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札记] 以“英雄”为主线,呈组诗之完美课堂——听武凤霞老师教《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有感

        《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单元要素一直是头疼的事,今晚观看全国名师武凤霞老师教《古诗三首》的视频,不仅眼前一亮,她以“英雄”一词为主线,把三首古诗(另外拓展一首《塞下曲》)串联起来放在一起教学,并且紧扣单元主题和单元要素,呈现了完美的组诗课堂教学。一起来看看。

                    追寻英雄

        武老师以“边塞诗”入手,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两首边塞诗《出塞》和《凉州词》,并且告诉学生这两首诗是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然后出示两首诗让学生读一读,并找出两首诗中的相似句。由学生汇报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相似的基础上,抛出话题“”由这两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面? 从而引出战争。然后播放双方激烈交战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对战争的怨恨,对和平的渴望。接下来由另一处相同之处——《出塞》里的“万里”  和《凉州词》里的“几人”数量词,来讲解在古诗里,数量词都是虚指,“几人”是说打仗能活着回来的人少之又少,“万里”长征是说战士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行军的路途非常艰难遥远。由此,由战争引出英雄。

                    感知英雄

        讲解《出塞》里的英雄。由过渡语 “《出塞》除了写“万里长征”的战士外,还写了一个人,那人是谁? ” 引出“飞将军”李广。然后通过补充资料李广简介和唐朝诗人卢纶写李广的《塞下曲》,以及扩充像李广一样的人(卫青、霍去病、文天祥、岳飞等),来让学生感知英雄,感知英雄的事迹,感知英雄的英勇。

        讲解《凉州词》里的英雄。由过渡语“在这首诗里,你除了看到战争的场面外,还看到别的场面吗?” 引导学生去抓重点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去想象很多战士喝酒的场面。抓住“欲饮琵笆马上催”一句体会两个场景:一个是战士们一边喝酒,一边有人弹琵琶助兴;另一个场景是战士们正在喝酒,琵琶声起催促战士们上马打仗了。不管是哪一种场景,喝酒不是主旋律,表达战士们一腔豪情才是此诗的主要目的。从而,武老师通过两首诗中对英雄的描写,让学生感知英雄的英勇与豪迈气慨。

                      思念英雄

      由英雄入手,讲解《夏日绝句》。

    《出塞》和《凉州词》这两首边塞诗都写了浴血沙场的将士,这些将士们为了保卫边疆保卫家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这些人他们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英雄,这些英雄的形象在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有两句诗也能概括,是哪两句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这首诗中,作者也写到了一个“人杰”或“鬼雄”,他是谁呢?(项羽)。资料出示项羽简介,由项羽江边自刎,告诉学生项羽是失败的英雄。然后抛出话题“李清照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怎么就思念到了几千多年前那个失败的英雄了呢?”(生交流,谈看法。)武老师出示补充资料讲解写诗背景,让学生明白:李清照想起的不是项羽这个人,而是他的精神,是他的英雄气节。

        至此,三首古诗(一首拓展诗《塞下曲》)全部讲完。这三首诗编者把它们放在了一起,一定是有共同的地方的,他们共同的地方就是单元主题——“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在这三首古诗里呈现的是“英雄气节”。武老师以单元主题为主线,让学生关注每首古诗里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从而来把握古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把语文要素落实得淋漓尽致。

        当然,整节课也不缺乏学习方法的渗透,比如借助补充资料来理解古诗意思的教学。古诗距今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有些古诗甚至有上千年历史了,距离现在比较遥远,古诗中描绘的人物、场景和情境,不一定能被学生们所理解。学生们的阅历和知识储备有限,理解古诗也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适当拓展相关的创作背景和文化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例如,在理解“边塞”的含义时,武老师出示了唐朝地图,让学生们观看后,找出了当时的“边塞”,并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拓展。在讲解双方交战的激烈场景,武老师借助古装影频来让学生现场感受等等,这些资料的填充更加直观了教学。不得不说,这是一节大容量、新视角、强立体的一节名优课!受益匪浅!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课札记] 以“英雄”为主线,呈组诗之完美课堂——听武凤霞老师教《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