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先后命解缙(公元1369年-1415年)、姚广孝(公元1335年-1418年)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 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公元1729年-1781年)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清高宗乾隆帝(公元1711年-1799年)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次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在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公元1724年-1805年)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初稿完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全部完成。《四库全书》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渊阁本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然已非原书,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共收书3462种,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约八亿字,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5类;“子部”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总共44类。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四库全书》的编修对中华传统典籍的梳理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数千学人历时十载,正楷抄写笔笔不苟,字体规范工整一致,煌煌七部如出一人,使这套出版史上的巨制成为举世罕见的绝世珍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十三章 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