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过「微型人生」,劳碌命的人过「直线人生」。你是哪一个?

如果我每天都可以这样过日子,

即便哪一天我突然闭上眼睛走了,我都会感到无憾无悔。

因为,在每一天里,我都过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了。

某天在一份杂志里,看到一个「微型人生」的概念,实在深得我心。

文章里作者提醒我们,人生不是直线的阶段性。

什么是直线阶段性人生?这个概念,你一定不陌生。还记得有人这样告诉过你吗?当你是学生时,就好好「念书」,争取好成绩。等到毕业,进入「工作」,就好好奋斗,努力升官发财。接着当你到某个岁数时,就一定要「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这才叫完美人生。如此,才是「成功人生」的典范。

这样的人生,你熟悉吗?一定熟悉。

过这样的人生,是不容松懈的。你得一生努力奋斗,直到成功那天为止。因此,要享受人生,你得等到老了、退休以后,你才值得过好日子,这就是「直线人生」给出的观念。

我们从小到大就被灌输这种「直线人生」的观念,它几乎是你我共同的宿命,我们被迫在这条直线上义无返顾、勇往直前,没有岔路、也不能停顿。如果要享受人生,对不起,那是在直线的「末端」,得等到你退休以后,等到「有闲、有钱」时,你才值得过好日子。

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人把这种「直线人生」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丝毫没有一点怀疑。难道,日子只能这样过吗?

不,我拒绝过这种直线人生。

我老早就知道:人生其实不是直线的,而是不可预测、无法规画的。而且,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根本就无法统一「标准化」。

从小,我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小时候放学走路回家,常常不走「直线」,喜欢绕路。我经常绕过一个树林、弯过一个池塘,总是好奇地想看看树上有没有小鸟,池塘里有没有鱼儿。随行的同伴受不了,总是怨怪我走走停停,绕路浪费时间,久了以后,放学的路上,就变成了我一人独行。但我并不觉得孤单,我就是喜欢探险,喜欢一路慢慢玩回家。

直线人生,也没什么不好,但这一路往前冲似乎也少了什么。

文章作者刚好跟我一样年届中年,他当然也意识到这样的直线人生,其实是有问题的。

他说:我从小就是遵循着这样的直线人生在过日子,一路打拚,直到中年,果然顺利达到了一般世俗「成家立业」的人生目标。然而,在达到人生顶峰后,我扪心自问:「我快乐吗?」答案当然是不(还好他够诚实)。其实成功的背后,是牺牲了多少与家人相聚时光,以及牺牲了自己的梦想与健康换来的。现在,我经常腰酸背痛,而且,已经持续好多年都失眠了。

「这样值得吗?」手握着虚无飘渺的功名成就,作者问自己。他深知,除了虚名之外,自我内心空虚得不得了。如此反思,叫人唏嘘。

我不知道像这样换来的成功,是不是还叫成功?但我知道,我不要这种「单一」的事业成功。我宁可要健康、要快乐,我知道虚名假利,绝对不会让我快乐。

作者到了中年,终于顿悟。他看开了,决定抛弃「直线人生」,重新展开一种新的「微型人生」。

作者举例:每天清晨,他四点钟就起床看自己喜欢的书,上午会在家里写作,下午进办公室处理公事,晚上他一定回家陪家人共度晚餐,晚餐后,他会给孩子讲故事,然后到了晚上九点,就准备上床睡觉。

你看,他的一天,如此丰富又平衡。不但兼顾了工作与家庭,同时又有自己独处的时间。他不但跟人连接,也不忘跟自己连接。角色上该尽的义务责任都尽了,但同时,又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真好。

像这样「把一天当作一生用」,这就是他所谓的「微型人生」。

很棒的概念,是不?微型人生,其实就是一种「活在当下」、均衡的生活方式。我发现。

想想看,如果你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当一天结束,要闭上眼睛睡觉时,你是什么感觉?你还会感到空虚茫然吗?绝不可能。

同理,依照这样的概念,你可以继续发展你的微型人生:从「把一周当作一生用」到「把一个月或一年当作一生用」。

一周有七天,如果你拿五天的时间拿来工作,那么周六日就当做你的「退休」生活。你可以安排旅行、陪家人,或独自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晒晒太阳、抚摸着猫背,聆听它咕噜咕噜的满足声。不然,到乡间里,找块农地种种菜,享受当农夫的乐趣也不赖。这些事,都不必等到退休以后,现在,你就可以。

其实,你现在就可以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不必等到退休以后。有了这种觉悟,你的人生才会快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的人过「微型人生」,劳碌命的人过「直线人生」。你是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