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读书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收获。
我读《左传》,觉得这是一本传授政治智慧的书籍。站在“为政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会有不同的收获。
比如《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为政者要有城府,善于掩饰;《周郑交质》讲的是国家之间要讲“信”;《石碏谏宠州吁》讲的是要重视接班人的培养;《郑庄公戒饬守臣》讲的是要有长远的眼光;《臧僖伯谏观鱼》和《臧哀伯谏纳郜鼎》讲的是“为政以礼”。
《季梁谏追楚师》传递的政治智慧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政者”要胸怀万民,于纷繁复杂的现实利益之中看到民众的利益需求,并以实现这些利益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基础。
1
故事先从楚武王讲起。
公元前741年,楚武王熊通杀侄自立,他一生征战,开疆拓土,僭越称王。在位51年,带领楚国走向强盛。
楚国作为南方的“后起之秀”,令中原诸侯惧怕。周天子也早看到了楚国的野心,为了防御楚国向北发展,周天子在江汉地区分封了诸多小诸侯国,被称为“江汉诸姬”。
如在南阳盆地、实力较强的申国,在盆地的南边还有权国、邓国、谷国等;在大别山中则有随国、唐国、息国等。
当时,楚国占据江汉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南边是比自己更加蛮夷的蛮夷之地,东边是大别山、西边是鄂西山地,都不适合耕种。
那只能向北发展!那冲突就不可避免。
楚武王首先选择了攻打申国,毕竟下盆地比爬山更轻松,但失败了。回师途中,顺手灭掉了权国,将其设为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
接着,楚武王转向东侧的大别山,盯上了随国。本文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2
“楚武王侵随,使薳(读伟)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率军攻随,派薳章去要求议和。军队扎在瑕地,等待谈判的结果。随国派少师来主持议和。
楚武王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文章的第一次对话开始了,在楚国君臣间展开,也为季梁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
楚国令尹斗伯进言称,我们对汉水以东的国家的军事行动效果不好,是因为他们总能够团结起来的结果。
我们得拆散他们,才能从中得利。随国是他们的老大,如果随国不去团结其他小国,就可以打破他们的联合,就可以各个击破。关键环节是让随国骄狂!
现在机会来了,来议和的这个少师一向狂妄,把我们的军队摆出个窝囊的样子,使他更加骄狂起来。
好计谋,如果能成功,楚国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而随国则骄兵必败。
这里称武王为“楚子”,因为斗伯比是武王的叔叔。这一细节可以感受到文章用字之讲究。
马上有人来泼冷水了。
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
熊率且比说:“随国还有个季梁哩,这有什么作用?”
引出了本人的主人公季梁,说季梁能够轻松的看透这个计谋。透露出季梁是个有能力的人。
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斗伯比说:“以后会有用处的呀!少师很得国君的宠信啊。”
斗伯比熊率且更胜一筹,有更长远的眼光,他的计谋在当下起了作用,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也继续发挥了作用。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于是楚武王故意损毁军容,接待少师。少师回去,果然请求追击楚军。随侯将要答应他。
3
季梁正式出场。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通过读前面几篇文章,我们发现劝谏的开始就会提出核心观点或者判断的标准。
季梁一上来就指出了当前的形势:楚强我弱,少师看到的“楚弱”,只是楚国的策略,目的是诱使我们追击他们。
小国所以能抗拒大国,是因为小国得道而大国淫暴。什么是道呢?就是忠于人民,取信于鬼神。国君经常考虑如何利民,就是忠。祝官史官老老实实向神灵祭告,就是信。
4
但如今的随国是怎样的呢?
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如今百姓在挨饿而君王纵情享乐,祝官史官却在祭神时虚报功德,我不知道这样如何能抗拒大国!
即如今随国不“得道”,所以我们不可能打赢楚国。
公曰:“吾牲牷(读全)肥腯(读图),粢(读资)盛丰备,何则不信?”
随侯说:“我上供的牲畜毛色纯正,膘肥肉壮,祭器里的黍稷也很丰盛,怎么不能取信于鬼神呢?”
随侯在辩解的时候耍了一个小聪明,直接忽略掉“上思利民”,而在“祝史正辞”方面发力,认为自己诚心祭祀,能够得到上天的保佑。
5
接着,本文最经典的话从季梁口中说出来了。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人民才是鬼神的主人啊。圣明的君主总是先把人民的事情办好,再致力于祭祀鬼神。”
随后,季梁对“博硕肥腯”、“洁粢丰盛”、“嘉栗旨酒”三个词背后蕴藏的意义一一指出,认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体现了国家的生产能力、百姓和睦、人民拥有美德。
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yīn)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农业,使人民有教养、相互和睦,用这些(而不是其他的猪羊牛头等祭品)来祭祀天地祖先。百姓和睦,天地自然降富于随国,这样,采取行动就会取得效果。
概而言之就是,只有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教化他们,凝聚起他们,这样的国家才有力量,神灵自然会保佑。
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如今,百姓没有凝聚起来,鬼神的保佑没有“现实的载体”,再丰厚的祭祀也没有,是得不到神灵的赐福的。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您还是先整顿内政,和周围兄弟之国亲密友好,也许可以避免灾祸吧。
这不就印证了最开始斗伯比那番分析,汉东之国不好处理,就是因为他们团结。
而季梁的分析,正是劝谏随侯先团结国内百姓,再团结周围国家,共同对付楚国。这样才能赢得生机。
最后,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随侯感到恐惧,于是整顿内政。楚国不敢侵犯它。
随侯并非是认识到百姓的重要性而“修政”,而是因为“恐惧”,因为现在鬼神不保佑随国。
现实中,本次战争的结果并非“楚不敢伐”,而是随国主动求和。楚武王对随侯说:“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请随侯帮忙,奏请周天子为其提供一个更高的爵位。
随侯答应了,武王撤军。等了两年,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周天子不同意擢升其爵位。武王恼羞成怒,自行称王,并给自己加谥号“武”:周的开国国君是武王,我也是武王。
随后,楚武王召集周边诸侯会盟,随国不至,楚国再次兴兵攻随。随侯果然如斗伯比所言,宠幸少师,朝堂混乱,国力衰减,被打败,被迫与楚订立盟约,服从楚国。
14年后,楚武王第三次兴兵攻随,死在征途。
6
第一个要分析的是季梁。
这个故事里,主角一定是季梁。他透过纷繁的祭祀仪式,看到了神灵背后的“人”,把神灵的保佑与百姓支持两个不同的事务凝合到一起,合二为一:信神灵即要保人民,“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组织起人民”,才能形成“战争的伟力”。
这一思想即便在两千七百多年以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第二,我想说的是楚武王。
在这个故事里,他的戏份不多,就像个“工具人”,一句话没说,但却有值得学习的闪光点。
出场就是他带人攻打随国,派人谈判,听斗伯比献策,按斗伯比的计策落实。
而其中的闪光点是:善于听取建议。
第三,就是随侯。虽然在故事结束之后,他最终宠幸了少师。但就在这个故事中,展现了他对局势的良性判断。
在于季梁辩“上思利民、祝史正辞”两个观点时,他自觉的只辩了“祝史正辞”,那“上思利民”呢?他避而不谈,说明自己也清楚这点做得不够好。
听完季梁的分析,他“惧而修政”,能够听谏。比之鲁隐公和鲁桓公是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