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宁思珂老师的“适时清零,积极践行”,作为跨年盘点的标题。
在此,就2020年,遇到的人、做过的事,简要回顾。
A关于家庭
今年家里最大喜事当属小妹婚事。扎帅哥五一陪伴老商前往上海与亲家会面,国庆又自驾往返五河,事无俱细,操心劳力,不愧家中顶梁柱。N处细节折射出更多品质:工作任劳任怨忠于岗位,闲赋在家践行每日乒乓陪练承诺,和青春期儿子相处,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只要有空坚持陪我夜跑,没有华丽言语,举手投足间传递着稳定和安全感,他有极强时间观念和规则感,永远活在当下,淡泊名利,重视亲情,生活简单,轨迹清晰……人家原本如此,只是我从前缺乏慧眼,婚后16年才看见。
儿子温暖幽默有弹性,正义感十足,有个性主见,兼具口才和情商,我们两个大人时常处于下风,越发不敢小觑,自豪见证他的点滴成长。今年步入初三后,愿意用劳动换取报酬供自由支配,在金钱上有了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意识,学习上能够时常反省自己,主动订立目标激励自己,自觉练字……他悄悄送给扎帅哥的生日礼物,让我感动和欣喜。扎帅哥曾经给我下达过一个命令:孩子还能在家吃几顿饭?一定要保证早饭和晚饭质量!这一年里,每天晚上,我俩一个重要任务是挑选次日的奶和面包。为了后勤,今年8+1研修次数屈指可数。
B关于个人
向前一步的尝试和挑战
4月23日,在新华书店完成世界读书日的好书推介活动,跨越了镜头前的紧张。
4月25日,进行了首次公益网络直播讲座,因为网络信号原因,重新录播上传。
5月18日,启动学生“蛋壳”心理成长小组活动,活动持续一个多月,共带领8次,积累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经验,也看见了提升空间。
9月8日,参加河南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选拔赛,原本抗拒的我因为老翟的一句“逢先必争”而接受,高强度准备3天,临场遭遇意外,应对和放弃之间,选择了挑战。利用赛前间隙,紧急补救,凭借5张照片完成比赛,虽未获奖,但被破格提名参加省级比赛。从此这个项目有了一个正式名字“1.1公益心理课堂”,取意:工作之余再额外多做一点,常规之余再创新一点,平凡之余再努力一点。
10月17日,有幸在恩师奉献过的北海中学,和老师们进行面对面交流,收到一位老师兼家长的真诚反馈。事后不久,得知恩师罹患重病,和母亲前去探望时,那个突然瘦削的脸庞让我瞬间泪目,站在床尾不忍上前。她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我在多次人生抉择面前,都采纳了她的建议。那个周末我执意陪护左右,有机会告知自己的近况,表达感恩,母亲特意告假,一直陪伴到恩师出院。
11月27日,听从内心召唤,举办了4期教师心理沙龙。遇见、发现、挑战、品味。从第一期的10%在场到后来的80%、90%,状态日渐松驰,终于打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魔咒,成功将接力棒传到邢宇航手中,感谢英宏、宇航的激励与陪伴,感谢每一期伙伴的信任和参与。
缓慢的学习与写作
3月,开启咨询师之家的技能学习,向心理学界大咖靠近。
8月,参加吴熙娟老师的叙事成长营,开启为期一年的叙事疗法学习,在浸泡中体验叙事的魅力,使叙事生活化落地。
受志强鼓舞年初重新加入写作群,坚持一段时间。发表两篇文章《心理教师“线上专业成长共同体”实践探索》、《风雨来临时---隐喻在心理课上的运用》。因为身体原因,心生懈怠,12月28日决定退出一段时间,12月30日偶遇李冲锋老师的“燃梦计划”,易燃体质的我,决定二次回归,降低自我要求,坚持持续而适度的写作,也开启3年100本读书打卡行动。
C关于工作
格式化教学+辅导+集备
今年启动格式化心理课堂教学,拟将每一堂课整理成清单,追求设计和效果的可视化。
借助《向前一步》为个案辅导增加一个反馈机制。
集体备课,已成惯例,周一早8:50雷打不动,自觉提前实践,现场微型课展示。主题更加延展,质量明显成熟,既有“棒棒”的真诚点赞,也有犀利的质疑提问,更有头脑风暴后的智慧产生。
济源一中心理公众号,在小伙伴们的努力下,更新频率大副提高,内容从之前的活动开展,扩充了课例反思、生活感悟、励志演讲、好书分享等。
3月,打造“疫情防控10堂课”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在搞公益心理热线。有关人士透露,我们本地的热线并不热(此处有插曲),于是在教研室内提出了“兼顾通俗和专业性,以文章传播课程”,策划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10堂课”,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并被多家公众号转载。
