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我到底要怎么做,他们才会高兴?”|你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的吗?

前段时间同学聚会,发现以往最活跃、最注重形象的盼盼像一朵即将凋谢的花,面对着什么话题都没有生机。

问及原因,她回答说:“以前上大学的时候,爸妈总觉得我还小,应该注重学习,就逼着我跟在一起很久的男朋友分手。现在毕业两年,爸妈觉得之前的民企工作不够稳定,就极力要求我辞职考公务员。我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从职场离开,回家之后,爸妈又觉得我应该谈个男朋友,甚至是时候带回家看看,准备结婚的事了。”

“可是,我这个男朋友刚交没多久,年龄比我小,玩心也重,除了正常的上班工作,就是想着怎么去旅游,怎么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虽然我不反对,但很多时候还是想要更稳定一点,还是很希望他就是那个可以和自己走完一生的那个人。只是很多时候跟他聊起这样的话题,他都很快跳开,像受伤的刺猬一样,碰不得。我还得想办法哄着他,让他知道我其实不是在逼他结婚。”

“这些事情憋在心里,也不知道和谁说。就好像我无论怎么做,总会有人不高兴。可是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都开心,让自己也能喘口气呢?”

我看着她,只回了她这样的话:“在这些关系里,你在哪?你的感觉被人在意过?尊重过吗?”她不说话,低下头,哭了。


人是社会性动物,从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到弥留时最后一眼不舍,我们都在与不同的人产生交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里生存。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穷尽一生去研究和学习的课题,只是若是不清楚自己在一段关系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很容易陷入“活在别人的人生”的困境中,迷失自我,还难以自拔。

如果你也像盼盼一样,我只想告诉你:别活在别人的人生里,你倾尽一生,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每一段社会关系中人类内心最深层的需求就是“安全”

据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John Bowlby理论分析,当人类还处于需要捕食来维持种族生命的时候,在发现真正的危险时,孩子都需要一种机制来使自己和能够给自己提供保护的养育者紧挨着,以此来增强自己存活下来的机率,并感到安全。

而这种机制,因为不同婴幼儿各自所处环境、所做出来反应受到父母的反应方式的不同(Schmitt& others,2004),也逐渐发展成为以下四种不同的“依恋(attachment)”类型:

1)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面临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如果知道母亲在场,他们就会很舒适地玩耍,快乐地探寻这个陌生的世界;如果意识到母亲离开,他们就会开始紧张;当看到母亲回来,他们会先跑回母亲的怀抱,抱住她,再重新回到环境中进行玩耍(Ainsworth,1973)。

具有这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长大后,会很容易与人亲近,也不会对别人产生过多的依赖,或者在被抛弃后感到过多的苦恼。与他们相处,总能感觉到舒适、稳定,是能令人感到满意的状态。(Feeney,1996; Feeney & Noller,1990; Simpson & others,1992)。

2)不安全依恋insecure attachment):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具有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因为从小就没有与母亲过多的接触,所以不会对母亲的分离或者回归产生太大的情绪波动。

而这类型的成人也很少投入亲密关系,甚至会下意识地拒绝亲密关系。他们要么总会感觉到别人的靠近让自己很不舒服,要么就过度地强调独立和自足,随时保持在一种不需要别人的状态(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

与他们交往,你总会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好像自己怎么做都没办法融化他们心底的寒冰,打开封印着他们世界大门的锁。

3)不安全依恋insecure attachment):矛盾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

这一类的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他们渴望母亲的存在,希望她们能够给自己给予安慰,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与母亲接触,每一次与母亲亲近都会感觉到苦恼。就像是自己明明知道母亲是对自己好的,可是因为自己很多需求都不被母亲理解,也无法得到母亲及时的帮助,内心的需要迟迟得不到满足,所以总是很矛盾,内心充满了不安。

