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如果读者认为你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你表达思想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

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先从金字塔的最顶端开始,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最重要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先以逻辑方法将概念或思想分组,再找出其逻辑关系,将一个分组抽象概括成一个概念。

检查你将思想分组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你是否能够用单一名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读者会将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分组和总结概括,以便记住。
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已经事先进行了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呈现,读者就能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1.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首先你必须梳理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 序言的叙述方式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既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所作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性思想组合中的思想互相关联,你可以用同一个名词表示组中所有思想,如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等。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序言的结构

序言的开头应向读者说明“背景”(situation)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情,可称为“冲突”(complication),使读者提出(或将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answer)的“疑问”(question)。

这3种子结构(即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横向的演绎或归纳推理、讲故事式的序言)能够帮助你找到构建金字塔所需的思想。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

  1. 提出主题思想。
  2.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思考:

  1.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1. 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

序言应当介绍4要素:

  1. 介绍背景(S, Situation):读者熟悉某些内容 ,以通过背景说明冲突
  2. 指出冲突(C, Complication):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并引发读者提出疑问的因素
  3. 引发疑问(Q, Question):读者的疑问
  4. 给出答案(A, Answer):解决读者疑问的内容

最好永远不要用“背景”或“介绍”作为某一章节的标题,因为这种标题所含的信息与其他标题所含的信息肯定不在同一个抽象层次上,或者说抽象的程度不同。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

序言的常见模式

多数文章的目的是告诉人们在某种情况下应采取什么行为。在商务文章中最常见的4种模式如下:

发出指示式:“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

  • 冲突(C)= 需要你们做Y。
  • 疑问(Q)= 我们如何做Y?
  • 背景(S)= 我们打算做X。

请求支持式:“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 冲突(C)= 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XXX。
  • 疑问(Q)= 我应该批准吗?
  • 背景(S)= 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解释做法式:“我们应该如何做”

  • 冲突(C)= 还未做好做X的准备。
  • 疑问(Q)= 如何做好准备?
  • 背景(S)= 必须做X。

比较选择式:“我们应该做什么”

  • 背景(S)= 我们希望做X。
  • 冲突(C)=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做X的方案。
  • 疑问(Q)= 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
  • 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

在演绎过程中,每个思想均由前一个思想导出;而在归纳过程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需要完成3个步骤:

  •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演绎推理也可以是以下3个步骤:

  •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 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你进行演绎推理时,推理过程的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的评述。

归纳推理

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的名词。

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1. 确定前因后果关系——时间(步骤)顺序
  2. 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组成整体——结构(空间)顺序
  3. 将类似事务按照重要性归为一组——程度(重要性)顺序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字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