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傳•读书笔记

作者:罗银胜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原名杨季康。后以笔名杨绛行事。2016年5月25日凌晨1时逝世。享年105岁。

1. 1926年,杨绛高中的暑假时期去参加了平旦学社活动,听章太炎先生谈掌故。她被安排去做记录。她因为没有听懂而一点都没有做记录。最后她“夹着尾巴逃跑了”。p24  我所认为的名人应该是无所不能的,其实并不是。所以平时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也应该耐心的接纳自己。

2. 杨荫杭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杨荫杭笑道:我也这样。p32

3. 一同北上的火车上,钱穆对杨绛说道:我看你是个有决断的人。杨绛忙问:何以见得?钱穆回答很干脆:只看你行李简单,可见你能抉择。其实杨绛第一次到北平也是带了很多东西的,只是有了经验之后,她就决定抛下无用之物。然而,杨绛并没有解释,也没有谦逊几句,只是笑了笑。p44 生活中也应该这样,不需要过多的跟别人解释自己。

4. 杨绛总结不晕船的办法,同样可以用在为人处世上:“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直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耐我何”。p86

5. 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别人只能陈说别人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让他反抗父母。p93

6. 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钱钟书引用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p136 他们只是舍不得祖国。

7. 钱钟书译:吃一堑,长一智。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8.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兴起了思想改造的热潮。当时的情况对知识分子很不友好,杨绛被批斗的很惨。她自我安慰道:人生在世,冤屈总归是难免的。虽然是一番屈辱,却是好一番锤炼。

9. 1957年,新中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其标志事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开始。

10. 关于翻译,杨绛强调:在翻译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应该更加严格对照原文,看译文是不是符合原文,有没有走样。

11. 为了译好《堂吉诃德》,杨绛1958年冬天开始自学西班牙文,学了两年,1961年开始动手翻译,至1966年她已经完成工作的四分之三。外语的学习,只要刻苦和努力就会学好的。(一本著作的翻译也是需要历时很长时间的。)

12. 1978年,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正式出版。钱钟书首先是一个评论家,其次才是一个作家。他的《谈艺录》也写的特别好。

13.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内容:笔记上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读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要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

14. 杨绛回答怎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她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便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15. 杨绛谈婚姻。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她认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16. 尽管已经100岁高寿,杨绛起居照常如初,她往往到凌晨一点才睡觉,六点多起来。每天坚持写作,甚至练字。(名人作息,哪有什么与生俱来的优秀,都是一步一步积累来的)

17. 杨绛的五条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则:一、心中不要存在怨恨,二、脑中不要存在担忧、三、生活简单一点,四、对他人多点给予,五、对自己少点期盼。

18.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英国诗人兰德。 这也是杨绛一生为人处事的写照。

19. 若你仰慕一位作家,了解他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读他的著作。阅读才是对一位作家最大的尊重和礼遇。而不是只满足于朋友圈的转发、点赞。这很难将这尊崇之心落到实处,最终,也不过是拿文学来做一件遮羞的华丽袍子。

20. 《新闻晨报》对杨绛的评价:温婉恬静好、人淡如菊,宽厚隐忍、坚定不屈,在她身上获得最完美的结合。就如他自己所说的:含忍诃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要学会含忍。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绛傳•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