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 此心安处是吾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苏轼


那一年,北宋政坛风雨飘摇、两派党争强势峙。他坚持己见,不愿参与朋党之争,选择远离朝廷在地方任职,造福黎民百姓。却不想遭谄媚小人陷害,最终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

那一年,他仕途失意,在一波又一波难以平息的谗言佞语中被贬谪黄州,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

那一年,是苏东坡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

初到黄州,他举目无亲,居无定所,食无定餐,幸得当地太守的礼遇,才有了一个小驿亭得以落脚。也许,在过路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所破旧的茅草屋,不堪为奇,但苏东坡不同,他是享誉天下的文坛泰斗,在他眼里,天地万物都各有其主,不再是普通的一草一木,他可以在简单的自然环境里让生活绵延成一首诗。山川江河在他的诗词里可以尽情地跃动,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无穷,感叹人生的须臾无常。

黄州的生活大半是闲暇的时光,他在此尽情的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展放自己的天性,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农人生活,并且结交了一批三教九流的朋友。就这样,黄州的生活让苏东坡有了归宿感,也许他偶尔也会想起官场上的营营是非,可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不再为政见不合而烦忧,不再为仕途失意而愁苦,他尽情享受此刻,寄身于天地之间,更多的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期许吧!

而在这样一幅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画卷中,苏东坡并没有让光阴悄然的流逝。一首首诗词在他的脑海里横空出世,永远被定格在历史的丰碑上。他在明月皎皎的深夜,在与朋友高谈论阔之间,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赤壁赋》。黄州清苦的生活环境让他不仅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以及难以实现的政治抱负,才有了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诞生。他享受大雨的酣畅淋漓,即便是竹杖芒鞋也无所畏惧,只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洒脱。

命运好像总喜欢和苏东坡开玩笑,将他迅速推向人生的巅峰又滑落谷底。一朝天子一朝臣,宋神宗驾崩后,年幼的儿子赵煦登基,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她重权在握,下令重新任用曾被贬官或辞官隐退的旧党重臣,这群旧人中当然免不了苏东坡。再次回到朝廷,凭借自身的才华和能力,加上太后的器重,苏东坡的官职是一升再升,不到一年的时间,从被贬谪没有实权的官员已经权倾朝野,距宰相仅一步之遥。

官场上的党派斗争也许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且永远不能平息。苏东坡心系天下苍生,始终以人为本,可是朝廷其他官员不这么想,于是执政理念又有了分歧,但他从不为自己的管帽而向权贵低头。几经波折,苏东坡又重蹈覆辙,这一次,是将他流放在了遥远的岭南。

年近花甲的苏东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宋朝被称为“瘴疠之地”的小镇,他的心态还能如同当年在黄州时一样洒脱吗?好吧,也许别人没有,可是苏东坡有。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他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完美的阐释了什么是乐观坚强。惠州的生活条件不太好,可是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硕果累累,加上当地民风淳朴,实在是合苏东坡的口味,他那颗炽热的心重新被点燃了。他在惠州帮助当地农人解决湖水涉田的问题,又和朋友一起修建堤坝和桥梁,深得当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将心里无法言说的苦楚化成了生活中甘甜的果汁,想着在这里安享天命也知足了。

可是,好景不长,苏东坡在惠州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传到了朝廷,加上一些谗言进谏,皇帝再一次下发旨令,将他流放在了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儋州。

此时的苏东坡已经不再对仕途抱有任何幻想了,他坦然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还有比自己更糟糕的人生吗?还有比这更坎坷的境遇吗?没有了吧,所以他说自己垂老投荒,已无生还之望。

 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琼崖海岛,苏东坡被当地官员安排在一个官舍里居住。这里的气候对于年迈多病的苏东坡来说,可真是雪上加霜。夏天炎热潮湿,冬天阴霾迷蒙,很多东西都很容易发霉,身体上更是饱受疾病的折磨。在这样极度艰难中,还被朝廷派来视察的官员下令逐出官舍,不得已在城南的一片椰子林旁搭建陋室居住。渐渐熟悉了周围的生活环境后,那又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总想着为百姓做点实事。他为治疗疾病而去乡野采摘研究草药,推广发展农业,为当地农民普及农业知识,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并创办了“东坡书院”,使当地孤陋寡闻的黎人受到了良好的知识熏陶。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海南岛的风土人情牵制住了苏东坡的好奇心,他在这里的所见所闻都让精神世界得以充实,有幸在垂暮之年又经历了生命中的不寻常,即便是老死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也无怨无悔。今天的海南,我们还可以看到东坡村、东坡帽、东坡桥……足迹遍及之处是更深刻的纪念,而精神文明的传递从远处到更远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有人说苏东坡一生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在杭州做官的时候,他整治西湖,疏浚水利,繁荣城市,造福百姓。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今天横卧在西湖上的“苏堤春晓”,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今天闻名天下的西子湖畔。但我觉得在他漫长的宦海生涯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可复制的感悟和各自不同的快乐,即便是跌落人生的谷底,他都可以因为得到一块廉价的猪肉而喜不自禁,因为路过一片普通的竹林而忘乎所以。

苏东坡用这样浪漫纯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着生命中的人和事,用自己最大的热情与真诚影响着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的地方,使他所历经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贴上了自己的标签,延续着一段又一段的佳话。

从才高八斗的大文豪到道尽涂穷的阶下囚,他忿恨命运的不公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如果说苦难是生命里的必修课,也许大多数人都希望这样的课程少一点,再少一点,因为喜忧参半的时候,总想着喜大于忧。而苏东坡评价自己的一生,却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一次次陷入人生泥淖的时候,那不是苦难和煎熬,那是他心路的成长蜕变,那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小时候,我们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解其中深意,长大后却懂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怅然悲凉。同样一轮明月,在苏东坡的心里却有着无法诉说的感触,只能寄情于诗句,在历史的长河中滚滚翻动。他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凝聚成了一束光,纵贯史诗,照耀古今,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尺书卷和一点笔墨,而是永恒的精神力量。

人生的风雨和晴天都一样,本应就无所畏惧,只管去经历。拥有一颗赤诚之心和一种坦然处世的姿态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90后大潮中的一朵浪花,生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北。喜欢阅读写作,喜欢墨香书法,喜欢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生活的乐趣。有缘的人会遇见,懂的人会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东坡 | 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