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现代文学馆来调研,才注意到原来《应物兄》的作者李洱先生是副馆长,彼时我正疯狂的读着《应物兄》,被这本类似《围城》却比《围城》更接地气更关注现实问题的关于知识分子生态的长篇巨著所吸引。一下子对即将到来的调研人员也多了几分亲切,虽然没有亲自见到这些来自北京的老师,但听同事说他们每个人都很专业敬业对工作充满感情,一如《应物兄》给我治学严谨、知识渊博的感觉一样,爱屋及乌,想象着李洱先生所在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也一定是一个文学氛围浓郁的地方,也才会留得住一位如此思想深刻、儒学渊源旁征博引,构思巧妙的创作者,花费13年写就一部儒学生态又不限于儒学领域一经问世便引发剧烈关注评论热烈的现象级小说——《应物兄》,毫无争议的拿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当时在图书室借《应物兄》时已经转了两三位同事的手,反馈说是没看懂,言外之意有点名不副实的意思。所以我开始翻看时特别忐忑,生怕太过晦涩难懂。但看了几页后就发觉《应物兄》魅力无穷,围绕“济州大学”筹建儒学研究院,要引进海外儒学大师程济世,主人公应物兄作为筹建人员,周旋于学校、政府、校长、教授、泰斗、学生、商人、和尚、风水师之间的故事。书中充满批判主义的视角去书写人物和故事,应物兄是一位儒学教授,致力于将儒学发扬光大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知行合一,倾注全部热情筹建儒学研究院,经历妥协与挣扎、困扰与绝望,注定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
《应物兄》之所以会让人读来艰涩,是因为文中以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关于经史子集的文学探讨,文中大量考古论学,研究孔子一句有朋自远方来都是一长串的史学儒学考究,研究一条宠物狗也是追根溯源,文体风格透着一丝幽默却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可见作者文化涵养之深厚,文字功底之扎实。书中多讨论一些哲学逻辑学儒学等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高雅遥远的人事物,如一个大夫就能牵引出医院大夫与春秋战国大夫的建议,引经据典手到擒来,书中每个人物都是如此,让你觉得他们离你很远又因为自己太无知而没能掌握日常交流的常识而已。书中对文化的思考自然又深邃。读着会让你觉得知识量很大又很有趣。如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自小人人皆知,但历史学教授就问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孩子叫什么,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经过一番研究还真就给出了答案叫尚光,而教授又开始提出疑问这是本名还是被救下后改的。这个逻辑让人捧腹却正确的很有意思。
《应物兄》文风偏古韵,喜欢就细节小事引经据典非要论出个子丑寅卯,就肉丸子而言,书里论道:北京的四喜丸子别人都说好,我却吃不出个好来。名字我就不喜欢。何为四喜?不过是沾沾自喜,儒家儒学家,何时何地都不能沾沾自喜。何为沾沾自喜,见贤不思齐,见不贤则讥之是谓沾沾自喜。五十步笑百步是谓沾沾自喜。还是仁德丸子好。名字好,味道也好。你看,不过是个丸子,两口一个的美食,被他说的如此上纲上线,真是哭笑不得,但却读来很有意思。于吃喝上处处都是学问和讲究,如寺庙中一众大人物吃素餐的一幕,鸡鸭鱼做的色香味俱全却无一丝荤腥,极为豪华讲究,出家人虽吃素却追求的是荤味又不能直白叫出来,非要取个文雅的名字叫慈膳。一颗豌豆也有其品种做法的微妙,文人吃食重在源头,不知其所以然的食物不好意思动筷下嘴。
《应物兄》有很多带有讽刺意味的人生思考。若有两种人,一种言之无物朴实善良,一种博闻强识低级趣味,你会喜欢认识哪一种?可能很多人会选择前一种人,与善良为伍总不会错的,但我觉得两者都让人纠结,前者坐在一起吃饭言之无物,吃的毫无收获,后者却吃的让人恶心反胃坐立不安,若从程度上来讲只能勉强更愿意与前者为伴。应物兄就讲了很多文人的丑陋与喧哗,一个人可以滔滔不绝的谈孔子谈儒家谈历史,却不知道陈寅恪老先生的名字如何写,是否还在人间,一个人可以义正言辞的大谈礼义廉耻信,却又乱搞男女关系无所顾忌。当一些人,一些地位高影响大的人装腔作势带着高雅的帽子行苟且之事时,我总在想,他们内心是有多么空虚寂寞?才会想要这些身外之物填补慰藉?
