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这一年事情其实挺多的,但核心在两组兄弟身上:鲁隐公和鲁桓公,郑庄公和共叔段。两组兄弟父母,年龄,家庭状况,完全不一样,但在关系上,是殊途同归,都走向了自相残杀。
鲁隐公和鲁桓公的故事得从他们的爹鲁惠公和他的夫人们说起。
如图示,鲁惠公原配孟子无子,早死,惠公又续娶了声子,但没有立为夫人,声子生了公子息,就是鲁隐公。
之后,鲁惠公又娶了宋国的仲子,且立为夫人,她生的儿子就是太子允,即鲁桓公。
《史记·鲁周公世家》说的是,公子息姑长大,鲁惠公给他去宋国求亲,娶的是仲子,结果他自己看上了,就收为己用了。这种事情在春秋时期还不少见。所谓抢儿媳娶庶母。(这个故事可信度不高)
既然鲁惠公有嫡子,为什么还要立庶长子呢?
我们来看一看,鲁惠公在位四十六年,就算他继位之后才娶的声子,这个时候鲁隐公也有三十多岁了,作为庶长子的鲁隐公势力其实是比较大的。
而太子桓公这个时候还小,母亲仲子身体不太好,在隐公二年便去世了。但太子党的势力也不可忽视。
春秋时期幼年继位的新君大有人在,这么大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辅政大臣。与其找大臣,不如找自己人。
可能在鲁惠公晚年(毕竟这个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做国君四十多年真的是很老了),鲁隐公就已经在摄政了。从后期来看,鲁隐公能力还是不错的,关键是比较守礼。也可以理解成他在学周公吧,毕竟是周公的后代。
所以,鲁隐公摄政称君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从好的方面想,也是鲁隐公想要稳定政局,保存弟弟的一个方式。至于他对这个君位有没有觊觎之心,我们后面几年再慢慢看。
总结来说,鲁隐公和鲁桓公兄弟俩,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且年龄差距大,此时权势差距也大,所以暂时还不用自相残杀。
可为什么说他们与郑国的那俩兄弟是殊途同归呢?
我们来看看郑国兄弟俩,他们是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双男主,郑庄公和共叔段。
郑国武公娶了申国姜氏,武姜,武姜先生了公子寤生,就是后来的郑庄公,因为难产,受到惊吓,取名寤生,且非常讨厌这个孩子。
三年后,武姜又生了一个,就是叔段(叔是排行,段是名),生产顺利,加上母亲会不自然地偏爱幼子,所以一开始就很喜欢这个孩子。寻常家庭的母亲偏心是伤害到另一个孩子的心灵,但王侯家的母亲偏心,是会危及生命的。左传里这样的故事也是很多的。
生在王侯家,浸染于权谋斗争中,可能真的比较现实吧。换个角度想,我们以为父母爱子是天性,却不知道这是我们自作多情罢了,人的天性只是爱自己。
武姜在郑武公面前多次建议废长立幼,郑武公始终没有同意,最终郑庄公顺利继位。
但武姜没有放弃,郑庄公初继位便为叔段请求封邑,请制,郑庄公没同意,后又请求封在京,郑庄公同意了。所以在叔段去京城后他俩便一直积极准备夺权。
郑庄公二十二年,叔段和太夫人武姜准备里应外合进攻郑国国都,最终计划落空,叔段逃走,武姜被囚。从此郑庄公背上“杀弟囚母”的罪名,加上后来射王中肩,被列为“春秋第一罪人”。
后世儒家迂腐的论断我们可以不看,但就这件事情来说,郑庄公是真的能忍又残忍,但他做得没错。
王侯之家没有亲情,你想要亲情就得牺牲。像卫国的太子伋和公子寿,虽是同父异母,却是兄友弟恭,感情深厚,弟弟为了救哥哥而死,而哥哥又为了成全君父也被杀死。晋献公的太子申生,不想让君父为难,自杀了。
之于他们,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他们在几千年轰轰烈烈血流遍地的权力斗争中显得格外耀眼,他们的选择令人敬佩,也让历史有了一些温度。
但更多的是像郑庄公这种,选择活着,哪怕要用上一些阴暗的手段,哪怕让人看见人性的幽暗肮脏之处,哪怕留下千古骂名。
我们作为旁观者以及后人,本就没有资格去评论,但如果我们自己在遇事时可以选择,选择自己相信的,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便够了。
好,说到这里,有人得问了,着两个故事的两组兄弟,怎么就殊途同归了?其实是因为最后鲁桓公指使人杀了鲁隐公。哎,终究还是没逃过自相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