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仙山上的太真 ——《长恨歌》中白居易拉满的期待值

蓬莱仙山上的太真

——《长恨歌》中白居易拉满的期待值

最近在上白居易的叙事长诗,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处有了新的感受,特书以记之。

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去记述,各抒己志。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则被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先简介一下这首长诗的创作缘由: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白居易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偶然谈及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剧故事,都感慨万千。于是,王质夫提议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长恨歌》),陈鸿写一篇传记(《长恨歌传》)。从此,传记与长诗二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看到仙游寺,再读这篇长诗,就在白居易这个超现实的“直男”诗人里感受到了浪漫主义的气息。长诗从开头到李隆基乱后归京、痛思玉环的部分,虽有想象的成分在,但整体事情的发展还算是符合现实主义,而从“道士施法、寻觅玉环”开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归京后的李隆基落魄、潦倒,甚至于被软禁,“孤灯挑尽未成眠”、“落叶满阶红不扫”都可以看此时的作为“太上皇”他与之前做皇上的他生活状态截然不同,也正是这种困窘的生活让他更加思念杨玉环,怀念曾经的生活,哀怨由此而生,曾经的两心相知,为何连“魂魄不曾来入梦”?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由此句宕开一笔,白居易是想了却多少人心中的意难平吧。“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如果这里作为结尾,那真的是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可白居易就有抓住人心的手段。一句“忽闻海上有仙山”,使人们原本失落、低沉的心仿佛电击一般,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我相信到这里读者们都想知道甚至可能都猜到了杨玉环可能在这里。但白居易忍住住了,他没有直接跟一句“玉环就在仙山间”,而是调转避风开始描写这座人们向往中的虚幻仙境“山在虚无缥缈间”,“虚无缥缈”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同时似乎也在暗示读者:这个仙幻之境并不存在。人们憧憬中希望真是存在这座蓬莱仙山上“楼阁玲珑五云起”,白居易的高超之处就在这里,他开始介绍仙山上的景象,既符合逻辑又不惹人厌烦,满足了人们对仙山的好奇心。就仿佛人们走进了迷宫,目的地是出口,可白居易在提醒你也不要错过迷宫沿途的风景,因为在走入“迷宫“”前,他已经提前铺垫好让人们感觉到一定能走出去。而且他并不过多的渲染蓬莱仙山,因为他知道人们虽然愿意欣赏迷宫的景色,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走出去。所以他拉满了读者心中的期待值后又回到了正题,他说蓬莱仙山上“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这里出现了杨玉环曾经做道姑时的号——太真。读者欣喜,那应该就是了吧,可白居易却说“雪肤花貌参差是”,“参差”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到这里白居易都没有给读者一个确定的答案,这蓬莱仙山上的“太真”到底是不是杨玉环。读者感觉应该是她,但作者白居易却没有说,甚至直到最后白居易都没说是她,而读者确却是从“九华帐里梦魂惊”中的得到了准确答案:是她,是杨玉环。此处一个“惊”字,除了让读者确定“太真”的身份外,也让人们感受到杨玉环对李隆基的情愫,这段爱情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其实我一直倾向于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喻诗”这个观点,因为在我心目中的白居易是一个因为看劳苦大众在麦田里辛苦劳作而反躬自省自己“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更是产生了“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形象,这样的一个富有同理心、同情心人,他怎么会去歌颂这一场使天下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的爱情呢?如果这是白居易记录两个普通人的爱情,那我相信它是在歌颂爱情。只恨这两人生在帝王家,情感的开端就已经违背伦理、充满各种杂质了。


附:我让同学们选取本诗中的四句变成一首律诗,有很多成果,我选了一首:

长恨诗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为最开始汉皇“重”“思”的都不对,所以从此无绝期的绵绵长恨也是情理之中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蓬莱仙山上的太真 ——《长恨歌》中白居易拉满的期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