放进一个大塑料瓶里,来诱导饥饿的流浪狗。

狗狗吃后发现上当——头拔不出来,几个小孩便跟着跑,最后,狗狗窒息而死。

这些对生命缺乏敬畏的孩子,还怎么期待他们去爱生命、爱生活、爱自己,......

调查显示: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世界第一,自杀已成为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

每5个中学生,就有一个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已占总样本数的20.4%。

作为家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许我们都应该慎重且严肃的跟孩子谈一谈这个问题。

至少让孩子明白“生命可贵”不轻言弃。

chapter 11

如纪录片《二十二》里说:

“这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留着命来看。”

“当灾难降临后,我们选择继续生活下去。”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生命来看。”



所谓美好的心灵
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
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唯有体会到一草一木都象征了万物的心
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意和智慧
——林清玄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