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点亮社群,放飞梦想!

Community

早在2009年,

查克·布莱默就在《点亮社群》一书中指出:

我们必须认识到,

社群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它可以把用户和企业联系起来。

用最小的投入准确连接目标客户,

用完美的创意实现强大的口碑,以影响目标客户。


社群是一个精神载体,具有共同价值观,

社群有IP,并通过其人格来传递影响;


运营社群的目的,

就是建立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

甚至信仰级别的精神联合体,以及对愿景的期盼。


对于社群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核心价值的创造。

而社群联盟的形成,不仅能整合多个社群的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显性机会和隐性机会,还能引导出更多的边缘性创新。

Community Alliance

社群联盟

每个社群都是一棵独立的树,

众多的社群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片森林,这就是社群联盟。

森林的力量很强大,森林中的所有成员集合在一起,共同吸取养分,共同生长。


一、谁会加入「社群联盟」?

独自苦战的社群主

私域流量KOL

手握无印良品的人

渴望社群变现的人

焦虑转型的小业主

品牌价值运营者


社群有四个特性,

分别是:闭合性、自组织、隐秘性和强关系。

闭合性

顾名思义,社群具有封闭性,

只有在身份认同,兴趣同好的基础下,

才能在社群中更好的进行利益创造与资源分享。

自组织

社群是凭借简单的规则而自行运转的组织,

并没有统一领导层,好比粉丝应援会,是由粉丝自发组织的集体。

隐秘性

是社群诞生的前提条件,

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是被所生活的环境所左右的,

而在进入社群之后,参与者的身份则常常代表着一个人真正的精神追求。

强关系

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

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连接的三个维度:

精神连接、现实连接和数字连接。

拿广场舞大妈们为例,

精神连接

广场舞是大妈们晚年生活的一切,

它是运动,可以舒筋活血,保持健康;

它是艺术娱乐,陶冶情操;

它是炫耀,跳的好的大妈要比儿女事业有成的大妈更受大家待见!

现实连接

大妈们都是附近几个小区的街坊邻居,每日除了跳舞之外,还在生活上有各式各样的交集。譬如,可以一起组团买菜、吐槽媳妇、一起带哄孙子。

数字连接

大妈们不仅互留电话,还都是微信好友,平日里互相给朋友圈点赞,在微信圈里一起挑选跳舞音乐,谁今晚来不了,还可以在群里通知一声。

所以,一个社群的能量值=精神连接×现实连接×数字连接

一些商业化的社群,大部分只是在做数字连接,

这样的社群只是一种粗浅的流量池,

缺少精神连接和现实连接,死掉只是时间问题。


二、是什么催生了社群经济这个概念?

它的理论、案例以及商业背景都是什么?

1. 理论:1000铁杆粉丝和产销者

“1000铁杆粉丝”理论及其作者凯文·凯利。

这句话来自KK在1994年出版的一本叫《失控》的书,

大意是:一个创作者,例如作家、设计师、音乐家,只要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就可以借此谋生了。

“1000铁杆粉丝”的理论的达成,背后有几个重要条件:

1“1000铁杆粉丝理论的关键不在于“1000”,而在于铁杆

2)先有产品,后有商机

“你必须每年创造足够的产品,让你可以从每个铁杆粉丝身上,平均赚取100美元的利润……你知道的,为现有客户提供更多的东西,比找到新的粉丝更容易也更好。”

也就是说:你必须先有足够好、足够多产品,才有可能产生商业变现。

3)和粉丝直接对话

也就是说:他们必须直接付钱给你……

而不是他们向其他中间商那里购买你的产品……


产销者理论

来自阿尔文·托夫勒,他在1980年出版了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

里面他提出了‘产销者’的概念。

他说,未来的很多人,

他们既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

所以叫他们“产销者”更合理。

例如:滴滴司机既是汽车的消费者,又是为消费者提供出行的服务的生产者。


2. 社群经济诞生背景:打破互联网的流量霸权

在互联网刚刚崛起之时,我们认为互联网催生的应该是平等和民主,但当互联网真正崛起之后,我们才惊觉:互联网的霸权要比传统行业更为凶猛。

BAT如一个黑洞一样,

不仅吸附了互联网上的一切产业,

还把触角深入到线下,借新零售实现了真正的O2O

当流量都在BAT时,

所有中小创业者就必须通过BAT们,进行流量采买,才能完成原始积累。

可流量假、流量贵、流量的转化率很低,这成为全行业的痛点。

2015年,所有靠微信赚钱的自媒体发现公众号的打开率在下滑,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粉丝,自媒体们开始将公众号里的铁粉拉进一个微信群里,并组织线下活动,试图和粉丝们保持更多维度、更高频次的连接。