《应物兄》里说到东方与西方价值观的不同,说中国人处理的变量,西方是定量,我们在变化中文化和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我们还是二千年前传承下来的中国人吗?中国文化还是吗?作者是这样解读的:知者动,仁者静。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人,不是春秋时期的中国人,也不是儒家意义上的传统中国人。传统一直在变化,每个变化都是一次断裂,都是一次暂时的终结。传统的变化、断裂,如同诗歌的换韵。任何一首长诗,都需要不断换韵,两句一换,四句一换,六句一换。换韵就是暂时断裂,然后重新开始。换韵之后,它还会再次转成原韵,回到它的连续性,然后再次换韵,并最终形成历史的韵律。正是因为不停的换韵,换韵,换韵,诗歌才有了错落有致的风韵。每个中国人,都处于这种断裂和连续的历史韵律之中。所以变才是通,通则变,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每天的新变化,去适应去调整,今天的你与昨天的你相比较是不同的,也应该是不同的。
《应物兄》带来许多知识分子在研究治学方面直面现实问题的思考,文中为了海外儒学大师程济世思乡旧宅之情,一群政要文化名人奔走呼号寻找旧址重建程家大宅,旧宅早已面目全非考据困难,但一大群专家聚首成立专项工作组作为一项重要研究项目去考证去寻根究底,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终于确定了地点,政府企业处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全部介入拆迁改造工程。因为程大师怀念故乡已经不复存在的蛐蛐济哥的叫声,生物学家华学明废寝忘食的去寻找,去研究复活一只蛐蛐,若是为了迎接一位国学大师回国,重建旧宅需要如此耗费资源劳民伤财吗?重现国学大师小时候的回忆耗费心力的重生一只蛐蛐?这样的治学之道是否早已偏离了轨道。
《应物兄》喜欢打破条条框框看本质,文中对佛家人有很多的描述,循规蹈矩吃斋念佛的出家人不一定心无杂念普度众生,而吃酒喝肉的和尚却不一定弃了佛家修行。书中说起一个庙里的和尚六根不净贪恋女色,看上了一个尼姑搞出事来被庙开除僧籍被迫还俗,与尼姑住在烟火人间但依然保持吃斋念佛的习惯。有一年发生瘟疫,世道艰难饿殍遍野,僧人必将周边的尸体安葬超度做尽善事。后街坊居民感念为他所住之处修了个庙宇起名为寺,渐渐香火旺盛,而曾经赶他出来的庙因为瘟疫期间闭门不出明哲保身,香火日渐式微。一个看不破色戒的和尚反而成了修身养性的高德大僧,可见世间之事形式有时候真的没那么重要,心之所向才是根本。
看《应物兄》是一种自虐的享受,书中写的都是一群顶尖的高知,有儒学大家,有历史学家,有考古学泰斗,有哲学大圣,一群人研究人生意义研究经史子集随口便能子丑寅卯滔滔不绝看的无知小儿云里雾里不知所谓。而书中主角应物兄的底色是悲凉的,他活的忧郁压抑,有话不能直说,有事需藏心底,有苦只能自己咽进肚子消化掉。单纯希望国学大师回国为国内的儒学做贡献,但大师希望他帮助恢复旧宅、寻找蛐蛐济哥;希望能够摆脱充满痛苦的婚姻,却因为尊敬的老师即岳父一直忍受;希望儒学研究院能够引进专心致学的人才,却不得不接受校长、捐建者、岳父要求安排进来的闲杂人等。他一心治学著书,一心想要将儒学发扬光大,全身心的筹建儒学研究院,但他看到的是打着兴文化的幌子大兴土木面子工程,文化名流蝇营狗苟、权色交易无所不在,失望、痛苦、荒谬、滑稽,跳动在纸面上。忍不住嗟叹即使饱读诗书满口仁义礼智信的高知文化圈里也绕不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又眼睁睁看着多少富华终成空,到头来忙碌的人儿都扑了一场空。
《应物兄》像是在告诉我们:真正认真生活的人已经或正在逝去,如满腹经纶却从不著书的文德能、向往世外桃源陶渊明式的芸娘、无欲无求鞠躬尽瘁的双林院士,而活着的人还在奔波挣扎,如应物兄。在回忆友人文德能时感慨:死去的人都是认真的,而活着的人已各奔东西。人的记忆能维持多久,感情又能维系多长。瞬间的念头需要多么强的意念才能坚持?时光奔流不息,我们活着总要往前走,往前看看到的是瞬息万变,遗忘过去遗忘逝去的念头变成了不可抗。我们没有理由苛责活着的人为了生存不再关注逝去的人事物,这才是正常的人间世事。也正因为此,那些记住过去记住承诺的人才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们是否有过未能坚持的诺言,又是否在坚持着曾经的信念,又是否随着岁月无情而妥协放弃?
读完《应物兄》心情很沉重,感觉作者在用批判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不该执着,不该如此选择。应物兄其实很冷血,尤其在揭露人性丑态方面不留余地。就像儒学大师程济世,孔子般的儒学泰斗,家学渊源,家风优良,却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儿子吸毒,乱搞男女关系,生下畸形孙儿的晚年。官方和学校为了政绩大张旗鼓筹建研究院,为了噱头引进海外大师,为了满足大师的夙愿大兴土木旧城改造还原旧宅旧址,结果地址搞错了;生物学家为了大师记忆里蛐蛐济哥的叫声,倾注全部心血复活未经严谨论证就断定灭绝的生物,当济哥复活自认为获得举世无双的成就时却在野生济哥面前彻底疯魔了;应物兄为了儒学院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事儿,忍受着无爱的婚姻,接受着不喜欢的人事任命,尝遍人生之苦。还有那些围绕儒学研究院鼓吹风水的钻营分子,靠一张外国脸坑蒙拐骗的中国通,官商勾结追名逐利大搞政绩工程的官员与商人,身在佛门心系俗物八面玲珑的佛家弟子,谁人春风得意得偿所愿了呢,终究不过是一场空。
也许应物兄弥留之际在呢喃:做学问要纯粹一些,做人不可违背本心,做事不可执着。学问学问,要边学边问,不学则罔,不问则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