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遇见各种“yes butter ”.
“yesbutter”指习惯于自我设限,常常说“我知道,我明白……但是……”。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总是做不到呢?
在背后操纵这一切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或“思维定势”或“心智模式”。
它的名字真的很多,但内核都是一致的。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说:“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就好像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它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的最深刻印迹。
当然,盲目自信或冲动行事并不一定更高明,但是“等待成本”往往更高。(这也是一种yesbuter )
要怎么打破这种阻碍我们行动的思维定势呢?
《拆掉思维的墙》中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作者是古典。
这本700页的书(微信读书)中着重提到了安全感,幸福感,如何应对不公平,职业规划、人生价值等。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生活从来都是一个需要不断选择的过程。在每一个岔路口,应该遵循怎样的标准行事?
01 安全感
要记得安全感是自己给的,不能从别处去求。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内在的安全感,但是内心又迫切被需要,我们只好慢慢地转向外界,寻求外部的寄托。这让我们的自信完全被摧毁,恐惧开始滋生,因为我们内心的潜意识深深知道:外物是无法完全掌控的,而我们又无比依赖这些东西。
这种想法让我们活在双重的煎熬当中:既不相信自己,又随时害怕失去。我们终将被奴役,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启动安全感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吗?就是你的自信。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一、小范围地冒一冒险
特蕾莎修女说: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
在安全的环境下,小范围地冒一冒险吧!这是一个对你那些“思维之墙”很好的试探,看看它们是不是只是看上去坚固,其实虚弱?
二、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要害一个人,让一个人恐惧、没有自信,就给他提供一个无须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安全感,这实在是太有效了。据我所知,很多父母亲就是这么干的,相当有效。
远离那些让你容易获得安全感的事情!包括一对过于关心你的父母、一张可以任意刷的卡、一个不会犯错的任务和一个养老般的工作。那会驯化你成为安全感奴隶!
三、珍爱生命,远离恐惧
少看一些凄惨的电影、恶俗的电视剧和惨淡的杂志吧,也少和那些没有安全感的人待在一起。他们就好像垃圾车,里面装满恐惧的信念。
接近那些简单快乐的人,看看那些干净明亮的电影和书籍,做一些无缘无故的快乐事情。
站在阳光里,你会慢慢晒走黑暗。
四、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1.把你最恐惧的事情仔细写在一张纸上,至少要写10条,而且尽可能的详细,要到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再多为止!
2.找一个信任的人,或者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做你的恐惧保险箱。把这张纸叠好放到这个地方,确保没有其他人知道。
3.告诉自己,我担心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但是我要去做我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要先把我的恐惧安全地存在这里!等我做完以后,我会回来取走我的恐惧。
4.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心里舒服很多,然后大胆地去做吧!
5.回到你的保险箱,看看有多少担心发生了,有多少没有。
五、做成功日志,你就成为牛人
六、面对恐惧,触底反弹
当故事一旦被讲出,过去的事情就会被烫平在生命的衣服之上,不会像空中的幽灵一样袭击着你。
在一次职业规划的工作坊上,来自台湾的黄素菲老师这样说。
这是消除恐惧的最后一招,也是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恐惧底线,然后去面对它。
按照《面对恐惧,从容面对》(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的说法,恐惧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比如说很多人害怕公众演讲,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你发现,自己真正害怕的不是公众演讲,而是怕讲砸。但是在最深的底处,你真正恐惧的不是讲砸,而是自己没有能力面对讲砸的状况。那才是你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与恐惧。
必问自己的两个触底反弹问题。
如果我失败了,新来代替我的那个家伙,他会怎么办?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去做呢?
02 职业规划
纪伯伦所说:“There is a staying in my going, there is a going in my staying. ”
在每个开始中都有过去,在每个过去中,都有开始。
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灯。你永远只能看到你所在之处的一百米处,一百米开外的地方到底怎么样你并不清楚。你能听到很多传奇和故事,但是无法做确切的计划。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你需要精细的计划;在你听说的范围之内,你需要大方向的规划;而在那些你连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因为你等待的成本,远远高于你穿越的成本!
西方人说: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to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而是用来穿越的。
穿越也许会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损失。
《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菲奥里在书中写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
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但是要记住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能够等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给自己一定观察和思考时间,不然很容易陷入“开始 综合征”。有些人喜欢制定各种各样的长期计划,但是很少能坚持下去。为了平衡这种失落,又不自觉地陷入新一轮的计划里,却很少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不努力坚持一下。
懂得适时放弃是智慧,能够一直坚持是能力,而行动却是改变现状最重要的一环。
并不都存在最完美的时机,如果你等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何时开始,不如现在开始。
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
03 人生价值
罗素说:“孔雀是世界上最温顺的鸟,那是因为每一只孔雀都认为自己是最美的。”
成熟的人,总是能够坚定地做自己,也就能够温柔地面对这个世界。
身不由己的人内心充满各种负能量,总是很焦虑、郁闷,愤愤不平。
什么是成长?那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
你能够感觉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棵橡树籽,无须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
这颗种子就是我们的价值。
我们总是混淆两个概念,一个是价值,一个是价格。
一件事情有价值,也有价格。价值来自于内在系统,价格来自于社会系统。
一旦你开始用金钱来代表成就,用价格来代表爱情,用秤来称感情,生活的幸福被你毁灭,是理所当然。
今日心理上有一篇关于幸福和成功的爆文,关于“如何活出自己的价值”。
无数心理学实验和社会调研证明,要想拥有幸福、快乐和成功,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并努力去实现。
很不幸,无价的价值常常被有价的价格遮住,让人无所寻觅,可是心一直都知道在那里。
找到那些能够让你真正投入的事情,那就是你兴趣所在。
心理学认为,快乐来源于“紧张感的释放”,一旦一个需求已经完全被满足,紧张感就会消失,快乐也就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了持续的兴趣。寻找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你幸福一辈子。
如果你害怕失败,不如想想最坏能是什么结果,自己是不是能够承受。
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1.尝试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的。
2.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
3.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
4.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带来快乐。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你内心对后果的担忧,投入一些呢?
以上。
明日分享的书是《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