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天读书计划DAY31 养成读书体质,形成阅读主场

——【日】原尻淳一:《高效能阅读》

# 师老韩在路上#  Today is my favorite yad

日本学者原尻淳一的这本书是个阅读技巧大全。内容由浅入深,前三章针对没有形成读书习惯的人,提供了很多简便操作,教大家养成“读书体质”。如根据“读者权利十条”,克服“必须通读症”;从“听现场”开始爱上读书;搬到大学或图书馆附近居住,或者在家里布置一个读书的环境,养成读书习惯等等。

原尻淳一强调,一定要形成读书的主场。要把读书分为三类,包括现有专业领域的书、可能开拓的参考文献、非专业的书籍,三者配比应该是70%、20%、10%。

原尻淳一认为,读书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是为了创造独属于自己的原创内容的书,“为写而读”“为产出而投入”,探讨这些读书方法,终极目的都要归结于“自己写书”。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这其实是在告诉人们,读书有着开启智慧指引人生的作用。但现代很多人还是不喜欢阅读,也不习惯阅读。即使能耐着性子读下去,却发现读完之后,脑袋里还一片空白,干净得像一张纯洁无瑕的A4纸。所以经常有人在网上抱怨,不是自己不想读,而是真心读不进去,即使强迫自己读进去了,也什么也记不住。类似的问题曾经也困扰着我。但是当看完原尻淳一的这本《高效能阅读》后,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原来读书也是一门技能。既然是一门技能,那就可以训练,就有章法可循。不想读书不要紧,可以慢慢培养兴趣;读了感觉一无所获也没关系,掌握技巧之后就可以帮我们将书本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关键是要去做这件事。《高效能阅读》中,就为我们落实读书这件事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

这本书的作者原尻淳一,1972年出生于日本琦玉县,毕业之后开始从事广告行业,后来又在唱片公司工作,负责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企划。随后又加入了Bloom Concept,专门为大型制造商负责新品开发、营销等咨询服务,而且还身兼企业培训讲师。这本书是他翻遍了市面上百余册关于读书技巧的书籍之后,再根据自己多年读书的实战经验整理而来,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正如题目所言,这本书主要介绍如何进行高效能的阅读。不论是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读不下去,还是读书没有方向,抑或是读完一无所获的人而言,都很有帮助。但此书主要侧重于物理层面的读书技巧,门槛低,每个人都能尝试。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多达89个阅读技巧,经过归纳整理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高效阅读。


一、打破常规,建立以行动为中心的阅读

首先我们要明白,读书是一种学习,但这种学习并非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教导、有作业训练,而更像是一种植根于生活中的“学习”。这种学习,必定是以行动为中心,并服务于生活。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读书这件事,我们需要建立这两点思想上的认知。

1、突破观念束缚,放宽自己的要求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法国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的“读者权利十条”,并引申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不善读书的人,往往会被必须从头读到尾的强迫观念所束缚。”这是在我们传统教育中没有接触过的观念,至少我是没有接触过。乍一听颇为震惊,但仔细一想,确实说得在理。因为像那种从头到尾都激发我们浓厚兴趣的书实在太少,更为常见的,是一本书中只有部分内容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但我们总是或多或少会带点强迫症,驱使着我们要把这本书看完,否则就好像对不起作者。结果往往就是越读越痛苦,丝毫不觉得读书有何乐趣可言,反而越发抗拒读书这件事。相信这是我们大多数不善阅读的人的写照。


但事实上,读者对一本书完全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权力,但是我们一直未能意识到。既然读不下去,就只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又有何不可?若本身就感兴趣,却偏偏强求,那只会迫使自己离书本越来越远。所以作者就提出:“不能把缺少内在动机的读书强加于人”,而是要“以自己的好奇心为原点,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2、大胆行动起来,多多尝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有了兴趣,那下一步就是行动了。作者在书中说道:“有了兴趣才会行动,有了行动才会学习”。这里的“学习”便是直指“读书”这件事。我们需要大胆行动起来,把读书的内在动机增强并维持下去,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

作者提出了很多方法和技巧。从激发内在动机上讲,有比如说读薄书,降低阅读门槛;比如参加读者见面会,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实地考察,增加对其作品的兴趣。还有高阶一点的则是通过五感的切换来进入专注状态,以提升阅读的效率和成就感。

