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共存,一个必须为另一个而消失——读《双生》有感

如果有一个跟你长得一模一样,声音一模一样,甚至连疤痕都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样?惊慌失措还是泰然处之?

低调温顺的历史老师阿丰索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在观看一部电影时,无意间发现了其中的一位龙套演员与自己宛若双生子一般,经历了恐惧不安之后,他又租借了相关电影弄明白这个演员的名字,经过电话搜寻和去信(以女友玛利亚的名义,这一懦弱的表现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直接发生)询问,终于找到了他——克拉罗。但是,悲剧也就此展开了。

图片发自App

这个发现扰乱了两个家庭,克拉罗的妻子埃莱娜精神接近崩溃,她不敢想象有一位与自己丈夫一切相同的人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之中,阿丰索和克拉罗乔装打扮,小心试探对方,都想确定自己才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而对方只是低劣的复制品而已。在克拉罗威胁要告诉阿丰索的未婚妻这一切,使玛利亚经历与自己的妻子一般的精神折磨的时候,阿丰索妥协了,只得答应与克拉罗短暂的互换身份,让他与玛利亚共度良宵,而自己偷偷去埃莱娜面前扮演了一晚克拉罗。但是车祸的发生,使克拉罗与玛利亚双双毙命,阿丰索只得一直扮演下去,直到小说结尾,又一通电话想起,对面的人满怀兴奋的说:“你有没有发现咱们两个的声音都是一模一样的?约个时间在哪里见一面吧。”阿丰索答应了对方后就给家里留下一张便条,拿一把上了膛的手枪走出家门……一个新的循环吗?让人不寒而栗。

本来看到简介,以为只是简单的悬疑类故事,但这本书远不是那么简单。

图片发自App

我们都坚信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连两片相同的树叶都没有,即便是双生子,也会有些许的不同,以便区别彼此。我们很难接受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意味着我们似乎可以被取代,我们只是流水线上机械生产的复制品,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人而生活在这个世间的全部意义与价值,我们的信心和业已存在的人生观被无情的彻底摧毁,真是可怕……

所以主人公们会感到不安,要小心试探,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种场景固然恐怖,但是我们每个人生长的环境、经历的事情、面对的人物还是不同的,所以即便外在的一切都让人无法辨别,但是内在的气质禀赋是不同的,对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价值,我们还是他们不可替代的珍宝。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看到这一点,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钻牛角尖。他们认定了对方是自己的复制品,没有与自己同时存在于这个世间的必要;认定了对方有意破坏自己的生活,就像是阿丰索寄去乔装打扮时用的胡须以示此事到此为止,但是克拉罗依然认为这是对方对自己的挑衅,怒气冲天,决定给对方点颜色看看。他们作为个人主义者,在主张话语权时,都体现了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

同样的,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语言的作用。作者有意将人物的对话详细的记录下来,而且还采用了一种排版紧密的形式,最开始似乎让人很难接受,难以阅读。但是习惯了之后,这些语言仿佛蕴含着无数的魔力,紧紧得抓住你,让你不由自主得全身心投入。而且,还故意使“常识”拟人化,时不时出现在主人公身边,或真诚劝阻,或严厉警告,或轻松揶揄。更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是,语言在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无耻的行径借助谦逊寻常普通的语言,为自己也为说话者披上了一层“合情合理”的外衣,摇身一变,从黑暗魔鬼化做红粉佳人。

阿丰索为何向玛利亚撒谎?是为了不让玛利亚卷入不幸和恐慌之中,这些只要自己面对就好;克拉罗为何诱惑玛利亚?是因为阿丰索的出现惊吓到了埃莱娜,克拉罗不得不“讨个说法”,要对阿丰索进行无情报复。我们看到,人类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使词语背离它们最初的意义,而双生出与之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另一层意义。这些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庄子批判虚伪礼教的话语,“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我们整理使用语言,本意是为了信之、矫之,但最后变成了只是为了在它们合情合理的名义下,理直气壮地窃之。

图片发自App

除却对人性的描述和语言的张力的表现,这部作品伏笔也埋得深。作者开头为何要详细叙述阿丰索离婚已经六、七年,这里暗示了为何玛利亚会根据睡在自己身边男人手指上的指环印来确定这并不是阿丰索,所以两人会在车上扭打以至于出了车祸身亡;阿丰索在按照电话薄打电话时,对面不止一次的强调,还有一个人打相同的电话,也在找演克拉罗,但有意伪装自己真实的声音,原来小说最后那个让人汗毛直立的电话,早就在前文出现过了。仔细一想,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又不由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总体而言,这是很深刻的一部书。书中有很多必须仔细思考才能明白的话语,可以从中看到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而且关于西方传统文化的隐喻也是俯拾皆是,但只有少数有注解,大部分只能似懂非懂。

图片发自App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大器晚成的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作品。萨拉马戈是葡萄牙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国际上对他的评价很高,但不知为何在中国似乎并不是那么出名。我在中学时看到过这部作品的简介,动人心弦,很想找来一看,找不到,就慢慢放下了,直到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它才想起来,其实也很庆幸是现在看。再小几岁年纪,大概也只能看看故事,甚至有可能这些排版就让我知难而退了,哪里还能耐下心来细细品味和思考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能共存,一个必须为另一个而消失——读《双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