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南北朝(九)

四、崔浩(二)

河南之争

拓跋嗣虽然年轻,但身体却不大好。和拓跋珪一样,他也喜欢吃寒食散,因此得了一身的病。拓跋嗣觉得大事不妙,就把崔浩找了过来。

“我听负责观察天象的官员说,最近的天象不利于我。这是不是上天要惩罚我啊。再说我身体又不太好,万一哪一天不能管事就糟了。你快给我想想办法。”拓跋嗣拉着崔浩的衣服说。他确实还很年轻,但身体也确实不好。他一直担心这个蒸蒸日上的帝国会毁在自己手里。

“陛下富于春秋,而且德行甚佳,善事不少,所以不用担心这些小灾小病。但如果为了杜绝后患,我建议陛下早立太子,派名臣辅佐,悉心教导,让太子参预政事,这样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崔浩低头思索了一下,给出了答案。

这正合拓跋嗣的心意。长子拓跋焘,也是魏国未来的主人,被立为太子,包括崔浩在内的六位大臣被任命为太子的幕僚,帮助太子处理政务。就在这个时候,拓跋嗣得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

“前方消息,刘裕已经去世,太子继位,但新皇年幼,由几位大臣辅佐。如果我们趁机发兵攻打南朝,河南一带唾手可得。”拓跋嗣对群臣兴奋地说道。刘裕这个强敌死了,天下也就没什么人是他的对手了。在魏国强大的国力面前,胜利将会不可阻挡。

“皇上难道忘了刘裕对我国的恩惠了吗?现在刘裕刚刚去世,我们却兴兵讨伐,就算取胜也是胜之不武。君子礼不伐丧。最好的办法是派人到江南去吊唁刘裕,带上厚礼,体现我国的大度。而且南朝虽然新皇登基不久,但国内局势稳定,实力犹存,如果贸然出兵,反而会使他们一致对外。不如暂缓南下,等到南朝出现内讧,我们趁虚而入,淮河以北就都是我国领土了。”崔浩摇摇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好一个礼不伐丧!姚兴刚死,刘裕就去讨伐秦国,那个时候怎么不派人去秦国吊唁?现在刘裕死了,为什么我现在就不能攻打南朝?”然而拓跋嗣如同吃了秤砣,一意孤行,坚决南下。向来性格温和的拓跋嗣此时的眼神仿佛能射出利箭,直视着崔浩。他希望获得这位自己一直器重的大臣的支持。

“姚兴死后二子相争,刘裕才出兵北伐。现在南朝内部稳定,不是好的时机。”崔浩毫不退让。他没有抬头看着拓跋嗣但是语气却很坚决。

“你给我闭嘴!我意已决,谁也不准反对!立即给我发兵南下,攻略河南!”拓跋嗣拍着案头,大吼道。“但我们是先攻城呢还是先略地?”拓跋嗣冷静了一下,又问。战争是非打不可了,但是如何打,他还是想征求一下意见。

“南朝人擅长守城,如果我们顿兵坚城,有损军威。应该先略地。况且我们得了南朝的土地,在那里设置官员征收赋税,管理当地的人民,南朝守军就只能龟缩在城里,互相不能呼应。时间一长,我军不战自胜。”崔浩抬头,对着拓跋嗣说。他的意见再一次和大多数背离。

“大多数人都主张先攻城,你又出来唱反调。”拓跋嗣没有听从崔浩的意见。魏军大批主力集中攻打黄河以南的几个重要据点。而这次河南大战,魏军虽然取胜,却付出了数万名士兵的生命,换来的,只是黄河南岸的几个据点,以及洛阳。而拓跋嗣也在这次战争中患病,不久后去世。太子拓跋焘成为了魏国的新皇帝。

开疆拓土

看着眼前这个长得比女人更精致,皮肤更洁白细腻的人,听着各种流言,拓跋焘也不好意思太接近崔浩。虽然自己没有特殊口味,但崔浩的人缘也着实不怎么样。这家伙太高傲了,谁都看不起。崔浩看上去要倒霉了,然而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