这种社群化营销的方法给了大家启示:

原来,仅仅依靠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欲望,就可以收获用户。

这句话的精确表达应该是:社群,是一种零成本连接的商业模式。

这就意味着蚂蚁们,

不仅有了挑战大象的勇气,还有了一个具体的方法论。

所以,社群经济的最大核聚变能量就在于它可以零成本完成原始积累,它让我们对未来的互联网格局有了更大的想象力。


3. 案例:1000铁杆粉丝+产销者=真正的社群经济

我们看一个社群,有没有真正地形成“社群经济”,

不是看这个社群有没有铁杆粉丝,而是看这个社群有没有真的诞生“产销者”。

就拿小米为例,所有文章在举例小米的社群营销时,常用的描述是:小米先找到100个发烧友,然后聚合成10万人的小米社区,借助这些发烧友的口碑扩散和购买力,让小米成功出圈。

这样的描述没有错,

但却遗漏了最重要的部分:

小米社区的10万发烧友不止是小米的口碑推销员和产品购买者,

他们还是小米MIUI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

也就是说:一个科技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有10万人,而且还不用付工资。


三、如何打造一个社群组织?

如何打造一个社群组织?

我们就向最伟大的社群组织学习。

全世界最伟大的社群组织有:

儒家:社群创始人孔子,社群铁粉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人,

社群核心价值观“仁”,社群书友会的书籍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佛教:社群创始人释迦摩尼,社群铁粉十八罗汉+二尊者,社群核心价值观“空”,社群书友会的书籍有《金刚经》、《法华经》、《心经》、《地藏经》……

九头蛇:漫威世界里最大的社群组织,社群创始人不详,社群价值观夺回世界的统治权,铁杆粉丝Von Strucker男爵、红骷髅等。

以上例子说明:宗教类组织其实就是最典型的社群组织。

例如,佛家的释迦摩尼也是白手起家(零成本连接),靠着自己精湛的佛法修为(优质的内容产品),收割了全世界各国的粉丝(打破了流量霸权),而且佛家这个社区完全是自组织(都是粉丝自行做运营),而且社群活跃、留存率高(每日香火不断,千百年来一直稳健运营)。

如果以宗教模式来看社群建设,

那么我们很容易找到打造优质社群的方法,

分别是:图腾、围墙、教义、法老和群贤。

1. 图腾:找到一个终极意义

任何宗教类组织都有一个图腾,图腾代表一个社群存在的终极意义。

我们在建立社群的时候,应该把社群的价值定位得更高、更远、更大。

就像谷歌公司常说的一样,“Think big !”

有个PPT分享群,下面哪个定位是对的?

A资源共享;B职场充电;C终身学习;D个人进化

ABCD其实指的都是一个群,

但是D显然有更高层级的意义。

“个人进化”这个宏大愿景MTP

不仅可以更容易带动粉丝,也让群主有了更大责任担当。

2. 围墙:主动打造社群壁垒

社群有闭合性特点,对外越是闭合,对内就越发团结。

所以,在社群创建初期,两种方式可以打造社群“围墙”。

1. 可以直接切入一个小众赛道,后期再通过稀释价值理念,进行赛道的扩容。例如小米初期是“为发烧而生”,切入手机发烧友群体,后期是卖“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

2. 主动制造入群的门槛和仪式感,例如:收费、内推、考核等。通过这种方式把社群内和社群外的世界,进行人为地切割。

3. 教义:建立游戏规则

正如佛家子弟要有戒律,

任何社群应该有适合自己的行为准则,但是要注意两点:

1. 教义不等于群通告。不是“不准灌水”、“不许打广告”这些标准,它应该波及到每一位社群成员的生活方式,让社群的准则成为一种生活信条。

2. 教义要简单。复杂的教义只是教条,必须投入巨大的运营成本才能执行。只有足够简单,才可以让社群成员自行运转,让社群自治而不是人治。


4. 法老:赋能一个精神领袖

古埃及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拉神之子,

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命令臣民把他当神一样崇拜。

我用“法老”代指社群的精神领袖,是因为法老这个词有很强的魔幻色彩,对社群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人,是最好的信任背书。

