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此即彼

图片发自App

《非此即彼》是克尔凯郭尔作为自由思想家的起步之作,由他的散文和日记书信体小说组成。

克尔凯郭尔反欧洲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哲学,创造性地为读者提供了'审美的和'伦理'两种不同的生活样态。

一  克尔凯郭尔的三段论

克尔凯郭尔提出人生的三段论:审美、伦理、宗教。

审美的生活,更像年轻人的特点,冲动活在感觉中,年少青狂,用激情填充无聊,在一定程度上是用艺术和快乐対无聊的一种逃避。

伦理层的生活,像中年人担起更多的责任,生活上的思辨加上思辨的头脑让他怀疑人生。

信仰层的生活,像是老年人的回顾,叩问"我是谁",探寻自我认知,老而弥坚。

三个层面类似于宗密的较高境界,也类似于脉轮中的顶轮是平静、爱、慈悲。中国的黄龙三关,大体是格物致知的三个阶段,与此不是同一类别。

面对无解的终极问题,在伦理和信仰之间,思考并信仰生活,通过真实的认知,获得生命的圆满。

二  克尔凯郭尔的选择

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寓意深刻,是选择的智慧,可以尝试着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  生活的选择

青年克尔凯郭尔个人生活的选择,对其人生和哲学道路进行了重要影响。生活就是一连串选择的结果,有时我们选择A,也可能选择B。但有时我们会陷入两难,例如,选择了结婚就与单身生活从此无缘。只有知行合一,不只停留在思维上,生活会给我们真实的答案。

2  哲学思考方式的选择

从思维中推导出存在的传统哲学构思方式,与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探索哲学使命的方式,郭尔选择了后者,通过选择生命残片的角度,关注人的存在状况这一所有在的根本。在真实生活里,开启其对真理的探寻。

3 境界的选择

审美感性境界,伦理境界和宗教境界,三个境界既是递进的,也可以看作是重复式的三重奏。

郭尔认为,个体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这种选择的自由,同时也蕴含着责任,境界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人何处何从,终其一生要面对选择,才符合伦理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在知识的深处,还是在亨乐的大海,人的心灵都无法寻找到停泊的锚地,所能感到的只是虚妄的热情之后,接踵而来的枯燥、烦恼。

我们每个人赤身来到了世界,除了自己的灵魂外,其他的便一无所有,人劳碌往来于世界,为功名利碌所累,惟有灵魂被着遗忘在幽暗的角落,没有片刻的安宁,直到面临死亡,才渴望得到拯救。一个人如果能在他的灵魂中保持着对永恒的盼望,那他就拥有一个永远有效的目标,一个永远有效且自身有效的标尺。

靠着这一目标和标尺,他永远能够理解自己,凭着这份盼望,他便能够得到极大的安慰,视自己的苦楚为暂时的苦楚。

人生无真相,心情不选择。选择孤独,或者孤独的选择,是人类所背负的苦难之一,它不需要我们去逃避,而是真切地要去面对的问题。

无论怎么说,人生在世总是惧怕孤独的,有另一个灵魂与自己相知相恋,会感觉到不那么孤独,与这个世界有了一种比较紧密的联系。但是,我不得不狠心说,即使有爱情、友情和亲情的陪伴,人的灵魂归根结底还是孤独的。就像疼痛,当我牙疼的时候,别人,也不会疼,他可以想象我的疼痛,爱你的人,甚至可以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但是“感同身受”与“身受”还是不一样的。真正痛彻心扉的还只能是自己。这就是人生孤独的明证。

克氏在自己的著作和日记中多次说道:对于上帝,一切都是可能的;上帝就意味着一切都是可能的。可是只有身心经过震颤,经过非此即彼的震荡,才能理解这一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接近上帝。克氏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苦难乃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经历磨难,就进不了天国。承受苦难,靠磨难赚得刚强的心,在忍耐中赢得永生的拯救。因此,克氏认为在信仰问题上,根本没有十足地道的基督徒的问题,只有成为基督徒的问题。也正是因为他的“谬论”,使得他与教会格格不入。克氏一生没有谋求任何职业,靠巨额遗产生活。他在自己创办的期刊上公开反抗丹麦的国家教会。当他带着《快报》杂志最后一期去付印时昏倒在街头,随即被送进医院。他拒绝官方教会牧师的圣餐,怀着强烈的基督信仰,于数周后去世,年仅42岁。留下了“这个个人”的墓志铭。

  我突然想到阮籍《咏怀诗》里的一首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以此致敬克氏。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