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铜人
这是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朝廷命翰林医官王惟一设计并主持铸造了两件针灸用的铜人。铜人与真人大小相似,胸腹腔中空,铜人表面铸有经络走向及穴位位置,穴位钻孔。
据记载,当考核学生掌握针刺技术的熟练程度时,先在铜人表面涂上一层黄蜡,像铜人体内灌满水,学生用针扎刺穴位,如果扎的准确,水就会从孔中流出,否则无水流出,以此考定成绩。两件铜人一置医官院,一置相国寺。针灸铜人不仅是实用的医学模型,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北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铜人上总穴位有657个,穴名354个,开创了应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院教学和考试的工具,在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明堂图
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分别是正人明堂图、俯人明堂图、侧人明堂图、脏腑图。药王孙思邈最早所绘所绘。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和穴位遍布人的全身,内连脏腑外络肢体,运行气血、津液,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将这些人体的部位和枝干用图绘出来,就是所谓的“明堂图”。
内经图
内经图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又名《内景图》,为北宗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修真图
远溯老子、吕纯阳、陈抟、张三丰祖师,又称之为《丹成九转图》,以养性炼生为基础,图文并茂。近几百年来,在学术界有深刻影响,为儒释道三家修持所推崇。在传统修持过程中,该图是圆融三教的修持典范。《修真图》是传统修真的总纲,图中记录了从百日筑基开始,到修真的理想境地。甚至相传,道家的羽化飞升,佛家的如来静定,儒家的浩然正气,均未离开这张图。
火罐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西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
这是气罐。由于火罐的不安全性和单一性,这些年已逐渐被气罐代替,这是加入悬针磁疗的高科技远红外线磁疗罐。可通、平、排、补,调理气血。全身最多可排27个罐。
九针
相传伏羲所创的“九针”。九针之法上应天地,下应人体,玄奥精深。各种针法大多是针破皮肤而起到通经络的目的。
依据这些针法开设了循经通络疗法即通经法,是通过特殊手法由调理师的身体转化为特殊能量后注入经络生物。对人体主要经络进行能量导引,它的功效原理非常接近中医五技中的气功导引及针法,能够借助施灸术者强大的能量气场及各种手法来迅速疏通人体的整条经络。
砭石
砭石在传统中医五大技法中,因来源奇特、功效神奇而一直排在第一位。砭石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天外陨石。必须要先坠入大海,瞬间遇冷凝结,在经过地底数千年的埋藏,尽得天地钟灵之气方能出土,作为真正的砭石所用。具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并且含有许多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
中医古典名著
中医古典名著。我们使用的很多技法都是从这些几近失传的中医古方,国医绝技中搜集整理而来。
灸条
艾灸条采用上等艾绒,融入数位中药,藏药合制而成,火柔而温、渗透力极强,能温中散寒、以火攻邪。
我们悬灸最大的特点:专业的医生把脉开方、选穴准确,调理师选穴精准,循经热传感强烈,热力沿着经络向下走,从脚底排出,以补为主,对风症、虚症、寒症等可通过皮表直达病灶,效果极好。
《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中医的历史演进
远古时期
砭石骨针
灸法熨法
神农尝百草
夏商西周
公元前二0七0年至公元前七七0年
医学的最早记载
巫医
医学分科(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医事制度开始
春秋战国
公元前七七0年至公元前二二一年
黄帝内经
医和
医缓
长桑君
扁鹊(脉学)
秦汉三国
公元前二二一年至公元二八0年
淳于意(创建病历)
郭玉(精于针灸/脉学)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麻醉术/剖腹术)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典籍)
晋唐
公元二八0年至公元九七0年
王叔和《脉经》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葛洪《肘后方》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
巢元方《诸病源侯论》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王焘《外台秘要》
两宋金元
公元九六0年至公元一三六八年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王惟一针灸铜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刘完素 寒凉学派
张子和 攻邪学派
李东垣 补土学派
朱震亨 滋阴学派
危亦林 正骨《世医得效方》
明
公元一三六八年至公元一六四四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
戴思恭
薛己
张景岳
吴有性《瘟疫论》
清
公元一六四四年至公元一九一一年
张路玉 清初三大家
喻嘉言 清初三大家
吴谦 清初三大家
叶天士《温热论》
薛生白《温热条辨》
王孟英
吴瑭《温病条辨》
王清任《医林改错》
药物起源
人类在采集渔猎的生产实践中,
经过反复的“尝百草”逐渐发现了
能治多种病症的植物药、动物药。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采矿和原始社会末期冶炼技术的出现,发现某些矿物药如在煮盐中,逐渐发现盐水明目和通便下泻等作用。
导引、按摩起源
“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原始社会中人们以舞蹈形式表达劳动后的欢乐和丰收的喜悦,逐渐体会到舞蹈有舒筋壮骨、解除病痛的作用,因此就有意识的活动关节,按揉身体的相应部位,便产生了原始的导引和按摩。
外治法起源
原始社会中最为普通的疾病可能是外伤,人们逐渐发现用树皮、草茎等涂裹伤口,并掌握了用兽角进行“杯吸术”,用刀石、兽角等切除脓肿的外治医疗工具。
灸的起源
金文“公”火:两块圆形偏石在火上加热以熨人背为“熨”。
金文似人股,意在人股多处用微火热灼。人们在烤火的实践中,发现局部取暖可减轻或消除疼痛,便有了原始的熨法,进而又发明了用树枝或干草点燃以后,对人体表作局部固定温热刺激,这就是灸法。
针灸法起源
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形尖状石块,最初用来破开脓肿和排脓放血,后在实践中发展制成针棒状用以刺激一定部位,以减轻和消除病痛。各种形状的便是便是原始的针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