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红楼梦》中,虽然女主角、男主角都已经出现了。但是最核心的,却是今天要讲的这位——贾府里地位最高,最具权威的一位家长——贾母。
贾母是金陵城四大家族中史家,也就是史侯的小姐,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妻子,也就是贾赦、贾政、贾敏的母亲,贾宝玉的奶奶,林黛玉的外婆。出身于贵族,嫁的也是豪门富贵贾家,身世显赫。
贾母来到贾府从重孙媳妇做起,到后来自己也有了重孙媳妇,一共五十四年。贾府是世家贵族,她经历了无数千奇百怪的事情,这一路走来,能够心平气和、体态安康,并且培养出聪慧的贾敏,养育了贾政和贾赦两个儿子,撑起了这个家族的荣耀,可见作为贾府的大家长,她的治家之方、教育之道对家族兴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贾母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比较少见的塑造成功的祖母形象,她阅历丰富,处事稳妥,时时刻刻为这个大家族操心,把家族事务安排地妥妥当当,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01
敲山震虎,巧妙平衡婆媳矛盾贾母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的妻子分别是邢夫人和王夫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贾母这个婆婆,面对这些各有异心的后人,很有一套处理办法。
贾母跟着小儿子贾政生活,家事管理大权都交给了小儿媳王夫人,而王夫人自己也懒得管事,且长期吃斋念佛,于是又把管家大权授权给了王熙凤。
贾母虽不管家,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瞒不住她,但只要不过分,她不会点破,会给彼此留有余地。但有一回,她终于忍不住了,于是一句话就敲打了邢王两位太太和这两家人。
这件事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宝玉的大伯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的事情。
贾赦看上了鸳鸯,鸳鸯自然是拒绝的,而贾母本就离不开鸳鸯,且她本身对贾赦邢夫人夫妇就有不满,自然也不可能同意。鸳鸯拼命抗婚的事情闹到贾母面前,还拿剪刀剪自己的头发,说自己誓死不嫁,这一举动惹得贾母大发雷霆。但奇怪的是,贾母竟然不是骂邢夫人,而是对着跟前的王夫人骂。
贾母向王夫人发火说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她,好摆弄我!”王夫人不敢还一句嘴。
这个情节就非常有意思,贾母何等睿智,她明明是对贾赦夫妇不满,但却是对着王夫人骂出来,大家都以为贾母老糊涂了,气疯了。
那贾母为什么这么做?是像她自己的说的老糊涂了吗?当然不是!贾母虽多年不管家,但王夫人、邢夫人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所以这一次,其实是贾母的敲山震虎之计。
贾母明白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不孝顺她,各有异心,只是没有挑明罢了,而这次贾赦要娶鸳鸯,实际上也是想把自己搬空;再者,王夫人仗着自己女儿元春是贵妃,经常和贾母对着干,贾母心里已经气了很久。于是她趁机把两对不孝子一起骂了,还借这件事敲打大家,告诉他们:这个家,还是她说了算的。
在姊妹比较多的家庭,后人与长辈之间的纷争就比较多,但如何处理实在是需要谨慎。面对像贾母这样的复杂局面,直接挑破彼此的矛盾,肯定会引起更大的矛盾,最后大吵一架,整个家庭就变得支离破碎了;但是,贾母演了这一出戏,敲山震虎,就把事情给解决了,不仅救下了丫鬟,还卖个惨,把儿子儿媳教训一顿,也给其他有小算盘的人做了警世,着实厉害。
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存在弱肉强食,争名夺利的情况的,尤其是在这种权势之家。如何分清各方的矛盾,并且善于制衡矛盾,就是一门大学问。02宽容慈爱,惜弱怜贫
作为一个大家族最具权威的女性家长,贾母高明聪慧、通情达理、博爱善良的人品,也在贾府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她是贾府的品德标杆,是一根顶梁柱,撑起贾府的繁荣昌盛。
在《红楼梦》在第二十九回,贾府浩浩荡荡的队伍去清虚观谢神祈福。一个正在剪蜡烛灯芯的小道士,听说有大队人马来了,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就吓得拿着剪子乱跑。在贾母等人进来的时候,恰好就撞在了王熙凤的身上,王熙凤立马一巴掌扇过去,打得这孩子满地乱滚,而一旁的人也都叫喊着要收拾这个不懂规矩的小道士。
贾母听说了,赶紧赶来,说:“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
说完就让人把小道士带到贾母跟前。那孩子手里拿着蜡剪,跪在地下吓得发抖。贾母让人把孩子拉起来,不断安慰他,孩子吓得连话都说不出,贾母看着可怜,就又给了小孩一些钱买果子吃,也不让人再为难这个小道士。
贾母的慈爱和王熙凤的凶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这样一个素昧平生、微不足道的小道士,贾母也如此慈悲,难怪贾府的小姐们甚至丫鬟、戏子们都会得到善待。
在贾母看来,别人家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不能随意用打骂威胁的方式吓唬孩子,要用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对待,这样才能教育出善良的孩子。类似于贾母这样的慈母,古今中外的名著中都有许多的案例,后面我们在《优质女人必读50本经典名著》中会细讲。
