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美国一线教师的继续教育

管窥美国一线教师的继续教育

窦智泉

看《人是如何学习的》“教师的学习”章节看到一些关于美国教师学习的情况。很久以前我一直以为美国的教育教是典范,因为接触到的信息都是说美国教育方方面面多么好。很多专家说起我们的教育,那真是痛心疾首,好像之前我们也在很多方面学习美国的教育。(很奇怪,输入法打出美国教育居然联想出“一塌糊涂”哈哈。)现在也在学习美国教育的好的方面。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发达国家他的教育肯定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关于这个学习近代以来我们的前辈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不能全盘西化(美国化),我们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国情,还是要立足于我们的国情有选择的学习借鉴。对外来的东西进行研究做扬弃。

这是一本讲学习科学的书,从里面感能看到一些美国教育的真实情况。

关于一线教师的学习,这本书上提到了几个途径。一,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二,教师在与其他的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习。三,教师通过在自己的学校内参与学位课程学习、参加具体的由顾问开设的教师提高课程而向教育专家学习。四,很多教师报名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五,教师从正式的职业工作之外获得学习。

这些看着也是很熟悉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学习教学,对教育本身,对学生,对学校,对课程,对教学方法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是一线教师的专业实践。这也就是常说的“教学相长”吧。无论成为教师之前是怎样学习,做教师之后

就面临着之前做为学习者的学习向自己做为教师的角色转变。角色变了学习的环境也变了,之前是学习教学,当教师后是实践教学。这种方式的学习受到之前个人学习能力的影响,也受到所来到学校的教学环境的影响。

从别的教师那里学习,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一定会有与其他教师的互动,之前听说过跟班式的学习,后来也听说有的学校搞过学徒式的老带新的方式,看来美国也这么做,这也许是中国相互学习的吧。我们学校有老师曾经外出到一所名校跟班学习,但也出现过被跟班的老师和学习的老师商量把这种学习应付过去。学习老师可不去跟班,该做的资料做好就行。这样就成了一种形式,没有真正的学习。不知道在美国情形如何。看来你是被跟班的老师和学习老师没有达成相互的信任。可能也是因为时间安排的紧张,少了双方熟悉信任的过程。当然,也有被跟班老师积极配合的情况。这种方式的安排还需要相关组织实施的部门合理安排,以期有实效。

好的学校学习氛围比较浓,校长和教学主任都能够给教师一些指导。好的学校领导善于培养本校的教师,使他们实现可持续地成长。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也可以有互动,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实现越空间的实时交流,可以向远方的老师学习,这样的网上平台现在有很多。

我们的继续教育学习和第三条就有些相似。这是正式的有上级安排的教师学习,有机会出去现场学习的是少数,但是有继续教育的网络平台,有专家研发的一些讲座课程和工作坊之类的学习。但这种学习往往很难照顾到教师们的学习需求,使培训内容和教学的实践出现两张皮。但是近年来的继续教育也注意到了对学习者的划分,分刚入职,优秀,卓越等。看来也是向着普遍性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在做工作的。

有的教师报考研究生学习,在美国也和中国差不多,也是考教育硕士的居多,考自己所教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的就比较少了。美国是这样,我们国家也差不多这样,都有对教师学历、学位、资格证书之类的要求。看来,这世界上的人很多时候也是想得差不多,也别把洋人吹嘘得太玄乎了。

再有第五条,那就是从社会上去学习,从个人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去学习,主要是学些和人打交道的知识。

书中也说到继续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我们也有很多。我们还有网上的如中国大学慕课那样的免费学习平台,当然这全靠教师的自愿自觉。

书上说,到用资金来衡量,相对来说机会并不多。没想到啊,这美国怎么也“投入资金很少”?大多数学区在教师职业提高上财政支出预算投入比例不高,“有的甚至把工资也计算在内”。!?

这样看来,美国的一线教师学习的途径也不像之前很多文章中所吹嘘得那样。怎样?自己百度一些早些年的文章去看看吧。这本书是讲学习科学的,是研究专著,看来就老实多了,说到的一些情况就实事求是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窥美国一线教师的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