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读后感

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读完。写这篇读后感,是检验一下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得到了什么。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高科技公司的兴衰史以及一些革命性技术从发名到大规模应用,并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以时间轴来展开叙述,初读时感觉这文风形同流水账,有点不耐烦,但越到后面吴军老师的思考见地越显深厚,读完之后有种余味无穷的感觉。吴军老师,IT行业的领军人物,IT行业高速发展的见证者。从专业的的角度,告诉读者他眼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并试图告诉读者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读完后,几点让我映像深刻:

一、硅谷并非十全十美

对于硅谷,我以往粗浅的认识:中学地理课上讲到硅谷是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那里景色优美,那里有许多世界著名公司,那些公司的福利待遇好到不敢想象。听说过亚马逊能员工可以把自己的宠物带到公司里一块上班;苹果公司会报销公司员工报名的兴趣班费用。作为外人看来,硅谷是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然而吴军老师在书中透露,自己在谷歌工作时,常常工作到凌晨2点,凌晨2点时把写好的代码提交给他的上司,而他上司会对他提交的代码做些审核,比他工作还要更晚些。作者把这称之为“硅谷的嗜血性”。反观我自己,被“这是一个普通人快速崛起的时代”的理念所灌输。多接触牛人、参加付费培训、付费听讲座,这些在我眼里都是快速提升自己事半功倍的方法,似乎用对了方法加以努力就能事半功倍。可从吴军老师的描述里,方才领悟,即使接触牛人、付费买知识服务是高效的学习方法。要想变得优秀、变得出类拔萃,仍然靠的是刻苦,玩命般的努力。同时也似乎领略到高处不胜寒,没有哪一种成功是得来容易的。

二、怎样面对失败,甚至惨败?

硅谷是创造奇迹的地方,见证了许多公司从无到有,从0到无穷大,但是硅谷创业不成功的公司要比创业成功的公司多得多,硅谷的竞争可以说是惨烈。我不禁想到,人们更可能记住奥运金牌获奖者的名字,而忘记银牌获奖者的名字。可即使奥运会赛场上拿不到名次,进不了决赛的运动员,也是某个国家最高水平的运动员,除了能在奥运会上一显身手的运动员,肯定还有广大默默无闻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同样拼命的训练,可功成名就的名额永远那么少,更有甚者,有些运动员因为日常训练受伤,甚至致残,他们又该怎么办?那些因伤、因残而退役的运动员,他们又该怎样面对以后人生?

我希望自己成功,却害怕失败,乃至忽略失败。坦然面对失败,这并不容易。人一生当中,无论怎么逃避总会遇到些失败,想要成功,首先从接受失败开始,学会从惨败中挣扎起来。

三、经济危机

上次的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蔓延到全世界。我记得那段时间,我妈老是抱怨物价飞涨,超市里一桶色拉油都要100来块钱,而与此同时工资水平并未明显提高。为了避免经济危机,政府是严守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媒体过度报道,更让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吴军老师回顾过去几次经济危机,却得出了经济危机能淘汰掉落后产业,给新产业腾出资源、腾出市场,经济危机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经济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经历经济危机有其必要的。

以前我认为“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肤浅,现在我倒是有三分认了。相较于我周围的人来说,我应该比他们多懂了一些道理,但我并没有因此过得比他们好多少,如果碰上些意外疾病,谁过得好与不好,还真不好说。但从经济危机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来看,不断学习也是应对未来危机一种储备。

书中还有一些我仍然想不明白的地方 :

1.为什么美国华尔街的态度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这么大,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作者没有讲清楚。放在中国,似乎没有哪个金融机构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强烈的影响。

2.书中指出了移动支付是腾讯新的增长点,并没有指出腾讯怎样通过移动支付赚到钱,我琢磨不出来腾讯怎么靠移动支付赚取利润,现实倒是腾讯为推广移动支付贴现的力度倒不小。与之相对的,支付宝大规模补贴用户推广其移动支付,我倒觉得可以理解。这相当于花钱买用户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能更准确的了解商业行为,更准确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能更精准的推销他们的产品与服务。

3.谈到了国内的云计算,只是指出了国内云计算发展混乱、炒作概念,并没有给出相应的事例做详细的说明。别的公司我不是很清楚,国内的BAT都涉足云计算行业,各自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服务。像阿里和腾讯已经是比肩亚马逊和脸书的互联网公司了,前者要是在云计算领域落后后者太多,显然说不过去。何况,吴军老师是云计算领域的专家,这么草率的评价国内云计算行业,显得有些别有用心。

综合来看,这本书,挺值得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浪潮之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