除了对孩子、下人好,贾母还有一点难能可贵,就是不嫌弃自己的穷亲戚。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发生了件趣事。乡下老婆子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她上一次来,从王熙凤那里领到了二十两银子,维持生计。这一次就是专程来谢恩的,还带来好些乡下的土特产。贾母听说了这么个人物,就想见一见。于是便有了后来“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
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还要宴请她,吃饭的时候更是专门叮嘱丫鬟给刘姥姥放了一把上好的楠木椅子,和自己坐在一起。
饭前,王熙凤和鸳鸯商量,想捉弄一下刘姥姥。鸳鸯便把刘姥姥叫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她一席话,还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要笑话呢。”并叮嘱刘姥姥“别忘了”。刘姥姥答应:“姑娘放心。”
入座后,刘姥姥先是拿起王熙凤和鸳鸯早给她预备好的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又长又重,一点不顺手,便说了一句:“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铲还沉。”大家知道是王熙凤和鸳鸯在捉弄刘姥姥,一听都笑起来。
接着上菜,一个媳妇端来两碗菜,王熙凤专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到刘姥姥面前。贾母说了声“请”,刘姥姥立刻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刘姥姥这一喊,众人先是吃了一惊,不知刘姥姥说这话是啥意思,接着大家都回过味来,知道是鸳鸯提前嘱咐了她的,是王熙凤和鸳鸯在捉弄她,于是,上上下下便哈哈的大笑起来。
当刘姥姥用那双长筷子夹鸽子蛋吃时,只觉得那筷子怎么也不听使唤,她也没见过鸽子蛋,便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众人又开始大笑,贾母也笑出了眼泪。她赶紧安慰刘姥姥不要信王熙凤说的,同时贾母也被刘姥姥的有趣感染了,见刘姥姥吃得香甜,把自己的饭菜都端过来给刘姥姥吃。
在一般的大家族里,这样贫苦的人怕是桌面都上不了,但贾母却不计较这些,席间还维护刘姥姥。后来刘姥姥走的时候,贾母还给了她一大车的贵重物品。可见其对人的体恤。
贾母惜贫怜弱的慈悲情怀,为这个大家族的品德树立了标杆。正是贾母的宽容善良,才让家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保持慈悲心,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03
教子育人,读书为修身贾母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文化修养相当深厚。她教育孩子,书是一定要读的,但不一定为了功名利禄去读书,读书是为了懂事知礼。
于是在贾府,无论是男是女,都要从小读书。林黛玉第一天来贾府,贾母就问:“最近在读些什么书啊?”黛玉回答说:“只刚念了《四书》。”“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的四本经典著作,也是那时候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
别看黛玉年纪小,其实已经读过好多书了,但面对贾母这位家长,她回答得很谨慎。紧接着,黛玉又问姐妹们都读的什么书,贾母说道:“读的哪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贾府的其他小姐果真如贾母说的那样,只是认得几个字吗?我们且来看看这几位小姐的才华。
贾府的大小姐,宝玉的姐姐元春回大观园探亲,她自己提笔写了一首赞美诗,写完以后,就让其他妹妹也各写一首。
宝玉的堂姐迎春写了首《旷性怡情》:“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诗中说自己奉命写诗,夸这个园子是仙境,内容平淡无奇,从这里可以看出迎春确实不会写诗,但里面有押韵,有对仗,看得出是受过训练的人写的。
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是贾家四个女孩里面才华最高的,探春非常能干、懂事,探春写道:“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偏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她觉得这么漂亮的一个园林,好处一下子讲不出来,只觉得万物都在发光一样。
而惜春是贾家四姊妹里年龄最小的,这时大概只有十一二岁。她也写出了:“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惜春会画画,后来大观园的图就是惜春画出来的,她写的诗也有点像山水画。
所以,贾府的这几个小姑娘,并不是真的单会认识几个字这么简单,个个都有学识。再看宝玉,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不爱看四书五经,但也没有少读书,他读的那些杂书,诸如金瓶梅、西厢记之流,也带给了他很多在追寻自由和爱情上的启蒙,这些从宝玉的说话做事中就可以看到。04.
