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中国艺术史》:世界以痛吻我,给他一个白眼又如何

初读《大话中国艺术史》,梦回中学时代,书中图文并茂的布局与滑溜溜的纸质真的很像少时的美术课本,可当年薄薄的一册美术课本从来都没有满足过我。好啦,现在有了意公子的《大话中国艺术史》,比早些年的课本讲述故事的口吻更贴近我们的时代。课本中的浅尝辄止到了这里,我新鲜的好奇又被唤醒。

意公子,何许人也?她是国内头部艺术科普自媒体“意外艺术”的创始人,从事艺术普及领域多年。有了她,像我这样的艺术小白不怕找不到殿堂的大门。

说实话,除了少时的美术课,我很少有机会系统地接触中国艺术史,后续学习了其它专业,离这块领域也越走越远。虽然有时有机会能够观摩一两个小展,很多时候都是一知半解的。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开始是被它的外在所吸引。我一向比较喜欢线装书,它能够做到一百八十度摊平,让艺术作品没有死角,更设计了书画拉页,包括了足足五页大小的《兰亭集序》,让我感受到作品带来的震撼,有一种原地看展的错觉。书的封面也很有意思,原画是把一家上市公司整垮的宋徽宗的第三子皇族书画家、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而这里,他竟然戴起了墨镜,投射出搞怪的眼神。这个有趣的书封也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

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千万年的时光留给了我们无数绮丽的瑰宝,唯一连接我们与这些百年事物的仅仅是博物馆中一张小小的展签,而它背后所经历的一切,你知道吗?又有谁也曾这样抬起头观望它,又有谁曾经触摸过它,而它又出自于谁之手?其实,我一直很想了解中国的艺术史,最好是用一种毫不枯燥的方式,而这本书完全迎合了我这一需求。中国艺术历史的脉络被比拟成了一个人的一生,辗转千回,颠荡起伏。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人的一生亦步亦趋,也是一个个文人画家的一生与一份份作品共同构成了一段那么长那么长的往事。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光光其本身具有的美丽,更因为它身上闪闪发光着的是大自然或者人类的智慧,因为有了后者,一切美丽才有了生命力,因为有了后者,一切艺术才有活力与意义。跨越时空,一起感受王小波所说的不属于“此生此世”的诗意世界。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有很多。山水可以寄托情思,让很多在仕途不顺的文人片刻抽离于现实世界,留下了不少佳作。书中大量博物馆展品的照片,让我很想亲眼去瞧一瞧。竹林七贤原来也是个团,让今日风靡的成团逊色不少。经过了2500年依旧寒光闪烁的越王勾践剑,我开始质疑这个世上真的没有永恒的事物吗?看到青铜器餐具一览,让我留神于周朝,我一直以为鼎是用来插香的,结果它是用来煮肉的。有点想亲眼见见曾侯乙编钟,它出土之后,我国众多专家一起研究复刻它,耗资百万,历时五年才成功。我们很难想象,在几千年前,这精细的庞然大物是如何诞生的。人类历史终究是进步了吗?很多奇迹、未解之谜,我们今日依旧无能为力。还有三星堆,不得不佩服古人高超的技艺,不要不相信奇迹。关于T形帛画的详细解析,书中介绍了画面上繁复的事物,呈现出了一个浪漫的死后世界。读书人的精神偶像嵇康在黑暗的年代仍敢说真话,证明了人性温暖的存在。我在这里遇上东坡的《寒食帖》,依旧感动,不亚于当年读《苏东坡传》。洁癖君子倪瓒的故事能把人笑死,但最后他却走得如此不干不净,让人沉默深思。还有从妓女转变成艺术家的潘玉良,“她瞧不上那些不痛不痒的漂亮,于是不加掩饰地表现最为真实的自己。而真实,从来都是有着无穷的力量”。

我们现在读着的是故事,而很久之前,却是祖辈们真真实实经历的人生。今日我们还能从这些艺术作品中窥探到当年的一丝胸臆。


感谢阅读,祝您今天也要开心嗷。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话中国艺术史》:世界以痛吻我,给他一个白眼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