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亲子关系,可能源自父母的童年阴影。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756天早安问候。

糟糕的亲子关系,可能源自父母的童年阴影。

英国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在其儿童心理学著作《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试图研究讨厌的孩子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这位从业已有20年、做过不少亲子咨询的资深专家认为:熊孩子不应该被单一看待,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应该审视自己的教养方式。

毕竟,那些糟糕的亲子关系并非是因为孩子太坏了。作为教养者,父母自身的成长经历更可能导致他们教养失败。

养育怪圈:看不惯父母的我们,却在变相成为他们。

前不久有篇文章很火,一位从业十多年的公校教师,讲述自己的天才学生如何被博士父亲逼疯的故事。

这位学生是文学奇才,不仅能引经据典,对诗词倒背如流,还能用文言写作,文采连老师都自叹不如。

但正是这样一位天才,却看不起同学,甚至几次大打出手,转学后也不改正,最终休学,患上心理疾病。

这位老师后来才发现,天才学生有位博士父亲,他一直鼓励孩子恃才傲物。

甚至与同学闹矛盾时,也不指责孩子,而是以“欲成大树,莫与草争”的言论去安抚孩子。

讽刺的是,这样放纵式教育,竟是因为这位博士自身成长于极端严厉的家庭,不希望自己孩子的自尊受到任何打压,于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故事令人唏嘘,但这样的教育悲剧却时常上演。

作为家庭心理治疗师,佩里经常看到为人父母对这一社会角色的逃离与纠葛。

一位两岁孩子的父亲马克,在没有婚外情、没有争吵的情况下,想要与妻子离婚。追溯下来发现,马克的父亲也是在他两三岁时离开家庭。

尽管表面上装作无事发生,但父亲的“遗弃”给童年马克埋下阴影,导致他成年后,也无法正视“父亲”的身份。

两个故事里,爸爸们都没走出童年阴影,反将阴影投射到下一代身上,三代人毫无意识地陷入一场恶性循环。

佩里发现,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充满着“温和版”的逃离与纠葛,尤其在父母出现负面情绪时。

比如看见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或是去网吧打游戏,又或是刚上完一天班,回到家却看见孩子把玩具甩了一地。

在勃然大怒时,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当下情境并非真的大错特错,孩子也并非活该被骂。

“你未必真的有去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之所以愤怒(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有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触发你过去的绝望、渴望、孤独、嫉妒,或不自信的感觉。”

于是,不知不觉中,父母们挑了一个简单的做法: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飙,或陷入沮丧,或开始恐慌。

就像前面提到的博士爸爸,他并未第一时间去了解孩子与同学的矛盾,反倒是无条件护崽。因为他自己小时候被罚怕了。

“只要跟别人有冲突,博士的父亲从来不问青红皂白,永远当众责罚让他长记性。”

这位博士显然是痛恨他父亲的,或许在年幼时还发过誓,“我千万不要成为他”。

但他对孩子无节制的放任,同样也是一种执拗。而且,他比父亲更执着于将孩子培养成“人上人”。

没能释怀自己的痛恨,反倒会让紧箍咒把自己和孩子箍得更紧了。

童年经历往往会给每个人留下深浅不一的烙印,甚至是伤疤。随着成长,有些慢慢被时间治愈,另一些则深埋心里,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滤镜底色。

在佩里看来,成为父母是我们重新看待过去经历的一次机会,它的确会触发我们不愿谈及的过往。

但如果我们不加辨别,我们会将上一代的育儿悲剧,复刻到下一代身上,最终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糟糕的亲子关系,可能源自父母的童年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