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阅读
1.有选择的阅读:选择一本书中感兴趣的章节优先阅读,对一本书中技术性较弱或者信息密度较低的部分快速略读(大部分书有很多废话)。
2.阅读的时候切分内容:问题是什么?方案是什么?例子是什么? 如果说要解释一种现象的,那么现象是什么?解释是什么?支撑这个解释的理由是什么?例子是什么?有的书冗余例子太多,如果印象深刻的话可以跳过去不看。
二、提升记忆力
加深理解,知其所以然
我们要的不是金蛋,而是下金蛋的鸡。单纯翻书只是记忆,涉及到推理才能深入理解,推理的过程就是思维时间。
how:
1.学习一个东西之前,要积累充分的疑惑感。疑惑越大,思考越多,看到解答后印象越深刻。
2.亲自推导。知道了算法是怎么被一步步推到出来的,我们就一下拥有的大量记忆提取线索,对算法发生过程中任何一个关键步骤的回忆都能使我们动手推导出剩余内容。
3.多思考:为什么这种解法是对的,那种解法是错的,不是最优的,证明为什么没有更优的解法。
4.学习的时候不要带着痛苦的情绪,不然会很容易遗忘。我们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避免错误重犯,也要尽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情绪。
丰富记忆提取线索
你拥有的知识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自动从脑海跳出来or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
记忆机制:记忆的时候很多线索(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语言环境、空间位置、味道、声音)会一并编码进入记忆(例如回忆很多跟气味连接在一起),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how:
1.要在重要的事前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精细编码能够提供提取线索。任何一个线索被出发都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记忆来。
2.知识中应包含精细的概念和逻辑,一般的解题规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问题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
总结记录,写博客
记录自己的思考,以及好的案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能够极大的加深印象和理解。
1.为什么建议写博客:
1) 用博客的形式记录有价值的思考。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增强话语的复用性),博客无地域限制。
2)如果能长期坚持,不管频率和效率多低,最终总能取得一些客观的收益。如果真的做到了书写价值博客,那么绝对不用担心你的观点得不到传播,也许开始会耗时长一点。
3)能够将坚持也会变成习惯,原本需要费力驱动的事情变成了家常便饭,云淡风轻。
4)“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把自己不知道的都挖出来,知道来龙去脉,深入反思,触及问题实质,一些平时难以注意的深层面的差异性会逐渐浮现,你也多了一次审视自己思维的机会。
5)创造流体验。很多人容易觉得迷失,是因为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情,俗话说是没有主心骨,用心理学的话说是没有能创造流体验的事情。理性书写的时候,大脑会逐渐进入推理分析模块,一切不愉快的情绪和烦躁感会逐渐消失下去。不过你得开始,并坚持度过一开始的困难期。
6)写自己独立的思考,本身就是极大的激励。
7)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
2.怎么做到长期写一个价值博客:
1)持续学习和思考,只写你真正思考和总结后的产物。
2)不用急于求成,在一个主题上深入下去思考,总能挖到别人挖不到的角落。停留时间越长越透彻,比别人看到的越多。
3)按照主题组织笔记,并加上几个自己熟悉的关键字,比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主旨。这样理解也更深刻,容易触发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问线索。
4)整理笔记并进行良好的分类。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系统的串起来。丰富知识之间的关联,平添无数提取线索。
3.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应对
不用担心幼稚或者有漏洞,正是因为但个人的想法总是有漏洞,才值得拿出来交流。
问题的困难程度不在于想通了之后还觉得有多难,而在于从觉得难到觉得简单需要耗费多少思维体力。你面临的问题总会有人面临过,你独立思考了,别人没有,你的文章对他们就有价值。
常反问,多回顾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思考的越多,心理年龄越大。
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几个问题:
1.觉得自己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条件反射的问自己:真的理解了吗?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目前的理解是什么,对理解满意吗,这样的理解有什么建设性呢?
2.到现在为止有什么收获(提醒自己总结和整理)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将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够讲出来是判断时间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4.设想需要将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挖掘知识背后的最本质,最简单的解释,激发进一步思考,也促使自己能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5.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启发。
案例: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分析到底什么让你如此焦虑,不知不觉大脑的工作重心就由情绪模块转到推理模块了。而不会从焦虑中无所适从。用别的东西充满记忆,其他的神经活动自然会受到抑制。
三、提升知识转移应用能力:知识抽象,举一反三
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我们永远也无法学习到未来的知识。防止被已有知识束缚,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需要触类旁通。
how:
1.剔除不相关细节,例如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比,遇到决策问题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到。
2.重视本质知识,抓住不变量,了解重要思想,而不是很细的技术细节。例如“砖头”有多少用途,可以系统性求解,对砖头各个属性进行抽象,例如砖头是长方形的(长方形有什么用途,长方形的还有什么东西,它们都有什么用途)、有棱角的、坚硬的、有一定重量的。除了抽象,还有“修改”,在各个维度上面对砖头的属性进行调整,比如固体可以调整为粉末。
Tips:学习一个小领域的时候,时时把“最终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Survey”放在大脑中提醒自己,能够有助于有意无意的整理知识结构,本质和重点,这样对知识理解更深刻,更容易被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