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重大考试来临,图书馆就跟下饺子一样,想找个落脚的地儿都难啊。每每备战期末考,我也同其他的小伙伴一样早早地出发,然后和一片人一起候在馆外等大爷开门。门一开,总有身姿矫健的几个人猛地离弦飞进去,预约、刷座、占位,争先恐后,你推我搡,蔚为壮观,每一次看到我心里都是大写的“服”啊。我最烦人多,也不欢喜争啊抢的,所以每每这个时候,我就提着我军训时的小马扎一起,随便坐哪都行。一般情况下,我都会选择去五楼的走廊,我的老乡长期驻扎在那儿。我这个人内心总是很躁动,即使是期末备考也依然不安分,但和她一块儿学习总让我特别安心,大概是因为她非常单纯非常认真非常可爱吧。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学院文化。我不清楚其他学校是否有这种“带马扎学习”的“操作”,但在我们学校这太寻常不过了。大一专业分流后,分到另一个学院,学的东西其实大同小异,不过有所侧重罢了,但并没有改变“文科”属性,所以每每期末,都是对记忆力与意志力的大考验。
快三年了,每个学期期末我和小伙伴都是这么度过的。在走廊上来回走动,拿着书本和资料,反复读背,念到“有口无心”,“口吐白沫”,更有甚者开始“怀疑人生”,我们开玩笑时称我们自己为“走廊学派”。
冬至后,开始数九,知道春天又离我们不远了。进入大三后,离实习、写毕业论文、毕业都越来越近,有时候想想总是既不舍又恐惧,有时候又会很鄙视那个“不想长大,不想毕业”的自己。
上个学期,去听了一个考研讲座,当主讲人问到底下坐着的都是一几考研的时,18考研的学姐学长看到一群19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在老师说完“19的举手”后纷纷举手时不禁转过脑袋,我也是其中一名学妹啊,那一瞬间,内心还有点自己还很年轻的沾沾自喜呢。
而这个学期,宿舍里的大二学妹都成了学姐,我们几个大三的则沦为了“老学姐”,加上学院人又少,大家基本都面熟,于是上下楼总能碰到学妹唤我“学姐”,每一声都似在提醒我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这这让我有一点点难过。
昨天X问我:“这两天考研,你知道吧?”我没好气地回答,“我当然知道啦!”诚实地说,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是真的不知道,而这个学期初始,我就知道了。
或许成长就是这么自然而然,仿佛水到渠成,旁人的叮咛提醒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现实,却并不能改变我们成长的步骤与步伐。我们个体本身的变化也是细微的,它发生在不经意间更不容易被我们自身所察觉,这一切就像任督二脉被打通般神奇,像花骨朵突然爆开般惹人欢喜,像闷热中一场暴雨的冲刷让整个人身心畅快
所以,当我开始有所用心,我能关注到的东西也就慢慢增多了。
这个学期每天坚持背单词,和XY互相监督打卡。每天惯性使然地游荡在图书馆的走廊上,每天都可以碰到几个熟悉的面孔。
有几天早上,一个姑娘一直在练习普通话,刻意去达到“字正腔圆”,咬字很用力,声调有时候上不去,有时候又下不来,听着些许别扭。大学里,很多人背英文、背诗,却很少见到有人拿着一本“普通话测试用书”在练习,所以我格外注意她,看了一眼她深邃的眼窝猜测她应该是新疆人。
周五晚上本不打算去图书馆,可心里又实在挂念一个人,很想看看她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是什么状态,更想和她说一声“加油”。一开始注意到她,是因为她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脸庞和我们班的一个韩国留学生有几分神似,她体态丰腴,衣服肥大宽松,可搭配却不少,走起路来是那么随意,外套的一边和帽子更是耷拉着,好像很难攀附在她的肩膀和背脊上。可能她背起书来太专注了,我却忍不住猜想她性格很豪爽,偶尔也见她和另一个学姐闲聊几句,哈哈大笑,好似旁若无人。有一次路过她身旁,见她手里拿着的正是一本《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心里更觉得和她很有缘分,这算同门师姐么?原来我是个内心活动超多的“戏精”……我去了却并没有看见她,或许在宿舍放松呢吧。周六晚上,又去了,还是不见她。来回走动时,却见爱心书屋的长桌前,一个女生正跪在自己浅绿色的棉服上,手和肘撑在桌面上,这还真是头一次见,考研党,真是无所畏惧啊!
“走廊学派”是我们图书馆最强大的团体,上至大四考研党,下至大一备战英语四六级的学弟学妹,各个学院,均大有人在。这个称谓吧,虽为心里不爽、吐槽时所用,却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乐在其中的时刻,背书背得好也是有成就感的好不啦,另外,看别人背书,更有一番趣味。我记得,每次期末我都会见一个很瘦弱的男生,背起书来,嘴巴像开了“倍速”一样,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背什么。上个学期期末,一个男生闯入了我老乡的驻扎地,这个男生非常不讨人喜欢,不问更没经过允许就乱坐别人的马扎,别人来了也不主动起来,坐那儿还不好好学,叽里呱啦地光知道和周围的女生唠嗑,真让人无语。不过,这样的人还是挺少的。大多数男男女女,有的坐马扎,有的坐坐垫,有的直接坐地上,还有的坐楼梯的台阶上,反正,谁也不认识谁,全然无所顾忌。最好玩的是,QQ里有个类似公众号的校园表白墙,每日负责发布表白信啦、情感问题求助啦、爱情宣言啦等,每日撒狗粮,坚持不懈,一到期末吧,总会出现这样的内容“今天在哪哪哪看见一个啥啥样的小哥哥/小姐姐,她/他认真学习的样子多么迷人啊,有哪位亲故认识吗?求介绍,笔芯”。果然,爱情这玩意儿,无论何时何地,都长盛不衰啊。
你看,“走廊学派”其实并不孤单啊,有书可背,有人可看,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来一场艳遇,美哉美哉。在我看来,这种无交流的各自活动,反而是一种更深刻更默契的陪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觉悟有时候也可以发挥作用嘛!
作为“走廊学派”的一员,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模式、生活模式,初中上个厕所需要呼朋引伴,高中吃个饭热爱三五成群,大学里我更适应“独立行事”,虽然我也常常对未知的风险感到害怕,但其实心里早就在默默地做好准备迎接每一个明天的到来。
乔布斯曾在其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谈到,在他十七岁的时候,读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去生活,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对他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在想,真正这样去做,生命可能就充满了许多冒险的抉择吧,如果今天就是最后一天,那么当下我所有的愿望都该被满足吗?所以,我更想从另一个方面来理解,如果今天就是最后一天,那么我会加倍珍惜我拥有的今天,我会更看淡那些看不惯的事情,我会更加与人为善,我会更关心和爱护珍惜我的亲人朋友,我也会更珍视我华丽的梦想。
时光蹭蹭过,近来,我开始注重养生啦,因为怕我自己不能很快地完成我毕生梦想,所以要活久一点才可以,哈哈。不要叫俺“中年少女”,俺不承认的。二十岁,闪闪发光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咧。
余生还很长,能做“走廊学派”的时间却很短很短了,珍惜,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