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周末陪女儿爬山,历尽艰辛和汗水登顶后,俯瞰自己生活的城市,阡陌纵横的道路如同画面上的直线,玩具一般的小车在直线上移动,而人则小如蚂蚁,高楼大厦形同蚁穴,突感自大的人类其实如此的渺小。

近处起伏的山峦上是密布的树林,那是大自然的杰作,随着季节变化自然的荣枯开落;远处是楼房的森林,那是人类的杰作,我们在那狭小的空间内喜怒哀愁、悲欢离合,甚至勾心斗角,并经历着生老病死,经历这看似漫长其实非常短暂的一生。

这短暂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脑袋里突然闪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此段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并奉为经典。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很完美的答案,当我想很多人之所以把它奉为名言,估计主要是节省了自己的思考,毕竟对于生性好逸恶劳的人类来说,究竟思考这事太耗费脑细胞了,王兴说的对: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去做任何事情。

我之所以说保尔柯察金的这段话不完美,准确的说是不究竟,并不是我比他高明,或者说我得出了一个有更好的答案。因为从简单的逻辑学来思考,他的逻辑就不成立,你给人生定义道路,首先你得明白人究竟是什么?何为人生?人周围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要有个确定的前提,明白了这个前提,才有基本的资格给人生定义。要不然随意武断的下定义,岂不和信口胡诌一样。所以,为什么“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因为人类的思考没有一个稳固的根基,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根基,全部都是信口胡诌,梦里说笑。

亚里士多德反复提醒人类“思考你自己”,孔老夫子让我们先“格物致知修身”,老子让我们先明白“道”,释迦摩尼告诉我们要寻到自己的“妙明真心”,圣人作为人类智慧的巅峰人物,在明了这个前提后,才来谆谆教导我们,我们在无知的情况下的那些定义,岂不是盲目了点。

有人说,圣人的境界,凡人难以达到。其实哪有天生的圣人,只不过是一个个爱求索爱思考究竟智慧的凡人而已。圣人求索到的境界,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或者达到的境界,就好比老师讲课,就是为了让学生都学会,而不是最终只有老师会。同时,明白世间的究竟,难道不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目的吗?我们难道宁愿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吗?我们难道情愿安住于无知的深井中吗?

说了那么多,其实你我都是这深井中的囚徒,只期望有一天能逃出这认知的监狱,知人生究竟,明世间本质,看一下真正的世界。也许到那一刻,我们已不需要人生定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