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之道一一理論與訓練相合〉石墨老人

〈書法之道一一理論與訓練相合〉石墨老人

        学习书法的道路上集思广益,豁然开朗,从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此说法,我是有看法的。第一,书法理论,是古人学习书法时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心血浇灌的成果。他们这些论说,有正确的,也有片面的;有些是经典的,有些也不一定经典。我们要游浊扬清,我们要去糟粕取精华存经典。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凡是古人讲的都为好的,凡是古人的东西都是经验的总结。有些也只是个人的体会个人的认识个人的意见,我们要科学进行评判。有些古人,不光是化了几十年的功夫在书法研究上,而且确实是穷其一生精力予以钻研,他们之所以成就了中国的书法,就是有永生的追求,从不半途而废,从来没有放弃过研究和学习。但是,即使古代很多人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不少专著问世遗史,不过都没有达到现代社会出版的那些书法的专著这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之容量。从其科学性和广泛性及群众的研究性来讲,古人是不及今人的。同时,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大专院校在不断学习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这些都是古人望尘莫及的事。所以,理论学习重点要面向未来,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因为新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进书法创作的历史性变革。这是毫无疑义的,笔墨当随时代,不是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艺术书法艺术也一样。第二,要有志于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这是必须做到做好的。如果一个人要学习什么,又不下定决心,且朝三暮四地学习之,岂能学好?岂能有所作为?既然有志于此,就必然要下苦功夫努力。没有人会随随便便取得成功,没有人会不劳而获取得成果。如果有的人要临帖,那就必须定出计划,那就要按这个计划进行实施。练书法与练拳一样,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那才能取得成绩。写好字,一般来讲,就要先临摹。不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就想一步登天吃天鹅肉,这怎么可能?不讲痴心妄想,就是在那里画饼充饥。要临摹好古人的碑帖,要进行不断艰苦的实践和精心的创作,那才有可能会成为大的书法家,才能成名成家。临古帖临碑帖,就是要学一些古人的范本,就是要临得形神兼备,就是要吃透精神,就是要认真吸收其精华,就是要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当然,要融会贯通,要把这些好的东西吸收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变为别人没有的东西,是自己独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有得着,才能独立于世。这个过程,不是刻意所为的,应是潜移默化而至的,不是故意非要这般如此的。如是刻意所为,那有可能适得其反。第三,在学习上要选好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有侥幸心理可以歪打正着。要谦虚好学,甘当小学生,而不是骄傲自负不可一世。其实,不就是写字嘛,有什么好摆谱的?有的人弄得架势非凡,拿腔拿调的,写几个字好似请皇帝一般,来了后不是弄这个就是弄那个的,总是消磨时光,总是蒙混过去,完全不讲情义,完全不讲仁德,完全不讲公益,完全不讲修养,完全讲书德。当然,在铜钱串孔的时代中,他们把自己也串在上面了,如此影形相吊,这是可以理解的。我有时看看他们这个状态,也挺滑稽的,既可怜又丑陋。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看天吃饭和投石问路。但是,黄金死在稻谷下,也死在无道德下。所以,我要问,人格修养比金钱重要吗?比人与人的友谊重要吗?比厚德载物重要么?而且很多书画家都在如此书写画画的。不过,他们可能陷于此书法艺术的价值论中不能自拔而成了钱奴,那就会麻木不仁了。这是书法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我以为,书法理论的学习,就是要先学好理,才有好的论出来。学习书法时,就是要先学好做人。要把古人德比艺高之理贯彻到书法理论中去,只有这样,书法的传承才有品位,也不枉古人的心血之结晶了。第四,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也是艰难的,不易的,是苦作舟和玉汝于成的。我们不少人首先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不可提无理之要求,也不能过分苛刻地加以要求,要顺其自然,不能强人意志,有许多人习性不同认识有异思想境界有差距,这些都要适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成就艺术者是付出了心血的,是积几十年之功力,有些是穷其一生而艺术之,是用生命之心血浇灌出来的花朵,岂容他人浅视和庸俗之。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敬畏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之成果。要知道,他们在学习上不仅要刻苦磨炼,到处寻师访友,到处拜师学艺,既要集思广益地去创新,又要不断地练习,对艺术进行锤炼,能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很难说,他们把自己一生的追求都押宝在此,所以他们成名成就极不容易。在这里讲获得理论指导上的难度更大,没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是很难达到的。这不是什么随随便便之说几下的事,一说借鉴和临摹古人的东西就能马到成功了的。书法学习,尤其在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就如逆水行逆,不进则退,千万不能一篙而松。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書法之道一一理論與訓練相合〉石墨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