一个合格的社群“领袖”,

不仅代表了社群的价值观,

还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更是每一位学员的人格投射和精神向往。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将走向何处,

没有凯叔的“凯叔讲故事”还能不能成为小朋友们的睡前之声。


5. 群贤:培育你的产销者

“群贤”就是凯文凯利说的“铁杆粉丝”,

他们的作用如同小米的100个梦想赞助商,

是社群的种子用户,是我们的星星之火。

如果说“法老”是一个社群的北极星,

那么“群贤”就是一个社群的北斗七星,

他们在天幕上交相辉映,共同为社群指明了方向。

而“群贤”不仅是找来的,

更是“培育”出来的。

一旦发现了一位真心拥抱你的铁杆粉丝,

社群运营者要做的是:赋予这个人额外的特权,

给与最真诚的关照,让他成为社群的“产销者”。


四、社群思维的商业应用方式

社群商业应用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连接工具、多维变现和产销一体。

1. 连接工具:零成本获客的最佳手段

对于社群,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利用方式,

就是把社群当成一种低成本获客的手段。

例如:你是一个很小的潮服淘店,但是你没有钱购买“淘宝直通车”,更没有钱像大品牌一样采购淘外的流量广告,那么你可以这样做:在微信里建个群,拉进来10几个有购物可能的老客户。

然后,制作一个二维码海报,

告诉几个老客户只要分享到朋友圈,

拉进群里500个人,店铺的潮服就可以打6折。

之后,通过社交裂变,群内会不断涌入新的消费者,再略微加大一下促销力度,群数很快就会到达500人,完成一次社群发起的“团购”。

2. 多维变现:创造多维度的商业收割

社群经济对比传统经济的最大优势是:

它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叉连接,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大理、丽江等旅行胜地,

开了一家连锁民宿酒店,原本你的商业模式就是旅客的住宿费。

但是如果我们用社群思维经营这家酒店,就可能创造新的营收点。

你可以挑选你中意的客户,把他们拉入社群里,

给他们额外的增值服务,例如提供接送机服务,午餐预定服务,导游和导购服务。当你的增值服务形成一定的口碑后,你和用户之间会产生更为牢固的信任关系,你在旅游地也就有了更强的口碑。

之后,你便可以把酒店的空间再度利用起来,

严选当地的特产进行贩卖,

例如:酒、茶叶、水果、饰品等,

并贴上你酒店的牌子。

你可以不断地根据当地的旅游产业,去衍生酒店的产业链。

于是,酒店名成了IP,酒店空间成了卖场,社群成了孵化一切的创业空间。酒店的营收不再只有住宿费,而是形成了多维度的商业收割。

3. 产销一体:社群经济的终极追求

因为社群是一种强关系,当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维度、更高频次的连接之后,最终将会催生信任关系和情感依附。

好比卖菜大姐,她是你邻居,你俩平日抬头不见低头见,

这位大姐多半不会对你缺斤少两,

如果哪天你买菜忘带雨伞,大姐还会特别热心地塞到你手里一把。

社群能量=精神连接×数字连接×现实连接

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公式:当社群用户之间发生了三种维度的连接之后,消费者和社群组织之间就变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利益、荣誉、耻辱……这些感受都将彼此共担。

于是,原本是消费者的他,变成了你的推广者,又变成了“产销者”,不仅帮忙推广还协助你卖货、帮你打磨产品,开始融入社群商业的各个环节。而社群运营者要做的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加速消费者向产销者进化。

 

五、吾辈中人,躬身入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拾薪者”,

都要往篝火上添柴加薪,让篝火熊熊燃起,

围坐取暖、把酒言欢、叙讲神话。

中国产业链的流向正在逆向重设,

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公司模式将会被社群业态取代,

能够根据终端消费者的情感、兴趣和想法,

去共同聚合设计、寻觅、转化产品的社群主、UP主、意见领袖、

新锐设计师将大量涌现并逐渐成为市场主导者。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我想加一句,这也是黑天鹅层出不穷的时代……

——小猪配齐

202069日于松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