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一:构建阅读战略
1.个案往往蕴含本质,滴水亦可折射太阳之光辉。
2.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助”。
3.最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高中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纳入语文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课标对“整本书”作了相关要求,这意味着“整本书阅读”是所有语文教师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存在。
4.整本书阅读丰富着我们,也界定着我们。阅读整本书,尤其是哪些经典著作,就相当于软件升级。每一个年龄段都可以升级,不想死机,那就得读。
核心技术二:分析阅读需求
1.阅读数量就是阅读质量,大量阅读必然产生巨大力量。
2.课程与教学领域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向,从标准化转变为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定制,从关注教材的呈现转变为重点分析学习者的需求,从内容的灌输转变为帮助学习者理解。
3.对学习者的分析包括如下方面:
1)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2)学习者对相应的学习内容的认知与态度,即学习者的初识能力和教学起点。
3)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既能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以及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4.对学生的了解,关键是分析学生的需求。
“学生需求”包含“学习愿望”或“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总是会影响学习结果。
5.这一章节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我们解读文本时,一定要分析学生需求。所谓的学习需求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情,对于所学内容学生都具备了哪些哪些前置性知识、能力,在学习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驱动力),这点是以往我们教学中所欠缺的。比如,邓彤老师在进行《红楼梦》整本书之前,开展了相关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读书会、辩论会等活动,通过不断造势,不断预热,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以其吊足学生读书的胃口。这其实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趣学生对《红楼梦》这本书的阅读兴趣。
6.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要致力于分析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并找到学习者问题的症结,然后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最终促使学生获得预期要达成的语文核心要素。
核心技术三:提供策略支援
1.阅读教学教什么?
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言语形式。
语文教学由重“内容”转变为重“形式”,不单身让学生去真切感受课文内容、人物形象、作者情感、文化内涵,而是必须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起关注课文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使这种兴趣逐渐变为习惯,从而促使学生语文要素得到提升。
2.专题导读策略
为指导学生顺利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有深度的阅读研究,有利于向全书的深处钻探,达到对整本书更深入的理解。
※作品结构专题。一部好书是一个缜密系统结构复杂、布局严整,把握全书结构是整本书阅读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
※语言赏析专题。如果一个读者始终不能从语言层面欣赏小说,那么,他就永远使自己的鉴赏停留在较低级的水准上。
欣赏作者语言和人物语言。小说语言一般可分为两类:作者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
欣赏语言风格之美。比如《红楼梦》以当时的白话为主体语言,巧妙融入文言、俗语、使得全书摇曳多姿,丰富多彩。
欣赏语言的音韵之美。
※作品特色专题。许多著作都有各自特色,具有自己的“标志物”比如也阅读钱钟书的《围城》,书中那随处可见的妙语如珠的比喻。
核心技术四:筹划阅读路径
1.据点式阅读路径:是将一本书作为研读对象,开展深耕式研读。
2.网络式阅读路径:
江苏省昆山市高子阳老师用十年时间开展“每周读书一本”的实验,“152”整本书阅读实验。
“1”指第一学段的学生读完1000本绘本。一本绘本大声读完需6-10分钟,老师在学习读一本,家长在家里读一本,一年可以读完700本左右。
“5”指第二学段的学生读完500本桥梁书(界于绘本和纯文字童书之间)。一本桥梁书大声读完需要8-20分钟,一天读两本,两年可以读完700本左右。
“2”指第三学段的学生读完200本纯文字的经典童书(一般100-200页左右)。每天阅读半小时,就可以完成这一阅读任务。
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
第一,大声朗读整本书。
第二,坚持每天不间断的阅读,让学生明白,阅读很简单,就是一页一页读。第三,老师也要读书,爱阅读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爱阅读的学生。
第四,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读写。写随笔,师生共写,共评论等。
核心技术五:设计阅读活动
这一章节印象比较深的是读写结合活动。
第一,评点结合。就是我们常说的批注式阅读,可以借鉴名家的点评让学生借鉴模仿。
第二,读书笔记。依据“两点论”撰写读书笔记。一指“疑点”,要求学生记录阅读中感到困惑之处;二指“亮点”,要求学生写出自己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文本妙处或一得之见,学生至少选取一处感兴趣的内容加以分析评说。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写入日记,老师批阅。这是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重要的学情资源,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直接在笔记中与学生笔谈或当面解说,对于关键问题应专门在课堂重点释疑,对于学生精彩的点评要在课堂进行分享。
第三,随笔写作。随笔可以包括以下三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质疑问难的结果。
※学生围绕特定主题所开展的深度研究。比如有学生围绕刘姥姥写的“聪明绝顶的刘姥姥”等。
核心技术六:深度比较导读
1.文本内部比较,比如将贾母和刘姥姥进行比较,贾母——受得富贵耐得贫,刘姥姥——身份卑贱、人格高贵。
2.跨文本比较,比如邓彤老师执教《老人与海》,用海明威早年的一则新闻报道作为比较对象,引导学生与《老人与海》全书作为比较,体会小说中所增加的丰富内容及其蕴含的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