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4.2.1律令格式---中国古代法的传承

4.2中国法的演变 

4.2.1律令格式---中国古代法的传承


进入了深冬,天气已经很冷了,小武每天的空闲时间都“宅”在家里,除了上班以外基本上都不出去。而在家里也就是泡泡茶喝、看看法律书籍,并没有其它太多的事情。


然而小武阅读法律书籍的目的又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大概是为了考律师证或者想当法官什么的,比较专注于当前中国法律的细节;而小武却想理清法学和法律系统的轮廓、历史和架构---只是这也并不容易,经常看得头晕脑胀。


星期六的早上,小武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爬了起来,用冷水洗了把脸,这才感觉清醒了一些。然后吃了些昨晚准备好的早餐,又煮了一壶开水准备泡茶,才觉得逐渐进入了可以上课的状态。


时间一到,只见房间之内白光一闪,八角已出现在它时常坐的太师椅上了。小武连忙打个招呼,随手从抽屉里取出“西湖龙井”茶叶,端起刚刚烧好的热水,给八角和自己各沏了一杯龙井,香气便飘荡在整个房间、久久不散。


八角斜眼瞥了一下满桌散乱的法律书籍,又呷了一口茶,再吐了一口气,微笑道:“好茶。你可搞明白了中国法制史的来龙去脉?”


小武摇了摇头,困惑道:“哪有这么容易?而且如今的中国,已经完全放弃了古代文化中的法律、法学、法家这好几块吧?我们现今的法律系统,完全是学习西方国家的吧?我真不知道,再了解中国古代法制有多大现实意义?”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笑道:“现今的中国,的确是模仿了西方的大陆法系理念,创立了中国现代法制。但模仿不等于照抄,其实还是有不少中国特色的内容。”


“至于中国特色的内容,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理念,就是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那些内涵。”


“我必须要纠正你一点---也许中国已经放弃了古代的法制和法律;但是从没有放弃过法学和法家。所以中国文化从来都离不开古代法的思想,它总是会在某个情况下跳将出来、影响人民和社会。”


小武思索了一下,点点头道:“好吧。那还是请你详细说说中国的法制史吧。”


八角捋须咧嘴笑道:“要讲起法制呢,就离不开法律条文。而这方面的内容是很繁琐的,很大的原因是、历朝历代的人们并没有销毁法律条文的习惯,所以越积越多。”


“这完全不同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书籍---总是有人想销毁掉一批,只留下观点与自己一致的一批。呵呵呵。”


“历朝历代只要没有战乱,都喜欢将过去的法律条文尽量保存,然后‘束之高阁’、再‘敬而远之’。所以相关文卷浩瀚无比,但基本上没有人看。我们就捡重要的说罢。”


小武脸上露出了笑纹道:“先‘束之高阁’、再‘敬而远之’!说得太好了,我心里就有这样的冲动!MMP……”


八角哑然失笑,捋须道:“那我尽量讲得简单些。先说一下夏朝吧,基本上法律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文书上只有‘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的说法,一切执法行为都由‘理官’按基本法则来定。”


“到了商朝,法律并未有大的变化,但是,商汤引入了‘仁’的思想,丰富了法律的内涵。比如商朝出现了最早的‘环保法’---在捕鸟的时候必须‘留三阙一’,不准四面张网,否则要被处罚。这同时也符合‘自然法’理念的影响。”


小武点了点头,道:“原来商朝人把先进的觉悟和意识,加入到法律里面去了。”


八角点头微笑道:“到了周朝,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萌芽蓬勃发展,法制的内涵就丰富了起来。”


“广为人知的是,郑国的子产于前536年、晋国的士匄(范宣子)于前513年、先后铸造了‘刑鼎’,放置于通都大邑中间,让世人都能看见必须要遵守的刑罚规则。这代表着法律的普遍价值论,突破了阶级价值论。”


小武点头,呵呵笑道:“我记得孔子很反感这些‘法鼎’。原因是儒家喜欢君臣等级制度、以及阶级相应的特权,讲究‘刑不上大夫’。”


