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打几年前读完《百年孤独》之后,感觉受了内伤,之后很久的一段时间里不敢轻易再读马尔克斯的作品:冗长的人物名称、复杂的人-事-物关系结构、难以理解又回味悠长的拉美文学,光是这些就要花费不少精力去理解。
但它还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你一步一步往下读,即便读的慢,也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它所刻画出的那种规模宏大又仿佛电影再现般的瑰丽画卷,呈现出一种让你欲罢不能的超现实魔幻主义世界,令人惊奇,叹为观止。
所以,《百年孤独》之后,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马尔克斯式的拉美文学,以便后续以更熟悉、更自然的姿态,开启他下一本旷世经典。听起来好像一种利用超长时间来筹备的仪式感,有点夸张,但马尔克斯,值得。
01
可能因为疫情原因吧,关于《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话题今年特别流行,我也觉得时候到了,是时候再次与马尔克斯的作品重逢了。不同的是,上一次的主角是孤独,而这一次,是爱情。
有种爱情,近在眼前,又触不可及,每一次的怦然心动,都是甜蜜的折磨。即便繁华落尽,白发苍苍,眼里的光芒依然为你而闪烁。
另一种爱情,在理所当然中走向细水长流,往后余生,都在平平淡淡的日常里,相敬如宾。所有的一切都融汇在告别前的最后一句话里: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
每一种爱情,都动人心弦,但通往爱情的路,往往掺杂了太多的身不由己:环境、社会规则、财富、地位、心境……俗人一世,万般牵挂,谁是谁的唯一,谁又是谁生命的主导?我们永远在思考,也永远在凡尘里寻寻觅觅,不知归期。
你能想到的任何爱情的样子,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答案。
02
女主——费尔明娜·达萨,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费尔明娜年幼丧母,父亲一心想把她打造成能进入豪门的高贵夫人,于是一边在生活各个方面对她严格要求一边想尽办法寻觅良婿。费尔明娜整日与姑母为伴,生活几乎是家-学校,两点一线。与男主佛罗伦蒂诺的相识,打破了她固有的生活认知——原来这世界上除了吃穿用度,还有别人对他投来的深情款款的眼神,一封接一封的美丽情书,月光下为她而奏的小提琴……这一切,是爱情啊。
懵懵懂懂初恋的感觉开始占据费尔明娜的内心,这感觉突如其来,快到她没有耐心去思考对男主究竟是否是真爱。她只知道,她为他的执着和深情所折服,除了父亲和姑母之外,他是上帝派来的可以带领她进入新世界的可爱而可怜的人。与他在一起的未来时光,是她心里的乌托邦,令她悸动,渴望,怦然心动。
初恋的时光,最是美好。
果不其然,这一切还是引来了父亲的无情拆散。费尔明娜被迫远走他乡,在旅途中洗尽铅华。
历尽艰险旧地重逢之后,费尔明娜的一回首,彻底改变了两人的生活轨迹:他不再是她心中渴望的样子,也不是她在无数次偷偷通信的过程中所想象的样子。她犹豫了,讲不出道不明的原因——不喜欢了,就是不喜欢。
原来一切如过眼云烟,像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
也许是颠簸而长远的旅程让她对现实有了冷静的思考;也许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心境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也许是分开太久,当年被定格在心中的那份记忆早已模糊,成了虚无。
两人分道扬镳,一个回归自家大院深居简出,一个从此在日夜买醉中麻痹自己。
乌尔比诺医生的出现,就像现实里婚姻里即将呈现的完美答卷。他并非完美无瑕,也没让费尔明娜感到惊艳,但周围的一切都在撮合他们,因为那是理所当然。于是她选择了现世安稳,也顺利度过了一生的来日方长:崇高的社会地位,美满的家庭,儿女双全……你能想到的人间幸福,他们几乎占全了。
她幸福吗,幸福。没有什么比一家人相濡以沫更美好的事了。
