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当可供选择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的确会使人难以做出决策,导致幸福感下降,体验到大家口中的“焦虑”。
这可能是因为,当更多的选择摆在面前时,它们仿佛在对人说:我们中有更多的“好”选择,要是在这种情况的你还选不好,就太不幸啦!。比如,如果你逛街时恰好看到某品牌巧克力在促销,站在一货架价格颜色形状味道各不相同的巧克力前时,你是怎样的心情?Iyengar 和Lepper 的实验表明,在商品选择情境中,相比面临24 或30 个选择,当人们只有6 个选择时,有更多的人购买了商品,且报告了对所购买商品更高的满意度。生活本已足够艰难,更多的选择又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更大的风险,的确颇让人感到焦虑。
但当我们将镜头拉近,看到每个人时,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幅图景—— 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面临更多的选项时,都会体验到相同的焦虑感。这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期待一个确定的、不再变化的答案。这是一个属于个人的特质,这个特质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我们称其为—— 认知闭合需要。
认知闭合需要是指“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无论是什么答案,都比混乱和不确定要好些”。在这个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紧迫”和“永久”两种倾向,分别对应产生认知闭合的两个阶段。在夺取阶段,人们通过快速的信息搜索形成对目标问题的尝试性假设,越快越好,越“紧迫”越好;在冻结阶段,人们想方设法利用信息证实上一阶段形成的假设,越可靠越好,越“永久”越好。一个人形成假设所用时间越短,已有假设后越难以改变,反映出其认知闭合需要越强。
理论上看,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对时效性和确定性的要求都更强,因此,在面对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拥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多选项场景时,他们的确难免会感到不合心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Roets 等人使用问卷研究探索了认知闭合需要和选择的关系。他们发现,高认知闭合需要者更倾向于将多余的选项看作是一种负担,而非一种幸福。
不仅如此,在一个更广阔的视域内看,认知闭合需要还会影响我们的整个决策体系,包括风险感知、推理策略和决策自信等等。相对来说,高认知闭合需要者更不愿意从事风险行为,比如犯罪、投资、创业等;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倾向于更快地做出决策;在做出决定之后,高认知闭合需要者的决策信心也更高。综合来看,在决策过程中,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做出他们眼中较为稳妥的决策,并对这个决策感到满意。
需要注意的是,认知闭合需要本质上是我们对利用更少的认知资源获得更确定的答案的一种偏好,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偏好,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它并不必然带来认知懒惰,也有可能是认知努力。高认知闭合需要者的期待是“紧迫”和“永久正确”,当二者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他们仍然需要权衡,并且,他们在这个权衡中的努力、对待结论的谨慎态度,可能要超过许多低认知闭合需要者。当面对完全陌生的、没有任何参照可以依赖的信息时,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反而倾向于在夺取阶段花更多的时间来加工信息,以避免错误。人类天生向往省时,也天生向往真实。
总而言之,选择越多越焦虑,一方面是因为选择越多,人们越害怕自己选错;另一方面,是“在做出判断和选择时能尽量节约认知资源”这个期待没能被满足。事实上,除了认知闭合倾向外,人类还有很多心理特质都指向帮助我们节约认知资源。刻板印象就是另一典型案例。我们看到一样东西或者一类人,脑中就会自动浮现可行的处理方式,不必再去收集信息进行验证,这让就可以把时间放到更需要处理的事情上。我们认为男性的脾气比女性更差,所以在没有更多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去招惹他们;我们认为德国人严谨守时,所以在对约见伙伴没有更多了解时就会更注意自己的表现。必须要承认,这些倾向为我们带来了一些优势,但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问题,可能误伤脾气好的男性,可能误解德国人都不会变通,等等。我们不能因为过于坚持假设而拒绝接受其他可能,但也不能因为过于谨慎而无法做出假设。
如何才能在无数个选择面前保持镇定,不再焦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在寻求节约认知资源的方法时也时刻记得:保持成长,保持开放。
参考文献:
[1]Iyengar, S. S., & Lepper, M. R.(2000). 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9(6), 995-1006.
[2]Roets, A., Soetens, B., Au, E. W.
M.,& Yanjun, G. (2014). Personal choice: a blessing or a burden, or
bot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sychology, 49, 216-221.
[3]Schwartz, B. (2000).Self-determination. the tyranny of freedom. Am Psychol, 55(1),79-88.
[4]Webster, D. M., & Kruglanski,
A. W.(199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6), 1049-62.
[5]刘雪峰, 张志学. (2009). 认知闭合需要研究评述. 心理科学进展, 17(1), 51-55.
刘雪峰, 张志学, 梁钧平, LiuXuefeng, ZhangZhixue, &LiangJunping. (2007). 认知闭合需要、框架效应与决策偏好. 心理学报, 39(4), 611-618.
[6]刘子旻, 时勘, 万金, 陈晨. (2018). 认知闭合需要研究梳理与未来走向. 心理科学进展(4).
作者 | Melody
编辑 | J16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