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读《朋友圈的尖子生》,读了马文亚和马佳佳。一位是从小就“嗜钱如命”,12岁开始炒股,15岁在上海买了栋别墅开始炒房生涯,大学里被称为股神,毕业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
跟一般人不同的是,马文亚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理财意识,从小到大,一直在研究钱。
他很喜欢钱,从5岁开始收集硬币;
6岁通过信息不对称赚钱;
9岁和父母谈判守护了自己的压岁钱;
10岁对商业人物传记,立志成为巴菲特那样的人;
小时候玩大富翁游戏,不是为了玩而玩,而是通过大富翁研究透了贷款、拍卖、股票玩法、企业股东、分红、开连锁店等,在这个游戏中学会赚钱,直到后面运用到真的股票市场里;
15岁时,研究房产,只身去售楼处听销售讲楼盘,把学校附近的楼盘了解了个大概,说服妈妈买房,和妈妈合股买了别墅;
高中3年靠炒楼赚了100万;
大学时在股市赚到几百万成为传媒大学的股神,在这个阶段,赚钱不是为了生活必须,而是成了马亚文的一种生活方式。
后来和朋友们掌管的私募基金在2015年取得了200%的投资收益。
从小到大,马亚文一直在做和钱相关的事,就像一种兴趣一般,或者说他把钱处成了他的朋友的感觉。
如果说马亚文的成功有什么法门的话,就像文章前几段讲的,和他的家庭教育、童年经历、抱持的理念、个人努力都相关联。在这里,深深觉得,家庭的氛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在书中,马亚文提到了一个投资思维很值得人学习,去投资价值被低估的东西。
要么是因为信息差,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件事物的价值,例如有些只有内部人知道的一些政策,只要花较少的钱就可以买到或者去做一些事情。
要么是在未来,这件事物会有远高于现在的价值。例如有些人本身很厉害,或者非常有发展潜力,只是目前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被大众知道,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花钱跟随这个人,可以在这样的人身边学习,也可以帮助这类人处理一些工作,形成合作关系。因为你知道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会做成一些事,而你跟这个人关系很好,你也会随之受到很多影响得到一些帮助。
第二个人物马佳佳。读马佳佳的故事,她给人一种挑战传统的感觉。
在读完她的故事后,我特意去网上查找了她的“网红”经历以及在一些场合的演讲视频。她的青春很热闹,参加过《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节目;曾经被不少像徐小平、王强这样的投资人欣赏;做过时尚集团《时尚COSMO》的新媒体总编辑。
她是云南的语文单科状元,高中在学校是同学们的意见领袖,大学是人人网上的网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大学毕业当天开了情趣用品店创业。
书中有一个小点很有意思,马佳佳的妈妈是一个高中的校长,在马佳佳小的时候就告诉马佳佳不用太听老师的,因为有些老师的水平在她们那个地方也不怎么样。这也使得马佳佳小时候就不怕老师,敢于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
在说到她考试写主观题能够的高分的时候,马佳佳分享了她的方法。思考出题人的动机,写对方想要的内容。这种在她学生时期就领会的“套路”,对于她后来在公众领域总出爆文也显得有迹可循。
在最后讲到自己有什么转变的时候,马佳佳说对于社交方面,从起初有所顾忌有内耗的社交,到后面删除不必要的好友,社交只考虑开心和有趣。这是马佳佳的成长。
在书中看了今天这两位“尖子生”的成长历程,主观的感觉是学生时代的精彩,在很年少的时候,就很有主见,开始有所思考。
于是不自觉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干了哪些事?那种平庸之感油然而生。
现在能做的就是从这些“尖子生”身上找到可以学习的东西,不断去提升自己,自己变好的时候,从而也为下一代创造出他们能够变得优秀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