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今天看心理学课本时,看到了关于想象的加工方式典型化的一个例子:祥林嫂。

说到鲁迅的作品《祝福》中的祥林嫂,大概读过这个作品的人都记忆犹新吧,整日哭哭啼啼,拉着给别人讲自己的儿子如何被狼叼走的事,说自己的大意,说自己的可怜,开始的时候,别人还会聚成一堆,听着她的故事潸然泪下,抱以极大的同情,而后安慰祥林嫂,然而后来,随着祥林嫂可以说是无休止的在说自己的遭遇,人们对她也没有了同情,甚至有些厌烦,最终再也无人关心祥林嫂的遭遇。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我家附近的一个化工厂爆炸的事,那个化工厂位于我家附近不到10公里的地方,所以我自然也就有了一些可以说是第一手的现场资料,所以那一两天,和天南地北的人聊天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说一下这个事,毕竟这个事在我这个小镇算是几十年一遇的大事了。直到有人和我说,你怎么老是说这个,我才意识到,我说的有点多了。

这两个事吧,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为什么会这样,祥林嫂的孩子没了,的确值得同情,爆炸有一些伤亡、损失,同样值得同情。但为什么到最后,别人对这些可怜的遭遇会有这样的反应。思考良久,我得出了下面的两个结论;

一方面,这些事情在别人未曾经历的时候,对别人而言,永远都只是新闻,大部分人们对待新闻的态度也只会是这样,了解一下就足够了,不可能感同身受的去体验事件主角的人的感觉。这也就解释了真心参与某种慈善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历过那种遭遇的人。比如,艾滋病组织,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周围的人有艾滋病才走上了关怀艾滋病人群的道路的。而鲜有不怎么了解就全身心投入到其中的人。说到这儿感觉有点像是废话,不了解,怎么可能去参与。但是,不得不说,有过切身体验的人,更容易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过多的重复也只会让人感觉厌烦。其实不只是这些悲剧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重复的太多也是不好的,虽然能加深印象,但是加深的可能就会变成了不好的印象,比如前段时间流行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十遍了。这也是这句话能够流行的内在原因之一吧。三遍能够重复,加深记忆,使感觉记忆转变为短时记忆,甚至可以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由一个一眼而过的东西进入到记忆中。

其实,这篇文章写完后,我已经不知道我写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了,一方面分析了同情变得少了的原因,另一方面又找到了一些企业宣传、品牌建立的要点:1.要让客户真实的体验到产品或者思想的内涵,体验到深刻的价值体验,而不是只是流于外在的表现形式。2.适当地重复,可以加深印象,但不可过多,不然可能就会由良好的印象变成了厌恶的形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