这类成人总是缺乏信任感,很多时候会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与好奇心。若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被人所批判,他们很容易激动,陷入极度的低落或者愤怒(Cassidy,2000; Simpson & others,1996)。

4)紊乱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

据Ainsworth、Main和Solomon的研究发现,这一类孩童因为自身对母亲等依赖对象的感情很不确定,内心总是犹豫和徘徊,所以在与母亲分离或者重聚时,总会觉得不知所措,进而表现得很不合常理。

他们情绪与行为很是反常,也极为不规律。在其长大之后,尤其是17岁以后,很可能会发展出高水平的神经病理和各种临床障碍,进而影响到社会安全。


以上四种,除了能够顺利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能够在长大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足够自信、在社会生活中保有自己前行的节奏、甚至能坚定践行自己的想法外,其余三种都因自身早期情感需求没有获得足够、及时且正确的满足,内心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极度的不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的表现,多数体现在:

1)对外界人事物极度冷漠,只要对方满足了自己的需求,随即就会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随时可以抛弃,甚至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

2)渴求得到别人的认可,总是将自己置身于“他人对自己的需求”里,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人生中的多数决策都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稍有不慎,都很容易偏离自我期望的轨道,产生自我实现与他人关系之间的割裂感,进而感到痛苦。


二、为什么总想从别人的认可里获得安全感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既缓慢又快速的。缓慢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这个瞬间的自我躯壳当中,身边所有变化的呈现都显得极为微小和缓慢,我们的肉眼甚至没有办法意识到。可与此同时,整个世界变化进程又极为快速,消息更迭的速度总让人们感觉跟不上时代,原本与自己现阶段无法达到的卓越人生案例一遍又一遍地呈现,自己似乎一直处于一个落后状态,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

这种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人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人生的挫败,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无力感,从而陷入一种难以追溯和解决的焦虑当中。

这种焦虑感会让个体感觉到极致的不安,所以总想着能够抓住点什么,让自己感觉有个依靠,让自己的内心感觉“其实自己还没有被社会所抛弃”、“我还是有人认可的”。

于此,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自我立场不够坚定的个体来说,他们的内心就很容易受到以下两种类型渴望的影响:

1)信息性影响(information influence):希望自己可以准确无误,做出在特定情境下的正确反应。

2)规范性影响(normative influence):希望可以被别人喜欢、接受和支持。

但是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所做出的事情是足够准确,并且受人喜爱的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跟随自己信任对象的做法,或者是采纳大多数人的行为和意见去做,也就是从众(conformity)。

也就如此,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容易按照别人的意愿,接受一个社会角色,或者是屈从于社会规范,以达到从众于社会期望、期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接纳或喜爱等目的(Richard J. Gerrig & Philip G. Zimbardo,2003)。


三、满足了别人的期待获得了别人的认可你就一定会感到满足吗

据Turner、Pratkanis的研究表示,群体决策或群体意识并不总是以正确为目的,所有决策的结果还会受到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和群体盲思(group think)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与个体单独决策相比,群体更倾向于做出较为极端的决策,如过于谨慎、或过于冒险。

【例】群体初始目的趋向于保守:

主持:官方评估方案一有些危险,但一旦成功的话,会有很不错的表现,建议我们可以斟酌后再执行;方案二虽然稳妥,但是最终所得结果可能会比方案一差一些......

其他人:方案二/方案二/二......


群体盲思(group think):决策群体一般会过滤掉少数人支持或者是不喜欢的观点,来使得整体最终的决策保持一致,特别是让它与领导者的见解保持一致(Irving Janis,1982)。

【例】众说纷纭:我觉得A/B/C都很不错。

领导者:我觉得A最好。

主持:我投A。

其它:A。


换言之,在群体决策时,群体的大多数其实只是会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群体目的而服务的,可这不代表着这就是对的,或者一直是对的。

