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命之我见

教师的生命是我思索很久的内容,首先比较关注教师自身健康问题,第二看到、听到身边的教师在不应该离开这个世界时离开了,说白了就是年龄不老,比普通人去世平均年龄低十岁左右了(有时搜索互联网获取一些数据),第三自己对于未知的知识以及领域有一种喜欢探索、研究的精神吧,大体这三点吧有时就去深入思考一番,算是自娱自乐吧!

对于死亡,很多人对于这个话题是比较忌讳的,说死不吉利,谈别的话题都比它强。从中西方的角度,我们中国对于死亡一般是避死不谈的,只谈生,也就是说对于死亡是恐惧的,不愿去接受的事实,”好死不如赖活着”对人们的影响致远。不谈死,研究生,所以厚黑学、为人处事之道高深莫测。也从另一个方面导致人们之间勾心斗角,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千方百计生存。西方,一般先谈死亡,坦然面对,也就是没有死哪有生呢?当面对死亡时,能够接受,也就是找到了人生的归宿一样,对于生又是另一种的生活态度和思想价值观。

我自我感觉自己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中西的结合,两者兼而有之。具体表现就是当自己的亲人、亲戚、朋友等等去世后,一般送他们最后一程,也就是亲自到火化场参与完成人体从肉体到骨灰的过程。当一次来到火化场时,看到墙上写着“万物归于泥土”,人内心自然而然产生凄凉、悲愤、痛苦。去的次数多了,心态、认知发生了变化。逐渐有点感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接受现实,坦然面对,去思考由死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书归正传,前面算是简单交代一下来龙去脉吧!也算是一个小衔接吧!回到教师的寿命年龄上来。


第一、教师行业生气是常态化。

古今中外把教师歌颂、赞美,歌功颂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等。教师确实付出了代价,为社会、人类的知识传播和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巨大作用,奉献了自己的心学和汗水。但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所谓的神。与孩子打交道,特别是未成年人,无形之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生气是第一反应。有的教师能够及时解决可能生气程度小一些,有的教师化解不掉气得难受。每个人的能力、知识、智商、情商、胆商各不相同。所谓的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毕竟是少的,大部分是普通人。一个班级几十名孩子,学生千差万别,有人群的地方就分左中右,谁也不能保证调皮捣蛋、问题学生会不断给教育、教学带来危害,对教师本身造成很大冲击。几十名学生背后是上百名的家长队伍,可想而知的结果。我们成年人,组建家庭,自己的一个、两个孩子经常惹得你焦头烂额,更别说几十个学生在一块,这个群体会发生怎样的轰动效应。这绝对不是夸大、放大。工作性质决定了所要面对的困惑,生气常态化打个折比普通人多多了。长期以往,气伤肝,身体不出问题才怪。


第二、教师收入整体在社会行业不高。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教师收入也在逐年增长。好像谈钱,俗了。教师谈钱,一般人认为这么高尚的职业最好不谈钱。谈理想,谈未来,谈发展等等。任何问题,坦然面对,事情就了了。放在桌面上说,放在桌面上拉,反而这就不是事了。以前教师收入是比较低的,要生活,要照顾家庭、孩子、生老病死、柴米油盐等等。一定的经济是维持正常生活的保障,当维持不了的时候,生存也是很艰难。特别是农村教师,面对大病、住房、孩子上学、就业等等,心有余而力不足。清贫的职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带来的可能是内心的焦虑与烦恼,导致一系列的后果。有句话“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现在“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但以前教师身体、生命的问题与自己的收入或多或少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最起码不是良性循环。


第三、教育行业压力大,时刻精神状态紧绷。

素质教育,多么美好的词语。在高考指挥棒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高考的分数决定了一个高考学子的命运。很多人说高考不合理,需要改革。对,不合理找出另一种方式来代替现在的高考,找不出来,那就先沿用现在的高考模式。不过国家现在也在每年改革、改变,高考“3+X”,不分文理科,分类型、分省分、分学校等等录取。无论怎样最终落实到实处的是高考的分数,数字时代用数字衡量也有道理。但是它对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等的影响是深远的。高考最终用分数来录取,中考不用分数好像也说不过去。有的中考用等级,很多的高中老师认为无法选拔出适合参加高考的学生,所以到了高中重新用分数衡量一切,中考只是一个小小的过渡而已,虽然不是全部,但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所在。初中三年或四年都在用分数衡量学生,只是到了最后中考采取等级,而且只是过渡一下罢了,小插曲,无所谓。小学当然也是需要分数的,要不怎么衡量呢?当然是素质教育下的分数,学生有了素质,分数自然不在话下。衡量老师的也是分数,数字时代用数字比较明确。

教师精神的弦绷得紧紧的,稍不留神学生分数不高就是质量下滑,质量是学校生命线。如何保住生命线,抓好质量,确保学生分数越高越好,老师们都在明争暗赛,不到学期结束谁也不能保证你班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在这种持续不断的压力下,必须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状态,才能够紧跟时代的节奏。

更有甚者,看网络上说幼儿园就给幼儿进行分数排名,根据排名决定录取与否以及坐次等等相关事宜。幼儿园带眼镜人数大有增长之势。

学生分数真高,但与诺贝尔奖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诺贝尔奖毕竟是国外的,评价标准对中国人是不符合的。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刻不能放松,小近就是退步,时刻血压不低。


第四、长期从事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少,导致身体亚健康。

教师是文化人,从事的主要是脑力劳动,长期从事脑力劳动,颈椎病、心脏病成为职业病,特别是颈椎病,大部分老师都存在,压迫脊椎,导致大脑缺氧,而且体力劳动相应较少。医生以及运动专家,发表的观点就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导致人不愿去进行体力劳动。这也是高压职业的弊端之一。长期以往,导致人身体的亚健康。


第五、教师所处环境封闭,与社会脱节,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

教师一般就是两点一线,家和单位,与外界交往、接触少一些,久而久之形成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与社会各种人群,交往少,导致面窄,形成一定的与社会脱节。特殊行业,形成属于自己的固有的一种思维模式。创新性不是很强,很难打破一些常规。(待续)

以上只是一些从网络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而且范围只是部分,不能代表整体,时间关系待续,将继续进行说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生命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