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养儿不知道报父母恩――这话我们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读初中时,看了《增广贤文》才知道大人们这类话多源出于此。我当时不太懂书中的道理,只是觉得上面的话说得漂亮。那时在人前酸酸的来几句显得少年老成的事,我没少干。现在想起,黄口孺子却老气横秋,套用一句网络语——很能装B。

现在,我不用装了,岁月更迭,时间已赋予我校验这本书的权力。理论和实践对照,我发现有道理的很多,颇发人警醒,但前后矛盾、颠四倒三的也不少。更有些似是而非、不着边际的话,实在难以作数。

就拿“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来说吧,就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不负责任的牢骚,言不由衷的矫情。

我估摸说这话的是个满腹经纶的倔老头,没事总板着脸,脸色黝黑,手指细长,青筋暴露,下巴有一丛山羊胡子,生气的时候上下抖动。

话说那段时间,老头的儿女不知怎么惹恼了他,让老头感觉不爽。深感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想来一次继续教育,可终归好汉不提当年勇,转眼已是白头翁。老头无限感慨,郁结于心,一气之下,拿起最近正在编写的育儿经,愤愤地添上一条――“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

扔下笔,恨意难消。这时,前院敲门声起,老伴开门,见儿女拎着酒肉糕点站在门前。走进客厅,老头在那板着脸正襟危坐。本想来两句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之类,可受不了小孙子抱膝撒娇,噗嗤一笑,顿时云开雾散,颠颠地趴在地上,弯腰弓背,驼起孙子满地做起了牛马…… 

颠颠做着牛马的老头全然不管他育儿经上那条墨迹未干的心得,这样,书籍刊印发行,流传于世,后人多受其误。

镜头切换到现代一条人流熙攘的街道上。老马遇到了老牛,老哥俩久未谋面,相见甚欢。           

老马:老牛,你这几年不是在省城小儿子那吗?       

老牛:是哦,才回来。大儿子的小孩要读一年级了,没人接送,这不就回来了。 

老马:记得你大儿媳妇的爸爸妈妈不也退休了吗?他们不能帮着带?     

老牛:他们?我那亲家母前年就去澳洲带外孙子去啰,把我亲家一个人丢在市里照看孙子上初中。

老马:唉,你亲家他们也真是,到老了还两地分居。这么说,你们老夫妻俩能生活在一起,算不错了。     

老牛:在一起?唉,我那老太婆被小儿子留在省城伺候他媳妇坐月子哩。     

老马: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老牛,你要想开一些,别把心思一天到晚放在子女身上,也该为自己多考虑考虑。这么大岁数了,也该和老伴在一起享享清福,没事去旅旅游……哎呦,来不及了!我小孙女快放学了!老牛,不跟你多说了。改天到我家来,炒几个菜,我们哥俩边喝边聊。

老牛:你不是高血压,嫂夫人管着不让喝酒吗?

老马:她到上海带孙子去了,我现在没人管······

所谓,道路各别,养家一般。文化如此,民风如此,一辈一辈的长辈们像接力一样看护着、牵挂着后辈,谁又会真的因为前人一本书中言语而弃子女于不顾呢?

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