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来是一场马拉松

2022年父亲节那一天上午,我坐在沙发上,跟低头看手机的儿子说:要是今天你竟能收到燕大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送给你爸做父亲节礼物就好了。那语气,特别像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一家人经常望着大海神往地说:要是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


下午,一份带着燕山大学厚重的文化气息的录取通知书果真递到了我们手上。我极力掩饰住内心的激动、故作平静地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我的空间。之所以我会有这样的不淡定,是因为我的儿子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有墙为证——我家里的墙一直光秃秃,从来不曾出现过奖状铺满墙的景象,墙和我一起盼了22年,终于有一个可以贴上去的东西了。

一、考研风波

2022年,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考研人数为457万,创下了历史新高。我很早就被这个数据吓得花容失色,心里对儿子的期待值仅仅是只要考上就行,不拘哪所学校。后来得知全国各高校研究生招生总人数预计为120万左右,考研的上岸率仅为26%左右,将有超过300万学生陪跑的时候,我的焦虑隔着几百里的距离,儿子都察觉到了。

与别人家孩子考研压力大相反的是,儿子的心态始终平和自信(我一直想不通这自信从哪来的),他不仅要自己备考,还要宽慰他心理拧巴纠结的老妈:妈,我给你分析一下,你不要被457万这个数字吓到,这里边有一部分是试水的心态,一部分人是跟风的心态,他们都不会全力以赴的努力;还有一部分人比较好高骛远,都去挤985、211院校了,而燕大是一所双非院校,省外的学生有的不认,省内的理科院校一共就那么几所……儿子的分析有理有据,我的心情总算像熨平的衣服,不再起皱。

考试那一天,我在家默默祈祷,等待着他下场以后询问消息,不幸的是,还没等到他的消息,我就从新闻中得知,数学一和英语一都比往年难好多。我的心又悬起来了,一问,果不其然,儿子数学考完之后深受打击,觉得大势已去,遂拒绝估分。作为成年人,我很快收拾起心情,开导他这个时代是呼唤知识的时代,还年轻,不妨来年再战。所以,估分还是要做的,只有勇敢接受事实,我们才能做好下一步计划。

儿子向来遵母命。虽然我只是一个乡村教师,但儿子极信任我,认为我的决策绝对没有错。所以,很多时候我俩观点一致,堪比挚友。想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可算一个幸福的妈妈了。儿子认真估分之后,又跟学长了解往年的分数线,觉得自己还有希望。于是,他又恢复了平常的淡定和乐观,每当有人问他考得怎么样的时候,他都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应该没问题。

揭榜那一天终于到来了,说是下午两点各校开始发布成绩,等啊等,等到手脚都冰凉,思维都呆滞,心情快麻木的四点多,一直在电脑前的儿子大声说:出来了,考了317分,招120人排名第3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舒展了,脚步轻快了,手指头一下子灵活敏捷了——以最快的速度发到亲人群里。每一个人都为这个从小就不出众的孩子取得的小成绩点赞。

接下来的复试环节,儿子继续保持他的淡定和自信,坚决不报培训班,也顺利通过了。然后,他的英语六级考试成绩紧接着出来了,比第一次通过的成绩提高了15分,逼近500分了。儿子看着成绩,平静地说,读研的时候再考一次,争取到500分以上。毕业的时候,儿子终于拿回了一张奖状,是获得奖学金的奖状。

在紧张备研的一年,儿子也没有放松自己的思想觉悟培养,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在他22岁这一年,得奖学金、考研、入党,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花期,灿烂地绽放了。虽然晚了一点,但幸好,我们都没放弃。


二、酸辛过往

话说,我也曾是一个望子成龙的妈妈。在儿子七八岁的时候,我带着他游览了清华北大校园,让他感受名校的氛围,以埋下一颗成为扶摇而上的大鹏的种子。

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我托人找关系花钱把他送进了全市的名校。小学是很注重赏识教育的,六年,学校的奖状发了很多,儿子一张也没有。那时他不懂羡慕嫉妒,不懂他妈望眼欲穿却黯然神伤的无奈。四年级吧,老师找我谈话了,说以后不能给孩子带铁质文具盒和带吸铁石的文具盒,因为他总是发出声响,不利于他听讲也影响到别的孩子。我们都照做了,可是,据说他开始玩窗帘……我那时很惊诧,为啥儿子从来都是乖巧听话的好孩子,一到学习的时候就判若两人呢?想必真像老人们说的不是学习那块料?

升入初中,成绩稳定了一阵子,但因为离家远,我们给他配了一个老年机。没想到,老年机可以下载网络小说,儿子竟然悄悄迷上了。而且,因为他班级里人多,儿子长得又高大,所以他的座位一直是紧挨后门放卫生用具的地方,正是老师不易察觉的去处,那厮于是潜伏在那里看了好长时间小说,终于被巡察的校长从后门窗户上看到了。我,被叫了家长。这么多年,一直奋战在班主任战线上的我都是叫别人家长,此次我被叫家长,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他的班主任老师。给班级抹黑,给班主任添麻烦,我好像犯了错误的学生一样进了老师办公室……

回到家,自然是批评教育,谈心开导,效果不佳。后来我看说教不管用,又给他写了好多家书(至今还保留着)。儿子每次都是满脸惭愧,保证说好好学习,然而终究是走不出心灵的毒瘾。无奈下,初二下学期,我只好怀着纠结痛苦的心情给他办理转学,到我们农村学校来,到我身边来。