为了给课程体系定下基调和模板,我发布了第1节课《你的选择性关注,在哪里》,为了把好10堂课的质量关,我拿出了当年出版的耐心,和推倒重来的狠心。从题目推敲、行文逻辑、深度提炼、措词润色,到公众号发布细节审核,用一贯苛刻的标准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因为沉浸其中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进行反馈、沟通、核对、再修改。这10堂课后来被广东中山、山东滕州、四川宜宾等地心理教师借鉴,将其改编成视频或音频微课。
回报远远大于付出。因为蹭了疫情热度,我被评为一中好人,第一次拥有了被投票的机会。任课老师们那么辛苦的直播,批改作业……所以,感觉拿了不该拿的东西,也感到遗憾,没有抓住机遇掌握直播技能。只好刻意放大此举的公众影响力,在内心安慰自己:它塑造了一中心理教研室的公共形象,再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行走江湖,还得拥有一些自我安抚本领。
4月,实现心理课程全覆盖
复学后,为了做好学生的复学心理复位工作,及时启动了济源一中心理教师的包班制度,带领全体心理教研室的成员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复位第一课的集体备课和教学,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原来的常规课只覆盖了本部学生,今年因为疫后的心理评估,决定无死角全覆盖。在重新整合教师资源期间,遭遇一些阻力,不惜启动强力措施,拿回了工作量分配的主动权,面对急剧增加的学生个体辅导需求,曾经一度加大值班力度,将每天值班教师增加为4人。
5月,心理健康月
策划的第十届心理健康月活动舍弃了一些大型聚集型的活动。受疫情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亲子矛盾被放大和集中呈现,结合学校实际,草拟并出台了《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心理预警机制》,先后召开对班主任和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10月,心理健康普查
韩校长主持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普查会议,规范了学校心理预警流程,强调了每个人的职责,增强了全员负责的意识,各年级顺利完成对接。
11月,探索专业成长共同体
宅家期间,主持“创意心理共同体”项目进行跨地区研讨,事后根据两个月的实践研究,撰写了《心理教师“线上专业成长共同体”实践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后,胆子越发大了一点,11月组建了“8+1成长共同体”进行为期一年的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研究。
PS人物小记:
感谢劳中瑞、龚维维、李文贺老师的热情和奉献,愿意承担群主职责,共同支撑这个项目的一步步推进。从起草招募、前期筛选、意外应对,我们4个人共同穿越了一些困难与挑战。在此期间,每个人都遭遇了自己的议题:关于拒绝,关于界限,关于冲突,关于焦虑,关于过失……4人未曾谋面,关系却日益亲近。
在此期间,每每与中瑞老师通话,无论文字还是语音,永远传递过来的是甜甜的温柔,很多次遐想:这样的人会发脾气吗?她身边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在此之前,我们没有任何交集,我非常珍惜她给予我的信任。
维维老师来自一所特殊学校,我无法想象她的工作画面,觉得那种工作环境一定需要更有情怀、更有温情的教育者。当群主期间,我逐渐感受到了她的担当。因为几次失误,她觉得有愧于我和小伙伴,几度情绪低落,但每每整理心情后,都能果敢应对,我心目的维维老师,微胖,喜笑,声音干脆,爽朗。
文贺做事有自己的节奏,群里某次误会,因为没有联系上她,担心影响大局,急于出面干预,适得其反,感觉一片好心却捅个了窟窿,好在文贺及时共情了我,游刃有余,化解了矛盾。她的弹性和淡定,让我决定完全放手。
目前,这三个共同体已经踏上了有序的研讨之路,我负责策划和阶段性提醒,三个群主按照自己的风格来落地实施。我们畅想了一个中期、远期的FLAG,未来一年,会发生什么惊喜?期待中……
马太效应下的额外红利
今年当了“一中好人”,获得济源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入选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当了两次评委。期间结识了平顶山叶县的教研员朱艳丽姐姐,她的术后笑容仍然印刻在我脑海里,她的建议为我呈现了另一幅人生画面。
2021年FLAG
输入:
叙事成长营
咨询师之家。
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
看家书目《论文》,100本读书计划:
认知行为治疗套书+讲座……
输出:
专题写作:20个清单,20个辅导记录,40个
1.1公益心理讲堂,家庭教育直播讲座2次。
带动:
教师心理沙龙活动,启动所有组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