举例来说,多数中国式父母对于成功人生的定位还一直停留在“公务员”“老师”“朝九晚五”“双休”“儿女双全”等等内容之上,可是这到底还跟得上时代?还能跟多久?不得而知。毕竟我们的父母也只是在大多数人所形成的观念中,选择了相信和跟随这个群体意识而已。

这本无过错,只是如果你的个人意愿与周围人所坚持的观念不一样,甚至在群众决策时,你根本就没有表达的机会,那你最好想清楚:你是否愿意为了满足周围人的期待为了表现得和身边人保持节奏一致甘愿选择放弃自己的想法只按照别人的要求来生活

如果是,那你就坚定地选择放弃,走别人给你安排的路就好;如果不是,那你最好先做好“被人讨厌”的准备。


四、选择做自己就要清楚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的你只活在你自己的人生里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自己选择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但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活在自己人生里的自由。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剥夺。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活在自己的人生里”,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正确认识与身边人的关系正确评价自己:别人批评你、离开你,不一定等同于“你这个人很糟糕”。

每个人活在这个社会上,总是要迎合一定的社会规则去行事和表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使自己主动表现出符合不同场景下的行为模式,主动表现出我们的社会角色(social role),是一件正确且寻常的事。

但是我们在不同场景下所接触到的人,他们对于我们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的老板期望你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希望你能按质按量完成公司所交代的工作;你的朋友期望你是一个体贴的好友,希望你可以在Ta难过时给予宽慰;你的父母期望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希望你可以在他们寂寞时陪伴左右......

不同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要求不一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认清楚自己在每段关系中的定位然后做出符合这个定位的行为即可

你不必去担忧,也不必去烦闷,做好你自己应该做的,就已足够。

如果与我们同处某一段关系中的对象立场发生了改变,他们对于我们的要求也会产生相应的调整,这一切都是正常现象。如果这样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是让对方直接选择搁置这段关系,那也并不代表着“你以往所做的事情毫无价值”、“你的存在已经没有必要”、“你根本就是个废物”......

这仅仅只能说明你们双方因为立场、目标等内容的不同,所以需要调整彼此的相处模式,仅此而已。

人类社会,人来人往是最寻常的事情,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认清与选择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认真去生活即可。

2)尊重你自己的感受:你的每一次情绪都值得被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因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接触的事物以及不同的经历等,对于同一个事物可能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认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有人一味地批判你的认知,挑战你的极限,逼迫你在自我的原则问题上一味地让步,你就应该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去告诉对方,你对这件事的真实态度和想法。

不要用“我以为......”来为对方对你的冒犯行为进行解释,更不要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这样你的情绪只会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和解决,甚至还可能让你陷入一个情绪困境当中,越陷越黑。

不要恐惧被别人讨厌,你要知道你根本没办法照顾和取悦到所有人。你要相信你一生的由始至终只有自己,就连你父母也不例外。

记住,不是所有的“为你好......”都等同于“你这样真的好”,尊重你自己,表达你自己,别人才会开始理解你,也才会明白应该怎么去爱你。

3)理清楚你自己的想法:显化想法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它以合适的方式执行它。

如果你一直有着一个想法想要实现,却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时,我建议你这样做:

(1)不要让它受到任何情绪的影响,也不要让它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加工,先按照实际想法写下来,一字一句写下来,让自己的期望或疑惑显现在眼前。并在写的过程中理清楚自己的思绪。

(2)看着所写内容,思考就是你当前最疑惑或者是最坚持的想法吗?还是你希望通过解决它,来解决另一个问题?

(3)找到最根本的自我需求所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实现它或解决它的最佳计划。

(4)在不影响自己生存条件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做出改变。


也许一天两天没有什么变化,也许一周两周也不会有大的转化,但只要你坚持下去,你怎么知道结果就没办法如你所愿呢?

别活在别人的人生里了,爱上自己吧。

你永远不只是旁人眼中的一颗凡尘,你自身就是一个小小宇宙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176】“我到底要怎么做,他们才会高兴?”|你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