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千古愁,相遇于街头

文人笔下的南京自然是各有各的不同,朱自清先生在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评价,在我看来,可以说甚为贴切。他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中国的千年历史铸就了那么几处闻名中外的有古都,唯独南京没有把历史浓缩于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秦淮河畔,今如昨

世人皆以为,六朝金粉地,秦淮河畔是为最,所以“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成为传世名作。但是,诗词可以是一人的历史,历史却不是一人的诗词,若能亲自来这河畔走走,听听关于那把桃花扇的凄美爱情故事,竟发现此情此景下,李香君的才情与执念也会让人情不自禁为之动容。“在秦淮河的歌声里,我倾听着我的南方",乘着秦淮画舫,汩汩水流从身侧匆匆而过,怀抱琵琶的少女一边拨弄琴弦,一边用吴侬软语撩拨游客的心弦。 

 “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据文献记载,秦淮河曾名“小江”,应该是与长江这“大江”相对而言。说来也巧,秦淮河畔虽是烟花之地,却也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明,孕育了金陵才子的意气风发,在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追溯至建景祐元年(1034年),东晋学宫扩建,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宋乾道四年,建康知府史正志建造建康府贡院,到了明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乡试、会试皆于南京的江南贡院举行。这秦淮河的北岸分明成了儒人雅客的启智之地,都说自古才子多风流,却不曾细想,琴棋书画诗酒茶原本就是一家,我想,孔老夫子也当是赞同的吧。

半堵城墙,终成冢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墙。追问他的前世,可从明代开国谋臣朱升的建议说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短短九个字拉开了南京明城墙建造的序幕,耗时36年的时间,四重城垣才全部完工。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清楚地记述了这城墙的来历和规模。

如今,再来这城墙瞻仰,墙体的累累伤痕记录了战火里的短兵相接,只不过在如今的盛世太平中,人们更津津乐道于那些流落街头的民间故事。比如这城墙的建造,话说江南首富沈万三与朱元璋原来是旧识,后来从军从商各自发迹,朱元璋定鼎南京之初,国库空虚,沈万三资筑东南诸城,两人同时开工,结果皇帝的西北城不仅竣工落后,质量也次之,甚为不悦。自古君王重颜面,偏偏沈万三遇到的又是生性多疑的朱元璋,结果不仅犒赏三军未果,抄家流放的下场也未能逃过。

 关于平民财神沈万三传说,更多的是寄托着老百姓发家致富的美梦。而可靠的史料表明,当初为了确保建造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甚至杀头。这便是最早的责任实名制制度,在这种严酷的制度下,城墙的质量应当是毋庸置疑的。至于那有借无还的聚宝盆是否深埋于中华门下,还何须细究呢。

紫金山中,枕英灵

 紫金山又名“钟山”,有“金陵毓秀”的美誉,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亦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山峰相连,形如巨龙,历史上有人用“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险要,“龙盘”便是形容这巍巍紫金山,好像一条巨龙伏于南京城东。山中古迹众多,紫霞洞、梅花山、灵谷寺……“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绝非浪得虚名。或许从周易的角度看,紫金山也当是风水绝佳之地,早有孙权陵已在其中,再有代表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最高成就的“明清皇家第一陵”——明孝陵赫然在列,后有革命骨干廖仲恺何香凝合冢长眠,而山中正前,便是中山陵。

中山陵背拥青嶂,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青白两色,庄严简朴,别创新格。那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枝叶繁茂,躯干健硕,生出一种慑人的气魄。盛夏前往,惊喜的发现江南本是酷暑之地,却在此处觅得一丝阴凉,这沁人心脾的凉意让人恍然生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之感,心神得以放松归于宁静,这便是悠悠岁月赋予南京城的一份厚重。

提及中山先生,其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兴中同盟相继而起,护国护法也从未放弃。“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这封写于病危之际得遗书,念念不忘的仍是拯救中国、拯救民众。

纪念碑下,哭春风

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乍听这个地址,外地游人可能不知为何处。但对于南京人来说,却是抹不去的伤痛。清明家祭,还会有幸存者在80年后来此处献一束菊花,以慰亡灵。是的,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个与杀戮、与鲜血、与罪恶和悲伤有关的地方,这个存有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翔实地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地方。


有些人担心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承载了国人满满的恨意,恐怕最后要演化为复仇主义。其实,这依原址而建的纪念馆,周围氤氲的怨念早已被岁月冲淡,只是在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因为它不仅仅记录了日本人的惨无人道的罪恶史,更记录了国衰民弱的屈辱史,落就要挨打的教育史。如今的它,拼尽力气发出了渴望和平的嘶吼,希望任何一个国家都能以此为戒,不再让悲剧重演。正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这里是记忆的承载地,南京大屠杀历史已成为中国的记忆、世界的记忆。……文明是脆弱的,更显和平宝贵。不论是过往、现在还是将来,和平都值得世人精心呵护。”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些符号赋予了南京太多支离破碎与爱恨情仇,当然也成就了她今天的从容与大度。“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青莲居士也曾寄情怀古于南京城,流韵无穷。如今,我们也该循着古人的脚步,去南京的街头走一走,寻找那散落街头,熠熠闪光的星星之火。

你可能感兴趣的:(岁月悠悠千古愁,相遇于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