“但是‘法鼎’的出现明显突破了一切由君而出的社会秩序论,代表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思想。这是孔子很难接受的。”


八角捋须点头道:“没错。所以春秋战国法律的演化,有提高‘臣权’的内涵,对‘君权’是一个约束。一旦‘法’铸于‘鼎’,则短期内无法更改,就连国君也是无能为力、只能面对现实而遵重鼎文。”


“那一年,范宣子为了显示法鼎的隆重和晋国的国力,甚至用光了能收集到的所有生铁,一共480斤,终于铸成法鼎。”


“此前,无论做什么用途,铸鼎一般都采用青铜为材料;只有在春秋时期冶炼技术最为先进的晋国、才能一次性地拿出这么多的生铁。所以,此鼎的价值实与黄金无异。”


图表1范宣子生铁刑鼎

图表1范宣子生铁刑鼎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惊道:“原来是这样!士匄(范宣子)所铸的法鼎,要是如今还能找到的话,那可是超级国宝呀!黄金都比不了!”


八角呵呵大笑,捋须道:“而且,越是法家思想昌盛的国家,君王越会被排除在直接行政之外,或者只起到次要作用。”


“精通法律的核心大臣将会代替国君理政。例如子产、士匄、李悝、吴起、商鞅等等都是法家一代名臣;而与他们同时的国君叫做什么名字,大家一般都记不住。”


“春秋战国时最重要的法律成就、还属李悝撰写的《法经》---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内容。”


小武点了点头,微笑道:“这些名字在之前学习《六学》的时候,已经讲过了。”


八角点了点头,含笑捋须道:“很好。不过再插入一个概念,你却不可不知。中国上古早期的法律内容有些杂乱无章;然而后世的王朝逐渐统一了规矩,将中国法律分为了---律、令、格、式四大部分。”


小武大为惊讶,道:“律令格式?你是在说作诗、还是填词?”


八角哈哈大笑,胡子都吹了起来,莞尔道:“这不是诗、也不是词,就是法律的四个维度!所谓律、令、格、式就是条文、规定、禁令、细则的古代叫法。”


说罢,八角大袖一挥,一张“律令格式”的定义表格便从袖筒中飞出,从空中飘飘摇摇地落了下来。小武接过一看,方才明白了这四个法律维度的含义。


图表 2律令格式的定义

图表 2律令格式的定义


八角继续道:“按照中国古代法的维度,《法经》的内容基本属于《律》的级别。”


“后来商鞅抄袭这六篇《法经》,带去秦国之时,也正式将其改为了律:即《盗贼律》、《诈伪律》、《断狱律》、《捕亡律》、《杂律》、《名例律》。从这时起,便可将历代法律的规范统一起来了。”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难怪《法经》的内容可以有两种说法。而法律、法律---乃因李悝说的‘法’被商鞅改成了‘律’呀!”


八角没有理会小武的感叹,大袖一挥,又一张白纸便从袖筒之中飞出,从空中缓缓飘落下来。小武连忙上前,伸手接过一看,却是一张中国历代律令格式的介绍表格。


只听见八角缓缓道:“只要看明白这张中国历代法律规章的大致介绍表格,就基本上可以弄清楚中国法律的演变了。”


图表3中国古代之律令格式一览

图表3中国古代之律令格式一览


小武仔仔细细地读了很长时间,这才点头道:“这张表格里边的确显示了中国历代法律的发展脉络。但是很多法律演变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是看不太清楚。”


“总不能说,记住了一大堆《汉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等的名字,就当自己懂得了中国的古代法?”


八角哈哈大笑,道:“好罢,那我捡些重要的内容解说一下吧。”


小武精神一振,道:“好,好,请说请说,我洗耳恭听。”


八角捋须含笑,缓缓道:“中国古代法制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汉朝。”


“当然,汉朝法律的内涵精华绝不仅仅只是《汉律》60篇;也包含之前强大的《秦律》、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春秋决狱’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浣洋诀4.2.1律令格式---中国古代法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