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作家

我喜欢的作家有很多,在我心目中只要是能够写出书的人都算作家,也有看过许多出版社编辑的书,但没有灵魂,但最影响我对文字审美的是三毛,简单的名字,不简单的经历,是沙漠中的一株玫瑰,最喜欢她的文章有《雨季不再来》、《撒哈拉沙漠》最初的三毛文集给了我20多年的生命许多精神的慰藉,向往浪漫的爱情,诗与远方,向往她那样的人生如花开般绚烂。

当我读到她写自己时我自己也被触动了,写到上课时间偷偷看课外小说,写到数学考到不及格被老师用毛笔画了脸围着操场走从此有了阴影,我就特别有感触,曾经的我小时候根本没有课外书,最早看课外书是五年级放假的时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想起小时候很调皮,一年级的时候像没人管的疯孩子,曾经和别人一起跳窗户进教室趁同学们放学把老师讲台上的一捆新铅笔和那个同学一人一半装到自己口袋里又带回家,放到自己的铅笔盒里,第二天被老师发现了,叫到教室,重重的的锤了我的胸口,那时候的感受是耻辱、羞愧和一辈子的阴影,虽然长大后我拥有了很多铅笔,但仍然开心不起来,因为小时候曾被老师痛骂过,从来没有人教育过我怎样是正确的,而做什么感觉好玩都是错,也经常在家听到爸爸妈妈吵架不开心痛苦,而在农村也是跟着啥人学啥人,没有被好的教育过,后来知道老师那叫暴力沟通能给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

到了五年级我的数学很差而语文却很好,也很喜欢写作文,每次考试最后的作文题都写的满满的,自然得分很高,小学学习很差但是初中也不好,在隔壁村上的,每周步行上下学,不知为什么学习总是跟不上,明明很努力就是学不会,除了作文课和画画课还有化学课、体育课学的不错,凭着仅有的这些,初中毕业就走出村里去到市里上中专,而学医三年我的成绩是出奇的好,这时老师都夸我,给我鼓励,课外的时间可以去图书馆里看书,从那时候开始我的视野被打开了,虽然还是迷茫,但是知道自己当下重要的是什么,一步一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上学那会儿一直到参加工作都有点自卑,也就是20岁最美好的年华,我却闷闷不乐,一是觉得是农村来的起点好低,二是觉得世间还有好多美好值得我去追求,这中间的落差太大,总也追不到的感觉。后来一本本书构筑了我的梦,每个月都会买书读书,促进思考,学会抉择与取舍,后来就有了自己的思考,对工作当然有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能力也要提升,重要的是每天沉浸在书里,觉得外部的世界都是虚幻的了。但愿那个雨季永远不再来。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我照镜子发现自己面目可憎,想从书里求点颜如玉,再后来读了《茶花女》《包法利夫人》《白痴》《简爱》《傲慢与偏见》,甚至把自己想象成女主角的样子,举手头足,穿衣打扮,甚至除了书还去买了护肤品,和第一支口红,那时嘴角才开始有了笑容。同时渴望一段浪漫的爱情。

我想起了三毛和荷西,她们阴错阳差六年后终于在三毛对感情失望的时候他们在一起去撒哈拉沙漠结了婚,于是沙漠成了他们的家,每天的日常小事和荷西的恩爱细节点点滴滴写下来成了一本书。我也想成为可以写书可以浪漫可以恋爱的人。后来我也真的恋爱了,也失恋了,至少懂得了爱是什么。

大多时候我都觉得书籍比爱人更可靠,当内心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和谁在一起都是不舒服的,当自己内心充盈充满爱学会爱的时候,和谁在一起都是幸福的,甚至更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曾经为爱情的撕心裂肺现在想起只能当做是淡然一笑的回忆,那种很爱一个人的感觉没有了,更多的是我爱我自己就足够了,我是丰盛的。

后来荷西潜水遇难了,三毛闷闷不乐,虽然也在写作,但是后来还是离开了我们,我读三毛能感受她是生命的存在,就像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一样永远在那里,虽然是在书架上以书的形式存在,但她就在那里成为永恒,而永恒也是我所追求的。直到后来,我读张爱玲、读亦舒,读林微因,都没有三毛给我的感觉强烈。

许多年后我又有了这种感觉,就是《女人明白要趁早》的作者潇洒姐,《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作者李筱懿,这些现代女性给我的感觉也是一种鲜活的生命,那种感觉就是,我想成为像她那样的人,我喜欢她们那样的人,她们都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质如此这般吸引身为女性的我呢,答案是因为她们是作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最喜欢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