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梦回潺亭
罗江 周文能
(2019年9月13日)
梦回潺亭,入水城,飞雪桂花无数。十里水云鹤翼影,凯江湖光碧树。景乐梵钟,廊桥飞渡,恰踏金牛路。望奎星楼,仰怀豪杰如故。
信步,五丁谷幽,倒弯古镇,悼靖侯关处。观瞻余家庵庙宇,遥想贵妃情愫。大霍山麓,万佛古刹,揽胜景抒歌赋。文旅兴区,罗江腾飞起步。
上面词中涉及罗江旅游景区十二处即:“ 潺亭水城”、“景乐宫”、“太平廊桥”、“凯江湖”和“天台湖”、“奎星阁”、“金牛古道”、
“五丁谷”、“倒弯古镇”、“白马关”、“宝峰寺”、“贵妃苑”、“万佛寺”。
“五丁谷”、“倒弯古镇”、“白马关”、“宝峰寺”、“贵妃苑”、“万佛寺”。
注:
因文体有限其他景区如调元镇的醒园、调元读书台、观音岩石刻、金山镇金莲寺、高庙子、县城南塔寺、鄢家岭乡村旅游景区等没列入。
1、念奴娇:词牌名。
2、潺亭:属古时罗江名,战国时期开明王蜀封“孱侯国”属地也。
3、靖侯关:即白马关,为三国刘备军师庞统墓地又叫靖侯祠。
4、上图(1)为潺亭水城一角;(2)太平廊桥建于请嘉庆七年(1802年),该桥曾担负为108国道线陕西省至四川省成都市的主要道至2008年,是石拱桥之奇迹;图(2)桥上段是人工拦江为湖的凯江湖,桥下段为天台湖;(3)为矗立于县城古南街的奎星阁又叫奎星楼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4)为五丁谷景区位于三国古战场与罗江县城西之间3公里地;(5)金牛古道遗迹,是蜀通往陕西的要道;(6)倒弯古镇紧傍三国古战场遗址同时也位邻白马关庞统祠;(7)白马关(又叫靖侯祠或称庞统祠,庞统为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8)宝峰寺(又叫余家庵唐朝建,当年杨贵妃避难处);(9)万佛寺(唐朝元和七年建规模宏伟大气)。
另:
潺亭水城简介
潺亭水城正门
古戏楼
上图为凯江湖
白鹤往返飞翔在湖上空,时而飞到浅水处捕鱼虾
上图白鹤在湖边树上歇息
湖上飞翔的白鹤
上图为飞翔的白鹤和歇息的白鹤(柳树中那一白点却是,因手机摄影距离太远不清析)
明月下美丽梦幻般的太平廊桥
桂花飘香,微风吹来花瓣飞舞如飞雷
水城中的文峰母子塔
李调元因著《涵海》及编写多部精典《川剧》剧本,水城内围绕李调元这位被人们称为“川剧”之父的巴蜀才子,雕塑有脸谱及川剧扮演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等行当雕塑像。
又因李调元著《涵海》(共160余集)里“醒园录”中收录编写120多条川菜莱谱及制作方法,水城内围绕李调元这位被人们称为“川菜”之父的巴蜀才子,雕塑有川菜馆及休闲茶馆人物雕塑像。
“潺亭水城”是一个蓝天掩映、碧水清波、柳絮扶岸、桂香怡人、红墙黛瓦、琼楼耸峙、绕罗纹江而建的仿古水城。
工程始建公于公元2006年2月,以清乾隆罗江才子李调元生活时代的罗江为历史背景参照。步行街是川西民居建筑之精华,集明清建筑风格与古镇风情,融调元才子文化、人文山水一体。景区标志性建筑的文峰母子双塔,是中国古建筑民居化的典型製式,翘檐透窗,亦可登高远眺。
沿江建筑以完整的民居罗纹江谐和一体,码头与人工池塘、拱桥互为贯通,形成园林布局,廊桥、古戏楼、古
牌坊等建与水体共同构成水墨画卷;临江建筑以恰切的空间尽度、空透式处理和平面图组变换,使之成为成(都)一一绵(阳)一一广(元)川北蜀汉文化旅游专线上的一颗明珠。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续
潺亭水城为你变得更美丽
潺亭水城
川/菜/川/剧/之/乡·罗/江
罗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蜀都门户”。潺亭水城滨临罗纹江畔,按照“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经济共融,建设活力幸福新罗江为举措打造的一片典雅别致的仿古建筑群。
