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漫记

图片发自App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是沈从文《边城》开篇的一段文字。这次旅行,因要去游览凤凰古城,就又带了一本沈从文先生的书。原本打算在火车上静心看一看书,可书看了没几页,火车上的一天一夜倏忽一阵,很快就过去了。

对沈从文先生的喜爱,是从《边城》开始。《边城》的创作起因于青岛崂山,这也是我喜欢的一个外加因素吧。一次次读,一次次让人感到丝丝的伤感。勤劳的爷爷、纯朴的孙女翠翠、善良的大老天佑、英俊的二老傩送,还有忠诚的黄狗,热心的老马兵……《边城》不只是一部描写爱情小说,更多的是关于亲情感情的诠释和善良普通人的悲剧。我喜欢读沈从文那些有着浓郁湘西乡土气息的小说,柏子、龙朱、萧萧、三三、贵生……,这些都是沈从文作品里的人物,他笔下的主人公中一点点化成美丽的风景,让我了解了边城的湘情苗韵,了解了瑰丽而又浪漫的湘西山水人情,同时也把我带入对凤凰古城的向往之中。

从芙蓉镇到凤凰,大约2小时车程。大巴像一部坚强的装甲车一样,在湘西的深山老林里迂回前行,钻进钻出。从车窗往外望去,裸露的灰褐色的层岩山石一层层交叠,就像是用巨石板、巨石块严丝合缝般垒起来一样,大自然把最有力量的作品展现给了我们。因雨水的充沛,山上的植被非常丰富,使张家界地区的群山更加秀美,也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幽邃。我们就在郁郁葱葱的山谷中穿梭。车在山间行驶时,车窗外不时掠过的苗家山寨,村头牌坊和三层民居的横批有的大书“吾恋苗寨”、有的行楷“之子于归”,经过一道峡谷,醒目地题写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谨慎而行之”。在深山老林中突见这些文字,感觉颇有些哲理。

沈从文先生在《从文自传》中这样介绍凤凰城:“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下三五千人口。……西北二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近抵苗乡,万山重叠。大小重叠的山中,大杉树以长年深绿逼人的颜色,蔓延各处。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小河水流环绕‘镇筸’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这地方又名凤凰厅,到民国后便改成了县治,名凤凰县。”

站在虹桥城楼的观景阳台里向窗外望去,沱江两岸的吊脚楼壁檐相接,密密的一层层悬挂在河壁上。临河岸边的沙湾吊脚楼,由一根根木柱为架,支撑起这湘西极富民族特色的景致。沱江水缓缓地流着,河上几条渔舟一荡一荡地划行,载着游客的小船,荡起一圈圈的涟漪,合着吊脚木楼后面的青山,一起倒映在沱江粼粼的柔波中。

临江老街两侧是沧桑的砖墙,古老的虹桥是一沏喝不尽的浓茶,泛舟沱江体味一脉脉漫开的水纹,熊希龄故居是一段情牵家国的往事,杨家祠堂是一出穿越古今的大戏,东门城楼是一方写满历史的城墙,崇德堂是一段富甲南疆的传奇,万寿宫黄永玉纪念馆是一幅未完的画卷……黄昏的凤凰城充满着浓郁的湘西风情,有一种淡雅幽静的意境,就像婉约的宋词一样。

来凤凰必参观沈从文先生故居。故居位于城南中营街,是南方典型的土家四合院。小院虽没有雕龙画凤的豪华,但小巧玲珑,古香古色,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故居的院中有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天井四周为瓦木结构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间,厢房四间。屋子不大,却幽雅怡神,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正是这种古朴雅致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沈从文先生的书房,临窗是一张大书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成的。因游览时间有限,不能细细观赏故居的所有,感觉遗憾却无奈。出门时买了一本《沈从文精选集》,扉页上盖了五个纪念印章,其中一个是:“1902—2014沈从文先生诞辰112周年纪念”。沈从文故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夜游凤凰,沱江两岸的一家家烟雾缭绕的酒吧开始了夜色下的喧嚣,老街里黄昏的安静已不复存在,浮华的霓虹灯掩盖了百年吊脚楼的古朴颜色,声嘶力竭的歌声让人忘却了淳朴热情的山歌。在一家小小的“爱情主题邮局”里,给自己和家人寄了三张盖有“凤凰之恋”的信封,以此作为纪念。记于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凤凰古城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