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希腊哲学诡辩学派,对佛教的影响(一)

近来赋闲,回顾了一些古希腊哲学家的过往,发现其中一些线索可能对大乘佛教中观思想有深刻的影响,闲话几句先发这里,待后整理。

例如一直从贬义方面被定义的诡辩学派,其代表人物上至巴门尼德德,以及后来的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芝诺(Zeno of Elea)、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高尔吉亚(Gorgias) 和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

此一系教理后经柏拉图的批判(在我看来未必是批判,亦有传承)和文字编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献,然后再到亚里士多德,而由于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最后经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其相关理论文献传至印度次大陆北部地区(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查谟-喀什米尔邦的地区),与当时的印度佛教合流,传入中国。

这段历史其实没啥可质疑的,学界亦有“希腊式佛教”的说法,但更关注的是希腊雕刻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很少有教理上的对比和分析研究。

由于本人非专业研究人员,查阅资料有限,因此本文旨在一些假设性推论和思考,只为博大家一笑。

相关联人物清单: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445年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4年–前434年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前430年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年-前420年
高尔吉亚,约公元前483年-前375年
普罗迪库斯,公元前465年-前395年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前399年
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约公元前436年-前338年
柏拉图,公元前429年-前347年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年-前323年
龙树,公元150年-250年

诡辩学派还有些其他人物,有些我认为不重要,当然我也没有全部逐一查询研究,上述这些人大概就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以下内容的简介部分摘自维基百科,重点内容我加粗并加了下划线,“按”后面的文字时我的观点和想法,延申内容来自我查询的一些文献资料,有的人物有,有的没有。

1、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445年
简介: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是埃利亚学派的一员。生于埃利亚,主要著作是用韵文写成的《论自然》,如今只剩下残篇,他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

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幻只是一个幻觉,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并且永恒不变、不可分割,他称之为“一”。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通过逻各斯(语言逻辑推理)这条道路达到的。由于**“存在”作为系词(“是”)是任何语言表述中的确定性体现,因而使得思维有了自己确定的对象;感觉由于流变而处于“非存在”之中,无法用思维来确定。

因此,巴门尼德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而那些作为感觉对象的、处于生灭流变中的具体事物,由于无法用语言确切地表述出来、固定下来,因而都是“非存在”。

在他看来,无论是米利都学派把变化无常的“非存在”当做万物的本原,主张“非存在”存在,还是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都是虚妄的、荒谬的“意见”。只有坚持“存在物”存在,“非存在物”不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之论”。

按:
我现在看上述巴门尼德的观点,几乎与龙树的中观思想一模一样,甚至仅从字面理解即可,都不用另外的过多解释。当然,我打赌有些人即便是给他解释,他也看不懂,所以这里我不再进一步解释。

很遗憾的是我二十年前就看过巴门尼德的这些论述,但当时居然认为他所说的“存在物存在,非存在物不存在”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事物规律,我心里想:难道存在物可以不存在,而非存在物还能存在吗?我当时认为这些古希腊哲学家是不是都是些疯子,说的话莫名其妙。。。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种似曾相识不禁油然而生。

延申内容:
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中卷巴门尼德篇》,王晓朝译。

这一篇里面的故事是由一个叫做“安提丰”的人转述的,转述中的人物有巴门尼德、芝诺、苏格拉底、皮索多鲁和阿里斯多特勒等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文字由于篇幅很长,我节选并进行说明如下:

巴门尼德说(对苏格拉底):
。。。同样的方法,也可用于不相似、运动、静止、生成、毁灭、以及在者本身和非在者。。。在完成了你的训练以后,要是你想获得对真理圆满的看法,所有这些事情都是你必须做的。

接着苏格拉底请求巴门尼德将这个方法,通过某个论题进行一遍演示,但巴门尼德说他年纪大了,然后苏格拉底就去请求芝诺,芝诺则还是请求巴门尼德来讲,因为这种演示相当复,后来皮索多鲁和阿里斯多特勒也和其他人一道请求巴门尼德来讲,巴门尼德同意了。

后面就是巴门尼德和最年轻的阿里斯多特勒的对话,他们围绕巴门尼德提出的一个假设来进行讨论,这个假设,巴门尼德是这样说的:

我可以假设“一本身”并考虑必然会产生哪些结果吗?“如果他是一”,或者“如果它不是一?”

按:巴门尼德所说的“一”,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性”,如此有佛教基础的人就能稍微理解一些了,否则没法理解。当然,你也可以说我这是偷换感念,但如果偷换了以后整篇文章就能读懂,或者至少自认为读懂了,这其中又要有多大的偶然性才能如此巧合呢?我建议大家若有兴趣,可以读一遍这篇文字,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方式。

继续,后面的对话非常精彩,简单来说,通过巴门尼德和阿里斯多特勒的对话,他们共同推演论证了如果假设事物是“一”,即事物是有其自性的,那么“此事物”就:

就不能说其是整体或部分;
就不能处在自身或其他事物当中;
就不可能有运动和静止;
就不会有变化或不变;
就不会与它自身或任何事物相同或不相同、相异或不相异,相似或不相似、相等或不相等;
就不能处于时间当中;
就不能是(有)或不是(没有)
。。。。。
以上只是顺着一写,其中原文反复论证,让人眼花缭乱,有的地方读起来很难懂。

最后巴门尼德总结到:“如果一不是,无物是”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从佛教中观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如果自性是没有的,那就没有任何事物是有的。

到这里其实也大概能看懂,但巴门尼德又说了一段,他说:
那么,让我们就这样说,此外还有,看起来,无论一是或不是,它和其他事物既是又不是,以所有方式,既显现,又不显现为一切事物,既对他们自身而言,又对他们相互之间而言。

这一段怎么理解?还是从佛教角度来理解这一段:
无论自性是有,还是没有,它(自性)和其他事物既有又没有,以所有方式(上面讨论的八组方式:整体和部分【一异】、运动和静止【来出】、变化和不变【常断】、是或不是【生灭】)既显现,又不显现为一切事物,既对于自性所属的那个事物自身而言,又对于各类事物之间而言,都是如此。

以上解释,有牵强的感觉吗?
确实,我也感到貌似有些牵强,但你能找到更好的解释吗?

目前这些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是古希腊原典被翻译为阿拉伯文,由阿拉伯人保留的,后来又翻译回拉丁文,后来又翻译为各种文字,最后翻译成中文,所以我估计之所以如此晦涩难懂,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中观的八不缘起几乎和巴门尼德的这一篇对话贴切呼应,恐怕不是一种巧合。

补充:

关于巴门尼德,还有一个版本是陈康翻译并注释的《柏拉图-巴曼尼德斯篇》,里面内容颇为详尽,但若没有一点哲学基础,估计也看不懂,因为陈康是留学德国的,专业词汇太多了,所以事实上这些论据和推理我也看不懂,但论点我大概能知道,还是与中观八不缘起十分相近。
顺带说一下,陈康早在国立东南大学哲学系求学的时候,他的一位老师叫做东方美,而东方美的一个最有名的学生叫做“释净空”,这着实让我有些惊奇。

未完待续

image.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古希腊哲学诡辩学派,对佛教的影响(一))