水城位于罗江城区雨村西路,北起升平桥,南至太平桥·总长1.2公里。建筑内容包括风雨长廊、码头、古戏台、牌坊、文澜塔、听月亭、太平廊桥等。
水城古趣盎然,人们在这里留恋忘返,或花间弈棋月下抚琴、或湖畔垂钓树荫品茗、或听演川剧品尝美食……。
“红雨欲飞惊宿鸟,碧波不动待游船” “不拘乎山水云阵耶山月光耶水·有忘乎诗酒花酣也酒鸟笑也诗”,二百年前李调元老先生所撰的这两幅槛联,恰如其分地诠释出潺亭水城的诗情画意、秀美怡然。“潺亭皆水也,㵽水泞水夺腔而出,细绘罗纹,故又名罗江是也……”罗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从字里行间娓娓道来。
2018年·罗江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提出“1234”发展战略·把“川菜川剧”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张名片”之一,全力推进“川菜川剧之乡”建设。2019年,罗江区在漏亭水城融入川菜川剧文化元素,潺亭水城迎来全新的面貌提升。
二0一九年十一月
景乐宫
(位于县城太平廊桥东端的玉京山上,内设有李调元纪念馆、战国时期开明王孱侯国出土文物陈列馆、抗日时期国立六中四分校旧址)。
( 另 扩展阅读: 引至《罗江故事》中赖安海一文如下:
景乐宫及梵钟
唐中宗神龙中(706),于此建真明寺。宋大宗祥符中(1012),易释为道,改景乐宫。明初扩建,楼台亭阁,蔚为壮观,遂有小蓬莱之称。又铸大铁钟一口,名景乐梵钟,悬于临江阁。天方破晓,其声噌吰,音传数里,荡漾于江城上空。邑人闻钟而起,古渡舟行,街肆渐喧。
明正德御史卢雍《景乐梵钟》诗:
“苍鲸何处吼?
绀宇翠微杪。
余音渡空江,
下界知昏晓。”
即吟此。明万历丁酉(1597)春,罗江知县喻言章亦有《临江阁》诗:
“山色湖光一望平,
霏霏梅雨弄阴晴。
云凝古刹松摇影,
水过悬崖石有声。”
清乾隆八年(1743),景乐宫道士谭至正雕川主石龛像于西南石崖,重修宫观。乾隆十一年(1745)春,邑人建东山书院于景乐宫前东侧,聘前知县沈潜幕僚、江南贡生周文麟主讲其中。周文麟主讲东山书院期间亦有作《东山景物》诗四首。其一云:
“城外东山一片青,
无边景物在山灵。
参天古树为冠盖,
绕舍修篁竹障屏。
老衲闻钟寻古寺,
游人隔江望潺亭。
闲看山下红尘绕,
马足车轮总未停。”
乾隆末,景乐宫道官刘虚静,善诗、精琴棋书画,罗江才子李调元罢官归乡后常至此与之敲棋、弹琴、吟诗。曾有《听刘虚静弹琴》二首,其一云:
“远屋萧萧竹,
人间无此悠。
忽闻过战马,
惊退出关牛。
地好偏邻廓,
仙居只爱楼。
知君日无事,
坐对水悠悠。”
赠刘虚静。
民国癸丑年(1912),罗江县公署开办道教分会于玉京山景乐宫。民国三十二年(1942)二月,撤销位于罗江陝西馆的国立六中第四分校,于玉京山景乐宫外养正斋新建教学楼,恢复罗江县立初级中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景乐宫先后作为罗江中学、罗江民办中学校舍,中国第二物探大队队部。
1988年,罗江镇(今万安镇)人民政府用土地置换,迁出物探大队,对景乐宫进行了维修,新建了亭廊,辟为罗江李调元故里公园。
1996年罗江复县后,于玉京山景乐宫筹建李调元纪念馆。2001年6月19曰正式开放。
2004年6月,历时四年,完成了以李调元少年所作《游山》诗:“山乃外之书,奇文各领愜。书乃内之山,插架仰重叠。”袁枚所赠李调元:“童山集著山中业,函海书写海内宗”诗意设计制作——高21米、宽70米的罗江人文地标“文峰函海”四李(李调元及其父李化楠,从弟李鼎元、李骥元)巨型石刻雕塑。重铸了景乐梵钟。
2010年完善了博物馆建设,增设了文物陈列馆、国立六中第四分校校史馆。今日玉京山,正如山门楹联所云:“北斗人宗,当门常纳三千履;西川物望,舍此安论十二州。” )
《金牛古道》简介
下图为罗江城中的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