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妈妈有一天也会像小时候的我们那样需要安慰

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微信上收到了妈妈发的消息。

妈妈发来一个视频给我。

打开视频不久,就听到这样一段话,“人生只有两件事情,我们无法抗拒,死亡,和妈妈的电话。”

隐约有种感觉,这个视频意有所指。

看完视频后,开始给妈妈发微信。

“看完了。”

“我怎么可能不接你的电话啊。”

“也没有觉得你烦啊。”

“好久不见,很想你啊。”

没有收到妈妈的回复。

我继续发消息,“我错了,上周六打电话时态度不太好,因为当时事情比较多,就没太有耐心,以后不会这样了。”

打字打到一半时,看到妈妈发了一个撇嘴的表情给我。

我知道,妈妈很在意之前的事情。

随后,收到妈妈的回复,“知道错了就好。”

小时候,她是我的依靠

视频里有这样一段内容,演讲者陈岚说,“妈妈从来没有对我说过,我爱你,但是她从未停止过,以她认为的正确的方式,在爱我。”

仔细想了想,我和妈妈,都没有很正式地跟对方说过“我爱你”这三个字。微信聊天时,偶尔打电话时,会说一句,“爱你”,省去了“我”,省去了主体,好像就比较容易说出口。

之前,大概是看过一篇文章,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不记得了,只记得看完文章不久后给妈妈打电话,故作漫不经心地问,“妈,你是不是想我了。”

电话那头,听到妈妈说,“嗯,想你了,想我女儿了。”

中国式亲情,偏爱含蓄,爱到骨子里,也不愿意轻易说出口,我也曾在书中看过,儿子逼问父亲说,“爸爸,你从来没说过你爱我。”当父亲说出“儿子,我爱你”时,父亲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关于自己的小时候,记忆太过久远,很多事情不记得了。从妹妹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

一直都觉得,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过于偏爱孩子。

我赖床,不起床吃早饭,妈妈甚至会把早饭端进屋给我;

我摸黑熬夜玩手机,被妈妈发现,妈妈告诉我,玩手机也要开灯,这样对眼睛不好;

假期背了一书包说回去,宅在家里每天看小说,妈妈也只是笑着说我书都落灰了。

有时候在想,妈妈这样放任我,若不是我还有一些自制力,怕是连大学也考不上。

但我不会因此怪妈妈,她只是不懂得表达爱,她只是爱的方式不对,但她的宠溺,一直是我最大的依靠。

长大后,我是她的依靠

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她的依靠,是从她在做决定前会问我开始的。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问得次数多了,我问她,“妈,你自己看着来就行,干嘛总问我。”

妈妈回我,“妈有事情不懂,问你放心。”

那一刻,忽然感觉肩头沉甸甸的,原来,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她的依靠。

长大后的我,越来越沉默,很多事,我会放在心上,不会告诉她,而她,则会想方设法地得到关于我的信息。

高中时,有一次,听到同校的同学说我妈有时候会问他我在学校的情况。刚听到的一瞬间有些生气,觉得这算什么,监视吗?随后又笑了,还是自己做得不对,应该让妈妈了解一下我每天的生活,免得让她担心。

于是,每周回家,我都会主动跟妈妈说起我在学校的一些趣事,告诉她,我在学校过得很好,不用担心。

上了大学后,离妈妈更远了,渐渐和妈妈养成了一种默契,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次的电话,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内容:

“做什么呢?”

“没做什么啊。看看书,写写作业。”

“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别舍不得花钱,照顾好自己。”

“嗯,你也是,照顾好自己。”

没话题时,会问问我爸在没在家,我妹妹怎么样,最后总是以一句,“你继续学习吧”结束对话。

一点也不觉得无聊,一点也不会尴尬,光是听到妈妈的声音,知道她过得很好,让她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也很好,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啊。

我们在一起,就是彼此的依靠

有时候学习累了,事情多了,会很烦躁地想,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但是一想到妈妈,想到自己答应好了要照顾好父母,要成为父母的骄傲。瞬间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妈妈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问题,我和妈妈的相处方式也可能存在问题,但这些并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所以要相互依靠。

记得小时候的自己很笨,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回家作业不会做,经常哭着做作业。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教我做题。慢慢的,成绩也就好起来了。

现在,我接触到了更多东西,世界发展太快,妈妈感受到了无助,轮到我耐心地教她了。

妈妈愿意付出一切对我,而我,却因为自己事情多,心情不好,对妈妈的电话不耐烦,忽视了妈妈的求职。现在想想,难怪妈妈会生气。

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父母需要的真的不多,只是儿女对他们的关心和在意,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大概是世间最暖的情话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妈妈有一天也会像小时候的我们那样需要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