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险应急管理评估(上)

采购风险及应急计划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原材料采购全过程的监督,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环节的风险管理,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风险管理。


3.职责

物资供应部:负责识别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并制订应对措施,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更新“风险识别表”,是原材料采购风险的归口管理部门;


技术部门、品保部:负责识别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并制订应对措施,配合物资供应部更新“风险识别表”。


4.管理程序

4.1定义

采购风险是指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


4.2风险等级

第一级(显著风险,需要改善):指该风险一旦发生且未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导致公司重大经济(100万元以上)或重大名誉损失,或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计划、生产和交货;

第二级(可能风险,建议改善):指该风险一旦发生且未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影响公司的计划、生产、交货的按时完成,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三级(稍有风险,或许可被接受):指该风险即便是发生后再采取相应措施,也不会影响公司的计划、生产、交货的按时完成。


风险等级


4.3风险识别

4.3.1将所有风险归为五项三级(见风险识别表),相关部门每年年初对本部门的采购风险进行全面识别,确定风险项目和级别,若为一至二级风险,还应制订风险应对措施并填写《风险识别表》。


4.3.2 风险识别表

(1)采购风险项目:采购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风险

风险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品保部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分析:

供应商由于自身生产能力上的局限,或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所提供的物资没有按原材料验收标准及相关标准供货,造成生产延误。


应对措施:

①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合格报告在第一时间内传递给供应商,在最短时间拿出整改方案及供货计划,必要时另选择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合格供应商供货。

②建立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的履约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从质量、服务、技术、价格、信誉、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考核,培育优质供应商,建立较为稳定的采购渠道;

③制定严密、可追溯、切实可行的《检验规程》,明确质量职责,加大考核力度。

④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所有采购的原材料严格按相关规定要求,做好入库前的质量检验工作,做到入库原材料检验验收合格率100%,杜绝不合格原材料流入各生产单位。


(2)采购风险项目:合同风险

风险管理部门:物资供应处

风险等级:一级

风险分析:

企业采购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合同条款考虑不当,或供应商违反合同条款,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应对措施:

采取组织采购人员学习《合同法》,在采购活动过程中必须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及违约责任,定期进行合同追踪调查,加强监控力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采购风险应急管理评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