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谁和您最亲?”


在情感上最亲的人不见得就是在血缘上最近的人。我在提问时只用“亲”而不用“近”。亲,请回答:“谁是最亲您的人?”


图文无关 只为好看


我反复强调过,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提问,也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的心理咨询技术都是通过提问实现的。

针对提问,教科书上讲了很多,比如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三级,2012版,第97-99页)和半开放半封闭式提问,间接询问和直接逼问(第3页),也讲过“怎样提问题”(第12-13页)等,但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和概念,哪怕是完全背过也还是不会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提问。

作为一种技术的提问,要想掌握,除了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之外别无他途。今晨想分享的就是我如何在提问上下功夫,而这些功夫又如何让我得以改进和提升。

动力心理学的客体关系理论对我影响较大,深知每个人心中都会在经过了“过渡客体”之后,让一个“重要他人”留在心底,作为终生的精神依靠。可如何才能在咨询过程中通过提问来找到这个“人”呢?

一开始时我这样问:“您觉得自己更像父亲还是更像母亲?”

来访者的答案超出了我的预期。这让我很快意识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多的是反映了某种认同,而且提问局限于父母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很多人说自己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而是像诸如舅舅、姑姑、姨妈等亲人。

于是,我把提问改成了:“您觉得和谁最亲近?”当然有时候也会问:“您觉得谁是您最亲近的人?”

“当然是我妈了!”“当然是我丈夫了!”“当然是我女儿啦!”……从“当然是”这三个字,尤其是不假思索的迅速回答中,我能判断出来访者在说出口时只是一种惯性而未走心,因此我的问题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深度的提问。


图文无关 只为好看


后来,我便尝试着这样提问:“您觉得谁和您最亲近?”

把“您和谁”倒置成“谁和您”,投情(empathy)变成了投射(projection),使得绝大数来访者陷入沉思——这不只是动脑去想,而是动心且用心去感受了。

问“谁和您最亲近”,显然要比问“您和谁最亲近”更能让来访者心动!

某一天我一如往常地这样提问时,一位求助者不断地嘟囔着“谁和我最亲近”,突然反问我:“您想知道是谁和我最亲,还是谁和我最近?”

我懵了!继而被她接下来的话给惊着了,她声音低沉地对我说:“我在情感上最亲的人,没有一个是我在血缘上最近的人。”

后来,再提问时我就只用“亲”而不用“近”了,问:“您觉得谁是您最亲的人?”

效果相当不错,来访者心中那个“重要他人”会很快浮现出来。


图文无关 只为好看


直到有一天——

一个9岁的小男孩被父母带着找我咨询,原因是“始终不能从宠物狗死亡的悲伤中走出来”。当基本的信息采集已经完成,而且我觉得咨询关系也足够牢固后,我问他:“你和奶奶亲,还是和狗更亲?”

他不假思索地答:“当然和我奶奶亲了,是奶奶把我养大的。”

我微笑着面质他:“可我听说,得知奶奶去世后你没有影响上学,而狗死了,你却……”

他先是笑,但很快就严肃地跟我“说实话”了。

由于父母太忙,他很小就被送到了奶奶家。奶奶是位小学老师,因此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是他的老师,每时每刻都对他严加管教,每次思念父母或情绪不好时,奶奶总是那句话:“不好好学习,没出息!”他的心里话只能跟那只宠物狗说,只能抱着狗哭。

在处理过这个案例之后,我再问“谁和您最亲”时,就加上了一个提示:“谁”不见得是指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只狗或其它什么东西。

没有完美的咨询,也没有完美的提问。任何一个提问都是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趋向完美的,当然这种“完美”指的是有利于咨询目标的实现而非提问本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克富 || “谁和您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