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失灵导致女车主的维权,使得上海车展的聚光灯都打在了特斯拉身上。
一瞬间,好像特斯拉成了哥斯拉,就差金刚了。
我所在的城市也有个特点,前两年房地产火爆时候,就是买房肯定会维权,无论房子质量好坏。
这似乎由一种仪式演变成了一种传统。
敲锣打鼓似的,好像在为房地产的火爆加油一样。
自打这女车主往车顶一站,敏锐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春天怕是就要来了。
现在的特斯拉,越发进化的像个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什么打法呢?快啊,敏捷开发,资本收割,最后啥都不要,就要用户数据。然后流量思维,各种变现,一地鸡毛的情况太常见了。
首先是快。
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很好的践行了钢铁直男的快风格,超级工厂从奠基到预备生产,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没有谁比马斯克更懂得效率的价值,要不然也不会在首车交付时兴奋的跳起舞来。
其次是迭代思维。
特斯拉的产能是跟得上,首批国产model3,售价从35.38万元一口气降至29万起,以销量换取市场占有率,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这种打法,滴滴美团都很熟悉,就连社区团购都得直呼内行。
再然后,各个行驶的汽车变成了信息采集的终端,将用户数据源源不断的传递至服务器。
你可别只以为特斯拉只是被动采集一些行驶数据,车上装的那么多摄像头真的就是用来看的,这么多的数据能有多少价值你可能感受不明显,这么说吧,此前,有消息称将禁止特斯拉汽车在特定设施内使用,原因是这种电动汽车上安装了众多摄像头,可以采集特定信息。
甚至,在202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发表声明称,特斯拉汽车在中国没有被用于间谍活动。“我们有强烈的动机对任何信息保密。”
虽然特斯拉声称国内的汽车数据都在国内存储,将在上海建立一个数据中心。
但是,用户数据不属于用户,我说这是个互联网公司,没人反对吧?
相对于刹车或自动驾驶带来的安全事故或者隐患,数据确实不值一提,毕竟,数据可以复制,人死不能复生。
但大的错误不应该成为掩饰小错误的挡箭牌。
在我看来,特斯拉的道歉更像是诉苦信,像是个委屈的小媳妇儿,一面说自己可听公婆的话了,一面又说自己确实没做好,就是不说接下来该怎么做。
有些事儿不上秤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资本思维驱动下的特斯拉,深谙这个道理,和解是大概率的公关结果。
清晨醒来,没人会再在意昨夜的青蛙有没有扰邻,大家都很忙,马斯克不跳舞了,女车主也不上车顶了,西瓜还有什么好吃的呢?
谁还会想着用户数据的这点事儿呢?
伟人早就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么多人都晃过去了,临门一脚一定得射进去了。
好在刚看到消息:郑州:责令特斯拉无条件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这个半小时是特斯拉的一小步,却是数据抗争的一大步。
用户数据是不是属于用户本身,怎么就仿佛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
其实想明白也简单,资本思维下,车是你的,用户数据是我的,车不过是你替我获取数据的终端工具罢了。
而底线思维下,车是你的,产品是你的,那数据当然也是你的,我的行驶数据我自己怎么就没权看了呢?
就好像我用手机拍了照片,照片在云端,我没有权利看,你授权后我才能看到最近半小时的照片。
这合理吗?
可惜的是,特斯拉的资本思维远远胜过底线思维,从诉苦信便可见一斑,声称不妥协背后其实是对消费者的傲慢,而对傲慢者友好,便是对友好者傲慢。
我们不必傲慢,但也不必友好。
不断抗争的努力,就像一颗火苗,质疑和打压,都不过是资本的飓风。
风能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