毕业班,儿子的成绩依然是麻绳拎豆腐——提不起来,但精神状态很好,阳光乐观,热爱集体,热爱新老师和新同学,他恢复了少年人应该有的样子。至于成绩,即使在我们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毕业班只有100多个人,他的成绩也排到了20名,这是很令人堪忧的成绩。那一年,经历过多年的打击,我终于意识到,我的儿子就是个普通孩子,我的望子成龙的梦用在他身上不合适,非要逼迫他跟别人比的话,我痛苦孩子更痛苦。我开始转变心态了,只跟他自己比,他比自己有进步我就表扬他。在老师和同学的善意鼓励下,儿子也进行了心理重建,他开始渴望进步,渴望成为优等生。于是,母子关系也和谐了,每天放学路上我们都要交流一天的收获,为他每一点微小的进步欢欣鼓舞,然后再定下一个小目标。同时,我也没忘用文字记录他改变的过程。

中考来临,我们没有信心考上市一中,于是去了县区一中。升入高中,儿子随和厚道的性格被老师发掘,委以重任,当了班长。但成绩还是重复昨日的故事,在班级里排中等。高一分文理班的时候,我又开始纠结了,因为儿子的文理平分秋色,都不突出,因为是男孩,就报了理科。高三陪读一年,儿子还算努力,但使出浑身解数,高考仅仅超过一本线2分,这在我们大河北,即使上好城市的二本也是痴心妄想。我抱着报考志愿的书把自己关在盛夏的一个小房间里,研究数据,比较排名,分析专业。这个傻孩子对自己将来去哪所城市、从事什么专业没有任何规划,一切交由他妈。我感觉自己责任重大,生怕自己手一动耽误孩子终生,又担忧自己报了专业孩子将来不爱学。于是,那些日子常常食不知味夜不能寝。但幸好,这些担忧都没有出现,儿子接受并热爱我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我想,这也许也是因为信任吧。

最终,儿子以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侥幸,压线进入华北理工机械专业中外合作班学习。大学一二年级,他进社团、入学生会、练篮球、玩游戏,从来没有发光闪耀过。时光匆匆走到了大三,他跟我保证会拿奖学金,我也没当回事。因为疫情,他都是一个学期回一次家,没有机会看到他是否真的努力。

但儿子用成绩向我证明了,他是个重承诺的人。他大学入学的时候,我曾经跟他有个约定:大学绝不虚度,四年时间,我出一本书,他考研。现在,一米八几的他做到了给妈妈的承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小伙了。

袁隆平院士说,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我想,可能儿子内心始终有一颗好种子,只不过,比别的孩子发芽晚一点。


三、成长蜕变

  看着这个身高一米八三、90公斤重的重量级男孩,在学业上突破了他旧有的水平,我倍感欣慰。最让我暗自欢喜的并不是他成绩上的成长,这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心智和意志的成长。

首先,儿子有了规划人生的清醒认知和主见。

  儿子一直是个没主见的孩子,连高考报志愿都没过问过,就像不是给他报志愿一样,弄得我总是在凌晨时分突然惊醒,生怕我给他报了志愿以后他不喜欢那个专业而不学习。大三那一年,他决定考研,我们一家对他的期望值就是考上就行,但他自己很坚决地报了业内比较受认可的燕大机械系,在专硕和学硕中,他报考了难度较大的学硕,保留了考博的资格。在笔试成绩通过以后,考研班老师给我发来信息,可以报考面试培训班,我认为这钱应该花,值得花,儿子认为没有必要花。最后的成绩证明他是对的。

其次,儿子拥有温和而坚定的心态。

我不记得温和而坚定是哪所名校的校训了,这句话用来形容儿子的心态特别合适。别人家孩子考研,都说压力大,他始终是淡定乐观的。偶尔给我发来信息,说学不下去了,我就让他去打一场篮球赛。然后他就又充满力量了。成绩出来以后,儿子仍然很淡定沉稳,不让我跟别人提他考研的事,说这没有啥了不起。

再次,儿子有了向上突破、不断拔高的目标和执行力。

大三那年暑假,我正在户外爬山,收到他的信息,说英语六级成绩考了468分。我一脸蒙圈地问,直接告诉我过没过。他说,425过线,你说过没过?我恍然大悟,心下释然。然后他又接着说,六级英语报名费才20元,他冬天再考一次,把成绩往上拔一点。他说到做到了,一边备研,一边整理入党的各种申调材料,一边准备六级再考。考研成绩出来的第二天,英语六级成绩出来了,提高了15分,到了483分。他说,读研究生的时候继续考,争取上500分。我回忆起他初中时代的英语成绩,在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100分纸卷考了63分,我当时的绝望无处诉说,哪里能想到几年以后,他的英语水平提高这么多。儿子说,以他的英语成绩,读研时可以免修英语课,但是他一定会继续学好英语,因为将来他可能会读英文文件或者写英文论文。

    我觉得,有了以上三种能力,儿子确实成长了,成熟了,我可以让他自己出去闯了。

四、育儿小语

我的憨憨的傻傻的儿子,我一直称他为“傻郭靖”,资质愚钝、天性淳朴是他们的显著特征,但郭靖最终练成了绝世武功,成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儿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有机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他们,或许比别人家的孩子慢一点,晚一点,遇见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兼师傅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认清现实,正视现实,不抛弃不放弃不攀比,始终正面引导,相信并鼓励他直至他终有所成。我想起我自己,语文湿地年会上我把全国优秀的老师介绍给他,我用自身的努力践行与他的约定,我为他取得的微小成绩写作纪念让他有成就感……所以,我感觉自己一直在陪读,一直和孩子一起成长,这种感觉特别好。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所以别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点,也别嫌自家孩子跑得慢,每个孩子的冲刺阶段不一样,或许就在下一个弯道,他就冲上来了。预祝我的儿子在下一个赛道上继续加速,跑出自己的节奏,跑出自己的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原来是一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