然而,丈夫去世之后,当她再次见到佛罗伦蒂诺之后,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又在心中升起。她说: 二十岁的时候他们没能结婚,是因为他们太年轻了;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
也许在她心中,当初的那一回眸,费尔明娜就已经明白,无论是基于现实差距还是心里那股不明所以的矛盾纠结,她们都不可能在一起。如果当初能够更勇敢一些,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吧。
可是,世上没有如果。
与君初相识,莺莺燕燕,时光静好。
与君再相逢,物是人非,一切皆枉然。
03
男主——佛罗伦蒂诺·阿里萨,所谓一眼万年,便是我可以为了你,等待半个世纪。
电报员佛罗伦蒂诺第一次在费尔明娜的窗外见到她的时候,那种明亮而闪烁的眼神就已经注定了他后半身终将为爱折磨的命运。写情书,为她奏小提琴,挑战她父亲的明枪威胁,忍受长时间分离的等待……各路能使出的追爱方式他几乎都用遍了,最后还是落寞地被分手。
他在极致痛心的失恋中如迷途的羔羊,一路哀鸣,一路悲歌。最终陷入与众多女人的任性狂乱中,一边麻醉自己,一边寻找能够替代费尔明娜的救命稻草。他试图用新的爱情,来掩盖曾经的刻骨铭心,却未曾想,这条路,一走就是半个世纪。
说实话,从个人角度讲,我不认同佛罗伦蒂诺的行为方式,觉得他滥情、放浪形骸、假借爱的名义一次次背叛真爱的宣言。但直到他老态龙钟时依然以年轻时候的狂热姿态来追求费尔明娜的时候,又感动于他的执着和认真。
半个世纪以来,他有过太多情人,却没有一个家。不是没能力,只是不愿意。他开始积累财富,只为将来能够配得上费尔明娜;他的每一段旅程里,都有着费尔明娜的身影,或是想象她此刻在干什么,或是回忆当初的美好,或是憧憬终有一天两人在一起的时光。最令人动容的是,当他积累到一定的财富的时候,即便年迈体衰,只要瞅准机会,他依然会不顾一切对她展开狂热追求:他终于有能力,也有机会,和他在一起了。
他们俩在船上的那一幕,在我认为是全书最经典最完美又最动人的时刻,浩瀚无边的江河中,一艘永远不会靠岸的大船迎着夕阳缓缓前行,两个历经半个世纪的颠簸最终走到一起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走向未知,走向永恒。
这种永恒诉你:原来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
确认过眼神,你是我终于等来的一眼万年。
此刻,没有什么比人间值得几个字,更能概括这难以说尽的旷世之恋吧。
04
女主表姐——伊尔德布兰达,一生总要有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
不得不提到伊尔德布兰达,是因为关于她的篇幅虽然很少,却让我印象深刻。
与费尔明娜初相遇时,伊尔德布兰达也是活泼明媚的迷人少女,她抽烟,任性,不拘一格。爱上有妇之夫,不以为耻,反以为爱就要轰轰烈烈。
她善良可爱,愿意毫无保留地与好姐妹费尔明娜分享秘密,她像一束光,照亮了费尔明娜历经摧残和灰暗的情感地带。
后来,当年老的姐妹再次相遇时,书中对伊尔德布兰达的描写是:表姐身材发福,年老体衰,身边带着几个不听管教的儿女,孩子们的父亲并不是那个她仍旧无望地爱着的男人,而是一位靠丰厚的津贴生活的退役军人,当年,她在绝望之下嫁给了他,而他则疯狂地爱恋着她。尽管如此,在那被摧残的身躯里,她依旧是原来那个她。
由此可见,在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终究要在现实的打磨中,逐渐回归理所当然的平淡日常。
如今和平的日子里尚且如此,更别提当年被战火和疾病肆虐的时代了。
不过,当他们再次看见那张历经岁月沉淀的少女时代的照片的时候,想起当初兴高采烈的隆重打扮,想起那时新奇激动的心情,即便感慨万千,也是无悔青春吧。
时间不能够定格青春容颜,却能随时唤起心底的美好回忆。即便现实生活充满一地鸡毛,至少曾经为爱年少轻狂过。
对有些人来说,人生能有一次为爱奋顾不身,就已足够。
——————————————————————————————————
文 | 梦游三水
图丨选自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