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在这片土地上

1

近日,一篇博士毕业论文致谢走红各大社交平台,也刷爆了笔者的朋友圈。它来自中科院工学博士黄国平。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人前的苦,亲人离世,家徒四壁;人后的苦,尊严受挫,无能为力。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字里行间的淡然、释然以及历经苦难后依旧朴素坚定的期待,打动了不少人。

许多人看后泪目婆娑,有心疼,有共鸣,有鼓舞,有感激。

寒门难出贵子,相比黄博士,我们拥有很多“稀松平常”的优势。可如若我们也同处如此至暗时刻,又有几人能自蜕一束光、燃起心中所望呢?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会从这篇致谢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而我看到的是,知足,和,你值得。

2

成年人的崩溃,说崩就崩了,你永远不知道是哪个瞬间、哪一件事,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代技术发展在带来物质生活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在逐步疯狂试探突破你的心理防线。各大媒体、商家抓住你永远想要更多的心理,不停制造和贩卖焦虑,没钱过得不爽,肥胖不受欢迎,蠢人没前途...

世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情绪,你永远能从网络上看到别人的美貌、别人的成绩、别人的生活。贪欲、妒忌让你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伪善,当梦境破碎的那一刻,现实的不堪大概率会让你选择躺平。

其实你没有发现的是,你所拥有的“稀松平常”,也许正是别人所奢求的“无价之宝”。

昨晚翻小破站时,在热榜上看到仙荼儿的视频,“众所周知,仙女是不用吃饭的!”本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看看,仙女们为了减肥又创新了什么新手段。

怎奈意外地了解了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的克罗恩病?这是一种无法医治且终身只能靠药物续命的病症。相较于一般的肠胃病,克罗恩病变发生位置从口腔直至肛门,常见的症状就是肠道会如鹅卵石一般。

病人不能正常饮食,因为食物进入身体后会在肠道发生梗阻。如果在充分咀嚼的情况下,食物依然无法消化成液体或半固体,就需要进行人工催吐把食物吐掉。

明明还是个可爱的大学生,仙荼儿却要依托鼻饲管进食营养粉,从鼻腔直插到胃...走哪都需要背上助推器。从刚确诊病情时感觉天都快要塌下来了,到后来接受病情并重新努力融入大学生活...这得是多么阳光积极的心态,才让她可以笑着面对未来漫长的生活?

她说,我的梦想是每天可以正常吃饭,听着就让人心疼。我可以想象我老了以后牙齿掉了吃不下东西,也能想象因为贫穷吃不上饭是什么滋味,但我不能想象当一顿顿眼花缭乱的美食放在眼前我吃不了咽不下就算吃了只能吐出来的酸楚。

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意难平,只有知足者常乐之。要知道,生活在阴沟里,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拥抱当下,胸怀星月,你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3

当一幅画、一段文字或一部电影打动你并引起你的共鸣时,你往往和创作者在心理上、情绪上达到了某种认同和默契。

当你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漆黑无边的道路上踽踽独行时,那些作品仿佛一束束微光,让你看见,身边从来不乏同行者,不以山海为远,相视一笑,便了然于胸,让你觉得不再孤身一人。

也或者,你是在他的身上带入了你的经历和情感,想到那个曾经或正在同样经历挫折、委屈和不堪的自己,终于也在平行时空里得到了接纳。也许,我们找寻的榜样,从来都是自己,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那个我,遇事波澜不惊,不畏惧艰难险阻、前路漫漫,沿途的悬崖峭壁能驻足欣赏,万丈沟壑也能遇水搭桥。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当你不放弃生活时,生活也会还你一个惊喜。

那个我,不再刻意和别人比较,终于找回了自我价值定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哪自己在做什么,不忘欣赏别人,但更加关注自己。终有一天,你会有自己的“致谢”,也会有人通过你的“致谢”读懂你。

那个我,浑身充满勇气,依然相信世界的公平,相信中国知识分子的流通上升渠道并未关闭,相信兢兢业业的努力会换来好的生活,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拼命的人就该得到应有的奖赏。

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加珍贵。这篇致谢最难得的地方,不在于作者最后取得了多大成功,而在于追求成功过程中历练出的勇敢、坚定以及持续不懈的动力,更在于它向每一个踌躇困惑的人点亮了心灯,你可以,你值得更好的!

4

最后想引用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借黄国平博士之言。“想理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来归仍是少年,望希还有会机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负辜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人别生活更美好的事,那子辈这就赚了。”

借沈丛文先生之言。“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在这片土地上。”

借《活着》福贵哥之言。“向前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