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大问题之佛学观

苏州北寺塔

前几日和儿时密友一行游玩苏州北塔报恩寺,刚踏进寺院,弥勒佛就笑脸相迎,热情的志愿者以自身与佛结缘的经历极力推荐济群法师的人生佛教小丛书,匆匆挑选了几本,机缘到了自然会品读。寺中的北寺塔当天没有开放,错过了俯瞰苏州全景的机会,此塔正是拙政园所借之景。讲经堂大门关闭,要过几日才有法师在此传授经文。七佛宝殿庄严肃穆,佛像不同的手印如禅定印、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降魔印等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法力,观音殿以和善的面容暗示游客不要望而却步,旁边壁橱里展示着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向乾隆皇帝进献的《姑苏繁华图》,苏州两百多年前的人文荟萃和商旅繁华历历在眼前,唱着太平盛世的赞歌。

姑苏繁华图

从旅游回程的路上,等待登机的时间充足,于是随手翻开《人生五大问题》这本小书,给空白的时间添一点味道和色彩,给动心的文字附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感触。济群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一个佛教家庭,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后在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地参学任教,立志“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2016年与周国平先生展开了一次哲学与佛学的对话,后收集在《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一书中,国平先生认为在生命觉悟的领域里,哲学给佛学当配角一点儿都不冤枉,人生问题的究竟解决是在佛法之中。佛学力量如此强大,相信这本小书也能激荡心灵的浪花。

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以自己的佛学领悟和智慧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了“幸福是什么”、“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和“活着为什么”五个问题。

幸福是什么?幸福与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更关乎自身需求的定位。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佛法里苦是人生本质,脱离苦海人生才能获得幸福。苦海的根源在于欲望太多,烦恼太多,迷惑太多,自在人生的根本在于消除内心恶性的需求及烦恼,解除困惑,幸福=自在人生。 金钱名誉地位可以给人快乐,但并不能确保让人幸福,幸福或许来自“吾日三省吾身”的反省,来自于“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来自“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的姿态,来自“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来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定位。众生应努力体证生命的真相,消除欲望和烦恼,转迷为悟。充分挖掘自己的力量坚持三学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学习“佛法僧”三宝,以佛为榜样,以正道为方法,以僧为导师,让生命之舟驶向幸福的彼岸。

我是谁

我是谁?我是一个三合一:色身、观念、心态的合一。色身只是生命过程中一个朝不保夕的片段,一种不断改变的形式,不代表生命的本质。我们生活在共同的物质世界里,也活在自己的观念世界里,活在自己的情绪中。情绪是内心的恶性肿瘤,并不属于“我”的一部分。一切烦恼皆因“我执”而起,任何一种东西,只要贴上“自我”的标签,就会具有杀伤力。“自我”只是因为不了解生命真相而产生的错误观念,不能代表真正的“我”。正如大师所言:“色身有如住房,只供我们暂时住一住,我们无法永远拥有它,更无法让房子永远不会败坏。”唯有放下色身,放下“我执”,才能成全“无我”。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佛学认为生命有两个系统,父母给予的物质系统和来自过去所积累的精神系统,物质系统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章节,精神系统继续影响未来生命,成为下一轮的起点。生命状态是某种心念的延伸,不同行业表现不同的行仪和气质。教师有教师的气质,商人有商人的风貌。生命何来,归往何处?答案在于当下的心行,我们现在到底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正如昨天成就了今天,今天成全明天,我们从过去的积累中来,现今的积累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走向,决定了我们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和畜生这六道中怎样转换。

命运

何为命运?佛教认为,命运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决定这种规律的力量仍在于我们自身,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走向。行业包括身口意三业,即所行、所说、所想。所有做过想过的事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影响未来命运走向的因子,就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样。心念会形成习惯,并逐步固定为心态,进而导致不同的性格,导致不同的人格,发展为生命品质。某件事我们做多了想多了,成为自然,就会成为习惯固定下来,逐渐发展为某种生命模式,成为性格。这些习惯和性格,决定了生命的运势,命运是“业力”决定的,是习惯性的行为决定的。因此改变命运,从改变习惯做起。

活着为什么?活着的意义,在于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贵品质。放下“我执”,淡化“自我”,开发正“业力”,脱离思想的苦海,将发掘潜在的高贵品质养成思维习惯,追求自在人生的幸福,不怕苦摆脱苦超越苦,一步一步完成人生三部曲。人生问题的究竟解决在佛法之中,佛法如是解答了人生五大问题,你我芸芸众生怎样探寻自身的佛性,让“业力”形成一以贯之的良性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五大问题之佛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