人神共愤、天诛地灭的杀神赫连勃勃去世了。这个乱世魔王临死前还见证了一次手足相残。三个儿子互相攻打,结果只有一个活了下来。从赫连勃勃的身上就能看到,所谓夏国,命运不会长久。

“现在夏国实力衰弱,我想趁机攻打,诸位觉得如何?”拓跋焘问。

“夏国地处西北,地形复杂,而且路途遥远。夏军的战斗力又比较强。我军长途跋涉,难以取胜。”将军长孙嵩建议道。

“是啊是啊,夏国除了关中一带,没有什么油水,还是北上打柔然的好,至少还能俘虏不少牲畜和人口。”众人纷纷表示反对。年轻的拓跋焘把目光投向崔浩,希望他能给一个答案。

“我夜观天象,现在正是上天让我们出兵讨伐夏国的机会啊!而且赫连昌难以服众,发挥不出夏军的战斗力。我军可是占了天时人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崔浩抬头看着拓跋焘,诚恳地说。

“那就依你所言!我们这就攻打夏国。两国的恩怨,也该了断了!”拓跋焘拍了一下椅子,说。两国的积怨已有百年。从刘虎开始,一直到赫连昌。魏军这一次出击可以说是极为顺利,没费多大力气就打下了长安,但赫连勃勃的伟大都城统万,却没能攻克。看着高耸入云,坚固无比的城墙,拓跋焘发誓,一定要把它拿下。

“我们明年再来!”拓跋焘瞪着统万城的城墙,恨恨地说,接着就打马转身离去。

看着漫天的黄沙,魏军将士脸上浮现出阵阵惧意。这是他们第二次来到这里。但这次显然比之前辛苦太多了。风沙吹在魏军士兵们的脸上,就像有无数把刀子划过。眼睛也睁不开。士兵们抱住身边的战友,背对着狂风,希望能躲避一下。有些骑兵甚至从马上摔了下来。第二次出击,上天看上去不想帮拓跋焘。夏军顺风出击,把魏军冲的阵脚大乱。拓跋焘也从马上掉了下来。黄沙遮蔽了太阳,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不绝于耳。这就是末日之战吗?

“皇上,我们走吧,这次我们运气不好,天气恶劣,而且战士们也累了,需要休息。我们还是撤吧!”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劝拓跋焘。

“岂有此理!千里奔袭,怎么能说变就变!如果我们能出其不意,战之必胜!”崔浩上前怒斥。

拓跋焘依计而行,终于打败了赫连昌,攻入了统万城,赢下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这可能是拓跋焘打过的最惊险的战争。在战斗中,拓跋焘不幸坠马,立即被几个夏军士兵包围。脱险之后,他又身先士卒,带着少数战士率先冲进了统万城,冲进了赫连昌的皇宫。然而此时城内的夏军数量远远多于魏军。他们关闭了城门,想来个瓮中捉鳖。拓跋焘剪断了皇宫里面的帘幕,拧成绳子,侥幸从城墙上下来。虽然魏军最后还是攻破了统万城,但是他不知道,以后他再也不会遇到这种场景了。 他也再不会如此勇敢了。

“诸位,我想趁现在讨伐柔然,为我国其他方向的战事免除后顾之忧。以前对柔然用兵总是被动防御,我想趁着夏天,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因为草原上的战争,总是发生在秋天。”拓跋焘在朝堂上说出了这个想法。“大家意见如何啊?我想听一听。”

两个从夏国俘虏来的谋士同时上前一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天象不利于动兵。如果用兵,北伐必败!即使胜了,对皇上也不利。”

“这两位曾经劝诫苻坚不要南征,战之必败。不幸被说中。依我看,皇上还是不要出兵了。”其他大臣纷纷附和。听到这些,原本绷着脸的拓跋焘也开始变得犹豫起来。眼神变得游离、无助。他看着崔浩,希望能支持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流南北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