另外还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来影响读书的兴趣和效率。比如说去咖啡店、书店、图书馆读书;打造家庭图书馆、书房;创建线上读书群,开展线下活动。通过营造一种安静静谧的读书氛围,来驱使自己静下心来看书。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二、学会读书技巧,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解决读书动机这一问题后,作者把眼光落在了读书技巧上。毕竟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其中无效信息又太多,如何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来帮助自己的成长,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

作者提出了两种读书技巧,一种是速读,一种是类比读书。

1、学会速读,快速获取知识能力

速读的主体主要是以工具书为主。在作者看来,速读的关键完全在于“关键词的发掘”和“假说验证型读书”。“关键词的发掘”分为两步。首先,我们需要从目录中,找出需要阅读的章节。其次,从这些章节中找出与关键词相关的内容,并做好标记,仔细阅读。“假说验证型读书”则是类似于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一遍遍验证作者的想法是否跟自己一致。然后分析比较,写下自己的思考笔记。


通过速读,我们能快速获取信息。对于黑字体的商业书籍,掌握速读后,一个小时内就能读完。同时在速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勤做笔记,把书本定位成“文本化的笔记”。这样以后需要写与此书相关的内容时,都可以从这些笔记中寻找灵感。


2、学会类比读书,建立思考主场


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条路可当做目标,一条是成为专才,一条是成为通才。要成为专才,那肯定要阅读专业垂直的书籍,获取专业知识,我们称之为“垂直型阅读”。要成为通才,则肯定是要博览群书,跨专业阅读了。这个我们称之为“水平型阅读”。这点都是大众所认可的。但我们究竟走哪条路呢?作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为商务人士,首要目标还是要成为“专才”,因为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想要从员工身上购买的也正是独一无二的“专业技能”,所以我们在读书时,把7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垂直型阅读上,才是明智之举。剩下的20%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而最后10%则是接触未知的领域。通过垂直型阅读,我们能形成自己的思考主场,再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平型阅读扩展知识面,这样就能逐渐建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学会取舍和积蓄,建立以输出为目的的数据库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读书要以产出为目的。所以阅读时,我们要假设称自己是位讲述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琢磨和理解书本中的信息。所以为了更好地输出,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方法去选择和存储信息,去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


1、如何解剖信息?


在这里,作者引入一组非常通俗易懂的概念。作者将解剖的信息分成“菜谱信息”、“食材信息”、“装盘信息”三种。“菜谱信息”指的是企划书种类,如市场报告、宣传策略等;“食材信息”相当于现场确认的一手信息,有新鲜度要求;“装盘信息”则是指设计,如杂志上的照片、图片,便是设计素材。

基于这三种信息类别,作者提出了多种解剖信息的技巧。如标记术,怎么喜欢怎么来,但一定要快速且准确;用剪刀解剖杂志,分类整理;找适合自己的文体;对业界关键人物进行定点观测;读书预设目标;对过去资料进行版本升级等等多种手段。但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当日事,当日毕。

2、如何存储信息,建立数据库?

作者在书中再次重申,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著书立说。所以数据库的建立一定要方便于最后的产出,同时也要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在书中作者提到了20世纪70年代用卡片存储信息的方式,即用卡片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组,最后根据主题,将信息分拣排列,用订书机装订好,形成商业文档的框架。但时至今日,这种繁琐工程量浩大的方式显然不适合普通大众。


所以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种建立数据库的技巧。一种是引入外部的观点或视野,深入观察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中获取鲜为人知的新鲜事物。类似于头脑风暴,在思维的碰撞之中,捕获到更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另一种则是建立云端数据库。将所有资料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保存在云端,以便随取随用。这种云端存储的方式,显然更适合当今的时代。

总的来说,原尻淳一《高效能阅读》打破了我们很多认知盲区,引导我们建议以行动为中心的读书。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再通过行动验证这些知识,这样就能获取各种反馈。这些反馈一方面能让我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出个人化的改造,使其更适合自己;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加强我们读书的动力,形成读书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读书技巧也有详细介绍,教授了速读和类比阅读两种读书方法,能极大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同时还指导我们如何解剖和存储信息,构建适合自己产出的数据库。作者的这一整套关于高效读书的方法论,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虽然不见得全部技巧都用得上,但是能用好部分就已是受益匪浅!

行胜于言,做是最好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天读书计划DAY31 养成读书体质,形成阅读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