高瞻远瞩,因材施教贾母教导孩子们读书,并不是死记硬背的读书,虽然我们表面上看,宝玉不喜好功名,但是在贾母那里,不读书是不行的,读死书更是不行的。他知道宝玉喜欢诗词,便一直在这方面鼓励他,我们来看看,宝玉读书读到了什么层次?
在元春已经是贵妃,要回家探亲的时候,此时,大观园刚建好。宝玉的父亲贾政也决定去园里逛逛,而不久前贾宝玉的好朋友秦钟去世了,他非常伤心,贾母也让他到花园里玩一玩,散散心。结果,父亲和儿子就碰在一起了。贾政听说宝玉读书不太用功,可是在对联诗词上特别有才华,于是想试试看这个儿子是不是真的有些才情,就带着宝玉一起游园去了,同时让宝玉提前把大观园各处的匾额和对联拟好,等贵妃看了,再最终定名字。
他们来的第一个景点,有一块“镜面白石”,这里需要题名,贾政让跟随的其他官员题名,有人说“香炉峰”也有人说“小终南”,就是说这石头像小的终南山,但是大家都觉得这些名字很俗气。贾政让宝玉拟一个名来看看。宝玉觉得这个地方并不是正景,下面还有更好的风景,因此不能用太重的字,于是就说:“不如叫‘曲径通幽处’。”弯弯曲曲一条小路,带我们到那个非常幽静的地方。大家都称赞妙极了。
接下来进了石洞,看见奇花闪烁,一带清流,这里不仅有水,还有各种花,宝玉便用了两个非常漂亮的字——“沁芳”。这时贾政很是赞赏宝玉,于是点点头,摸着自己的胡子,趁机说:“名字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站在亭上向四处望了望,心中生出一计,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这幅对联“绕堤”对“隔岸”,“柳”对“花”,“借”对“分”,“三篙”对“一脉”,“翠”对“香”,全部是工整的对仗,而且意境和主题都是水。贾政听了,点头微笑,这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赞美的父亲最高的赞美了。
后来的几处地方,比如“有凤来仪”,这四个字出自《尚书》,《尚书》比《诗经》还要古老,这句是说天下太平,用在这里刚好讲贵妃回来,不仅是典故,而且气派很大,可以看出,宝玉的确没有读死书,他的才学在这些地方用得非常好。
贾母让孩子读书,是想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始认识生命,懂得爱恨,知道生命中的各种现象,成为一个热爱读书,会生活,懂情趣的人。
贾政只希望宝玉整天好好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这才是正道,对宝玉其他方面的才华,做父亲的他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看不上,贾政每次都是不好,不好,不好!这让宝玉在父亲面前没有信心,见到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但是在贾母这里就不一样了,贾母总是能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给孩子们信心,让他们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就是说把世间的事情弄懂了处处都是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智慧。贾母这个贾府的大家长,她的这些治家、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贾母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活在贾府金字塔顶端,懂美食,懂艺术,懂养生,懂茶道,懂生活,爱好广泛,喜欢热闹,可以说是个很有品位的老太太。她虽是封建家族的家长,却不愚昧,看得清儿孙福难,也看得到家族的衰败,可惜她已经老了,凭自己一人之力无法再挽救,只能跟着贾府的繁华一起消逝,她身上的开明、远见、仁慈值得我们所有人借鉴。
贾母的故事,就讲完了。明天我将给你讲讲贾府里的丫鬟,晴雯的故事。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骄纵又不懂克制,这实在是做人的大忌,看她的遭遇,也是在警醒我们自己。
想读更多经典名著,欢迎加入《优质女人必读50本经典名著》,关于家庭的、婚姻的、人际交往等的困惑,在别人的故事中早就写好了答案,向书中人物学习,能帮助你少走弯路,少吃亏。
好了,同学们,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